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分工明确

  1660年9月16日

  粮食不够的消息在夏洲工业园已经不是秘密,公司高层预想有可能出现的动乱并没有发生,甚至工人当中的代表,还主动出来安抚公司领导,这一幕很让澳洲开发公司的股东和领导们都很感动,那些原本还有些怨言的股东,看着本该怨言最大的工人们都没有一句怨言,在也不好意思抱怨饭菜不好吃,食物单一等问题。

  澳洲的建设步伐也在这些天放慢了脚步,放假天数也被无限的延长,经公司领导们商议在粮食为运来之前先不复工,这些天工人们大多都是充当着监工,监管那些土著修建一些基础设施,比如路面硬化等。

  澳洲开发公司大会议室内,在澳的所有股东全都坐在里面,安信看着众人,“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股东们的信任和支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因为受不了这里的环境而提出退出,这几天放假我和董事长两人讨论,咱们之所会出现粮食危机,和我们大家基本都没有开发过一个荒岛的经验有关,在这一点上我要自我检讨,作为总经理我考虑事情没有完全,但也从这件事上爆发出了一个问题,咱们公司初建,虽说有分工,但却没有做到具体分工明细,就打比管理粮食储备这件事上,今天也许还是苏芳在管,明天说不定就是郑芸芸了,而且领用多少也没有一个记录,到了最后发现粮仓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在想起汇报,就像这次联系几天也没有联系到琉球的中继站”。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不过还好也没出现什么大事,但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公司管理上必须做到分工明确,专事由专人负责,出了问题就找谁,大家对这个有没有意见”。

  要是没有意见,那我就把大家职位负责的事项从新说一遍,首先公司总工程师,林栋主要负责公司的科研,设备安装,日常维护等工作,李殷辉经理,负责水泥厂,砖厂的生产工作,狄龙经理负责公司农业部各项粮食生产储备,苏芳经理的宣传部要负责好后期公司各项宣传工作,以及员工的文娱活动,在澳洲不比国内,有众多的休闲娱乐才场所,你们宣传部要做到一周组织两次文娱活动,大家要有什么难题的都可以提出来。

  狄龙看着大家都不开口,既然总经理说了,那我就提了啊,我的农业部的人太少了总共连土人就20个人,这劳力是不是要优先考虑到分给我们多点啊,以后澳洲本地粮食供应也不能能一直靠进口吧,可就都靠我们了,我觉得公司至少在得拨给我们两百个土人,你们也知道,这土人是不会种地的,我们还要教会他们种地,畜养等,不是那么简单的,而且我们还要为以后的粮食基地扩大做人才储备吧。

  你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李殷辉轻笑道:这劳力分到哪个部门不都要进行培训吗,你们农业部种地是最简单的,不像我们砖厂和水泥厂,我到是有个提议就不到总经理同不同意。你说说看,安心道。

  建国哥不在回电里说,大明西北出现了粮食危机吗?我看可不可以招收一批有种植经验,或是其他手艺的灾民到澳洲来,至于成本方面我想只需付出运人来的船费就行,那些灾民现在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能把自己给卖了。

  嘿嘿,我说殷辉你这是大转变啊,安信道:这等于是变相的将他们当成免费的劳力,你可是一直提倡人道主义精神的啊,他们来了岂不是和土著没什么区别。

  我这不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我的安信哥,安总经理,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澳洲要想发展,我们公司要想不破产,讲究太多的人道主义,仁慈是没用,为了澳洲开发公司的将来也只能这么做了,在说在他们心里也许我们还是救世主呢,等将来公司有了钱在好好补偿他们就是了。

  殷辉的提议,我同意,任盈盈道:招收一批有一定技能的灾民很有必要,但在待遇上我们绝对要把他们和土著分开,毕竟大家都是华夏子孙,我看就这样吧。

  与此同时的大明,崇祯帝为了能够购买到华美的粮食和得到一笔不菲的粮食资助,已经下诏,同意西北的灾民可自由选择移民海外,灾民所经各府各县,地方官员不得刁难,在胶奥建立第二个特区,因为有永王朱慈照的力争,也一并同意了。

