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退路

  更或者时,已经……。</p>

  郡尉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但有些话却不能说,也不敢说!</p>

  身后就是欧洲大营城,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p>

  咚咚咚!</p>

  忽然,城外传来高昂的鼓声。</p>

  郡尉心头一跳,惊恐的说道:“敌军,攻城了!”在北地郡至欧洲大营的关隘处,已经被飞骑军占领。</p>

  夜袭、摸哨暗杀,都是最拿手的。</p>

  五千飞骑军如同一道屏障,将两处彻底隔绝开来。</p>

  单是求援的信使,就被截下了三批!</p>

  欧洲大营方面,已经不可能收到求援的消息了,更不会有援军。</p>

  在二十万大军围困下,已经形同一座孤城。</p>

  对守军来说,最大的痛苦不是战死。</p>

  而是被对方以绝对优势围困之下却困而不攻,这种等死的感觉更难受!</p>

  郡城守卫才几千,怎么可能挡得住二十万大军。</p>

  等待援军到来,是这些守军的唯一希望。</p>

  若是被他们知道后方欧洲大营不可能收到求援的消息,前方五万大军已经兵败被俘。</p>

  另外,对面还有十五万大军已经分兵攻下了下属各县城,估计会更加的绝望!</p>

  恐怕,守城的校尉第一个就要投降!</p>

  几千对二十万,不论抵不抵抗,结局都已经注定了!</p>

  大家都是秦军,没必要让兄弟们去送死!</p>

  什么拨乱反正、清君侧……真要投降了,能找到的理由一大堆!</p>

  谁让大家都是秦人呢?</p>

  对面的是始皇帝八公子,以素有仁厚之名的公子赢丹,投降不算叛秦,只是换了一个阵营而已。</p>

  只要不是叛秦,心理上就没那么难接受了。</p>

  不过,还没有到最后的时刻,上峰也没有下令投降。</p>

  即便校尉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大军早有了投降的打算,但也不敢贸贸然开口。</p>

  毕竟,就算想要带领下属投降,也不是一校尉一句话就真能决定的。</p>

  这支守军里,可是还有郡守和郡尉的亲信。</p>

  他们若是铁了心跟着上峰,被扣个造反的名头斩杀了也说不定!</p>

  校尉站在城墙上,看着整齐的边军方阵,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p>

  转头吩咐道:“传令,绝对不准轻举妄动!”</p>

  仅仅几千守军,要面对二十万大军的围困。</p>

  校尉是没有半分信心抵抗,只能找上级请示。</p>

  这么点守军,能挡住对面精锐边军一次冲锋攻城都算守军战力爆棚了!</p>

  虽然不清楚对方为什么在绝对优势下还不进攻,但现在能够暂时僵持,已经是最好结果了。</p>

  但是,带兵打仗的都知道,这种僵持,也只是暂时的。</p>

  二十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不可能长期在城外不动的!</p>

  校尉快步下了城楼,策马向着官署狂奔。</p>

  反正兵力过于悬殊,有没有人指挥都一个样。</p>

  官署内,郡守和郡尉正和下属官员紧急商谈。</p>

  其实,在郡城被围困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提议打开城门恭迎八公子了!</p>

  反正只是换一边站队,也不是那么难接受。</p>

  “校尉大人到!”</p>

  门外,传来了禀报声。</p>

  顿时,正在商议的众人急忙站起身。</p>

  倒不是迎接,只是都太过紧张,下意识站起来想要知道城外的消息罢了。</p>

  谁都知道,城外一旦进攻,破城只是在旦夕之间。</p>

  知道第一手消息,才能决定下一步的动作不是。</p>

  说句不好听的,逃起来也能快一步!</p>

  “你怎么回来了?”</p>

  “怎么样了,对面进攻了吗?”</p>

  “难道是城破了?”</p>

  顿时,在场的人都纷纷开口询问。</p>

  校尉恭敬的行礼,开口道:“目前还在对持中。”</p>

  “呼”</p>

  瞬间,在场都舒了口气。</p>

  只要还没有攻城,就能够拖下去。</p>

  说不定,下一刻援兵就来了呢!</p>

  校尉看着松了一口气的众人,声音凝重道:“但是,应该不会有援兵了!”</p>

  “什么!”</p>

  在场的人大惊。</p>

  校尉不待发问,解释道:“八公子亲率二十万大军围城,郡城已经像铁桶一般被围困,派出求援的人,恐怕是……。”</p>

  顿时,一片寂静。</p>

  虽然没有明说,但都能猜到后面没有说完的话代表了什么。</p>

  恐怕,去报信的人都被拦住了。</p>

  而且就算信使赶到欧洲大营,想法派来援兵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赶到的。</p>

  十五万大军已经参与平叛,欧洲大营除了守卫京师的兵马,已经无兵可派。</p>

  即便十五万大军回援,也是十天半月后的事情了。</p>

  那个时候,恐怕在场的人坟头都开始长草了!</p>

  有人低声说道:“唯一的希望,就只能期盼郡界处的五万大军能够察觉到异常,及时回援了!”</p>

  “对对对!”</p>

  不少人脸色露出赞同之色。</p>

  郡界处对持的五万大军,是最后的希望了!</p>

  校尉脸色阴沉,泼了一盆凉水。</p>

  “对方二十万大军围城,如此大的动静不可能没被察觉!而且,对方也不可能眼看着五万人在身后虎视眈眈!恐怕,五万大军已经覆灭了!”</p>

  “不可能!”</p>

  “那可是五万人!”</p>

  “前日,前方才传来一切正常的军报!”</p>

  “五万大军不可能无声无息就没了!”</p>

  “就算是五万头羊,一晚上也抓不完啊!”</p>

  五万大军一夜之间无声无息就覆灭,甚至连一封求援的军报都没传来,谁也不信。</p>

  更重要的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了,一时有些接受不了。</p>

  校尉冷眼旁观,看着一众慌乱的上级,沉声说道:“万一,是投了八公子呢?”</p>

  顿时,一众人脑子嗡嗡直响。</p>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p>

  否则的话,怎么解释五万大军在一夜之间就悄无声息覆灭了呢?</p>

  如果是投诚,那就解释得通了。</p>

  校尉在汇报完情况后便闭口不言了。</p>

  该说的,该暗示的,都已经说了。</p>

  连称呼也从赢丹,改为了八公子,为的就是消去一些人的顾虑。</p>

  郡守和郡尉对视一眼,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p>

  郡守转头问道:“八公子数十万大军围城,你们说该怎么办?”</p>

  在安静了片刻后</p>

  有人小心翼翼说道:“要不,我们也追随八公子吧?”</p>

  场外五里的一座山顶上。</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