第四百四十二章 方针

  赢丹背负双手,俯视下方一个个整齐的方阵,脸上露出满意之色。</p>

  这支刚刚训练好的新军,战力如何还未知,但从军阵上看,比起大秦内地守军来更有气势!</p>

  练兵,可能会有伤亡。</p>

  但是只有经历了战火洗礼,这支新军才能快速成长!</p>

  赢丹目光一凝,沉声下令:“攻城!”官署内寂静无声。</p>

  虽然没有人说话,但大家都用沉默的态度表明了立场。</p>

  面对一场根本没有半分胜算的战争,已经没有打下去的必要。</p>

  若是坚守下去,不但会让守城的军士白白丢了性命,也会让城中百姓遭受战火的摧残。</p>

  更重要的是,万一坚守下去惹恼了对面那位,恼怒之下将北地郡的官员们通通斩杀,也不是没有可能!</p>

  如果能有援军,倒是可以坚守。</p>

  但现在已经没有援军,坚守只会搭上性命,就不得不为自己的小命考虑了。</p>

  “郡守大人,要不降了吧?”</p>

  “对,投了八公子,不算背叛大秦!”</p>

  “对,我们依然是忠于大秦的!”</p>

  “没错,只是不想战火让百姓流离失所而已!”</p>

  顿时,下方一众人为投降找到理由。</p>

  郡守和郡尉对视一眼,询问道:“你觉得,我们能守住吗?”</p>

  校尉感受到投来的目光,略作沉吟道:“没有援军,连一天也守不住!”</p>

  几千对三十万,即便有坚固的城墙也是徒劳!</p>

  “唉,罢了罢了,都是为了城中百姓!”</p>

  “是啊,欧洲人侵略短短数月就搞得大秦烽烟四起名不聊生,或许只有八公子能救大秦了!”</p>

  郡守和郡尉对视一眼,脸上也露出了悲天悯人之色。</p>

  意思表达很清楚,不是怕死,而是为了百姓!</p>

  “郡守大人英明!郡尉大人仁爱!”</p>

  立刻,下方一众官员连连称赞。</p>

  毕竟,能够保住小命,谁有愿意激怒了城外那位被斩首呢!</p>

  舍身取义,可不是谁都有那个勇气的。</p>

  而且降了八公子,并没有背叛大秦,也有了正当理由不是!</p>

  郡守沉声开口道:“打开城门,迎接八公子入城!”</p>

  “诺!”</p>

  所有人精神一振,急忙领命,兴奋的出了官署向城门走去。</p>

  就在距离城门不远时,耳中传来了一阵慌乱的叫声和喊杀声。</p>

  “敌人攻城了!”</p>

  “弓箭手,快放箭!”</p>

  “金汤,倒!”</p>

  城墙上,弓箭手们正在拼命放箭。</p>

  一名名守城的将士,正高高举起大石块往下扔!</p>

  顿时,一众赶来想要开城迎接的官吏傻眼了。</p>

  “不好!”</p>

  校尉更是心头一跳,脸上露出了惊恐之色。</p>

  因为不清楚上峰的态度,并没有取消戒备的命令。</p>

  敌人一旦攻城,在没有新的命令传达前,这些守城的士兵就会拼命抵抗的!</p>

  攻城战,强攻的一方必然会遭受重大损失。</p>

  若是边军因为守军的抵抗造成重大伤亡,等到那位进城的时候,作为守将能有好果子吃么!</p>

  郡尉也傻眼了,急忙大喊道:“快下令,打开城门!停止抵抗!”</p>

  “诺!”</p>

  校尉反应过来,急忙领命就往城门处跑。</p>

  打算亲自下令打开城门。</p>

  只要城门开了,即便城里被屠戮,自己也算是将功补过了!</p>

  “快!打开……!”</p>

  校尉策马跑到城门下,刚刚大声下令。</p>

  忽然</p>

  一个巨大的轰鸣从城门处传来。</p>

  轰!</p>

  一声巨响,厚实的城门瞬间爆裂开来,尖利的木屑飞溅。</p>

  一股巨大的力道冲击,让城门处的守军纷纷惨叫倒地!</p>

  校尉骑坐在马背上,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吓傻了眼。</p>

  在惊恐注视下,一图火焰冲破碎的城门处窜了出来,越来越近,眨眼就到了身前……。</p>

  “哎哟!”</p>

  “救命!”</p>

  “我的手!”</p>

  “啊我的腿没了!”</p>

  城门处,一片狼藉。</p>

  堆在城门口的守军们倒在地上,脸上焦黑,还没死的躺在地上哀嚎。</p>

  校尉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从马背上被掀飞,躺在地上一动不动。</p>

  在他焦黑的脸上,还插着几根木屑。</p>

  而胸口处的位置,铠甲撕裂,一片巴掌的碎片刺入了胸膛,显然毙命!</p>

  即便站得远的,也被刚刚那震撼一幕惊得不知所措。</p>

  连远处正准备迎接大军进城的北地郡官吏们,也吓得目瞪口呆,只感觉耳朵嗡嗡作响!</p>

  呜呜呜!</p>

  城外,进攻的号角声响起。</p>

  集结的方阵开始前进,整齐的步伐传入了所有人耳中。</p>

  当最前端的方阵进入四百步的距离时,纷纷举起了手中的连弩。</p>

  “放箭!”</p>

  “放箭!”</p>

  “放箭!”</p>

  方阵旁边,传令兵们纷纷挥动指挥旗。</p>

  咻咻咻!</p>

  漫天箭雨向着城墙激射而去,就像雨点般砸落在了城头。</p>

  “啊!”</p>

  “哎哟!”</p>

  刹那间,城墙上的守军发出一片惨嚎。</p>

  咚咚咚!</p>

  战鼓响起。</p>

  “杀啊!”</p>

  步兵方阵听到冲锋的命令,也加快了速度向着已经洞开的城门冲去。</p>

  而连弩的方阵并没有停止,在射光了一盒箭矢后,立刻换上了一盒继续发射。</p>

  第二轮的箭雨不是杀敌,而是掩护。</p>

  让城墙上的守军抬不起头来,减少冲锋的大军在反击中的伤亡!</p>

  密集的箭雨落下,别说城墙上的几千守军,就算是几万守军也别想冒头。</p>

  只能躲在城墙后面,举着盾牌躲避。</p>

  这时候别说站起来反击,只要敢冒头必然死在密集的箭雨之下。</p>

  如果是换了普通的轻弓,想要以齐射压制躲在城墙后面的守军根本不可能。</p>

  但是连弩有着四百步的射程,守军的秦弩在这个距离下根本射不到对方,只能挨打。</p>

  而且箭雨连续密集,是无人能及的!</p>

  别说炸药轰碎城门,单凭连弩的压制,就能让城墙上的守军抬不起头。</p>

  连军官都不敢冒头指挥吆喝,更何况是士兵呢!</p>

  不过,这种压制性的打法虽然牛逼。</p>

  但缺点也是巨大的!</p>

  那就是,烧钱!</p>

  数千人齐射,让箭雨像一张不停歇的瀑布一样持续落下,所要消耗的箭矢也是巨大的。</p>

  </p>

  也只有财大气粗的上郡,才承受得起这种巨大消耗!</p>

  换了内地秦军和反贼相互攻城,那就只能是互射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