  早年大明国内发生饥荒时,华美就在上海有招收过灾民,所以这次西北粮荒大家往南走的同一个目的都是上海,要知道在大明,百姓出行是要开具路引的,虽说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当初洪武之时那般严厉,但有些官员为了能弄到银子,对于没有钱购买路引的百姓横加阻拦,所以在这次大逃荒中大多数百姓走的都是深山老林的无人地带。一些还留在家中的灾民,在听邻里说官府已经贴出檄文可以自由选择移民海外了,一个个都立马回到家中收拾着本就不值钱的几件破衣裳或背起已经自己的父母牵制小孩,走出房子加入到移民大潮的队伍中。

  这些天涌入上海的灾民已经越来越多,几个灾民救助站已经住满,据统计,光是这几天的灾民就已经达到了三万五千四百多人,上海本地的居民也自发的拿出吃的穿的送到救助站内,特区政府也很快成立起了相关的工作组。

  随着崇祯帝下发的自由移民海外的诏书一出,肯定会有更多的灾民涌到上海,到时整个上海特区的交通,治安等问题肯定会受到影响,特区政府下令,从今天起大明进入特区内人员必须持有出入证明,关闭五个进出口岸,为了防止灾民因为不满出现的暴动,还特地将上海的国民警备队征招集合了起来,与驻军部队一起驻防五个关口。

  同时相关工作组的办公地点和新的救助站已经设置在了特区外,移民工作也正式进行,相关接受移民的国家和地区也已经派了办公人员,这次的移民,主要是到大郑,琉球、九州、南山、苏禄、华美。

  澳洲本是不在这次之中的,但在刘建国的说服下,孙尉廷同意其在移民办事处设立个摊位。

  看着那些移民,几乎清一色走向华美国移民的办公桌前,而琉球、大郑等地的几乎没什么人,于是华美国移民的办公点在第二天写出了一个通告,移民华美,有一技之长者优先考虑,15到35岁男女优先考虑,在华美有亲朋好者优先考虑,这几条一出果然难倒了很多人,转而开始纷纷投向其他移民办公桌前。

  这些百姓虽然没有到过华美,但也知道华美才是这里面最好的,像什么写着华美海外领南山的,经一些读书人解释,就是孤悬海外的荒岛,就像大明的琼台,那地方怎能和本土相比呢,虽说自己现在没有饭吃,可要是能去更好地方当然是去更好的地啊,现在既然有了条件,那就只能去这些在他们心里不是怎么好的地方了。

  “我说这些人怎么都不到我们这边来报名啊,怎么报名都是一些老太太老头子和小孩,孙晟江看着登记本”?

  “人家那些家都比我们的条件好啊,是我们一开始想的太简单了,认为这些灾民只要听说有地接收他们就会去,现在看来人家也是会选择的,就拿琉球和大郑的移民政策来看吧,去他们那,政府分发住房安排做工,但住的房子属于像政府贷款的这点几乎和我们国内的移民政策一样,而我们不能提供,连工钱都没,肯定就不愿去了,估计留给我们的就是那些年老,幼儿之类的了”。

  “放心,不会的,孙晟江笑道,给你送东风来了,夏洲来电,招收移民的条件上,我们可以提供包吃包住,为子女提供免费教育,做满十年将转为正式员工,分发免费住房,发放工资,你觉得这个条件是否有诱惑力”。

  澳洲招收条件一出来,大家一对比,虽然十年没有工钱,但包吃包住,还可以让子女免费上学,十年后分发免费的住房,发放工资,比较一下似乎比其他家还要实惠些啊,来登记的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前来视察工作的杨松山看到澳洲开出的条件,赞赏道:“不错,年轻人头脑就是好用,能够懂得避己之短,这是很难人可贵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