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之四十五

  明月照积雪引自谢灵运《岁暮》,诗云: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明月照积雪一句,清冽空远之境似在眼前。皎皎月轮当空,漫野积雪映辉,此情此景清冷得让你仿佛听见了诗人心底的喃喃低语。大巧则拙,此之谓也。

  大江流日夜引自谢朓的《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远,终知反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大江流日夜,昼夜交替无休,大江奔流不止。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时光永是流逝,而世界却默然不语。极为质朴的语言给人无尽的思索,诗之真谛即在于此。

  澄江静如练引自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美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澄江静如练真乃传世佳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登高望去,绚烂夺目的晚霞下,澄江静如丝带一般卧在天地之间。其景壮阔清空而又绮丽多姿。晚霞本静,江河本动。以动写晚霞,凸显晴空之绚丽;以静写江河,顿显天地之壮阔。轻轻落笔而如此多姿,难怪连诗仙李白也为小谢所折服。

  山气日夕佳引自陶潜《饮酒二十首其五》,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的南山山岚氤氲,鸟儿们结伴归去。山是沉静的,岚是升华的,而飞鸟将此境拓展延伸,更给夕照下的隐约青山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万物是自由的,心灵也是自由的。读此句,仿佛诗人之心也如飞鸟般自由随风,翔于青山之间。至美若是,怎不令人悠然心往?

  落日照大旗、中天悬明月引自杜甫的《后出塞五首之二》,诗曰: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一种悲壮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在苍茫落日的映照下,大旗猎猎飘扬,战马长嘶在塞外的萧萧风中。落日苍茫,大旗扬起,其悲壮之情直触心底;而马嘶悲风更将这种悲凉的气氛推至极深极远处。中天悬明月则刚好相反,寂寥的夜空中,一轮明月孤悬,极为简单的句子构造了一种意蕴极为深刻的意象。与落日照大旗句那种浓厚深沉的悲壮感相比,这句更凸显一种寂寥清冷的悲凉之意。后一句中呜咽的数声悲笳,更加深了这种寂寥和悲戚。

  诗人的感触是敏锐的。就像画家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去作画,而不是按照构图理论作画一样,诗人凭着他们天生的敏感捕捉到了眼前的这个世界给他们最深沉的感触。即使是最简单的言辞,也能给人极为强烈的震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对仗工整,那种独特的景象似在眼前。大漠苍远,烽烟劲拔,凸现出一种苍廓而孤独的境界;悠长大河流向天际,落日苍茫而又显得温暖亲近。直字极写远观烽烟直上的景象,在荒凉无物的大漠之中尽显一种苍凉之美;而圆字则把苍茫的落日写得温暖可亲,一个极普通的字在这里孕育了不寻常的含义。整句很好的体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不愧为千古佳句。

  老王说只有《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能勉强及得上以上千古壮语。但这两句仍显偏弱,远不如换成耆卿《八声甘州》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东坡《卜算子》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来得合适。<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