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养生 15、随时疏通经络,身体才安康

  十五、随时疏通经络,身体才安康

  奇经八脉,任督二脉。金庸笔下的人物总是在这两处经络打通之后成为武林高手。很多人认为,人体经络充满了奥秘,因为它在显微镜下虽然观察不到,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几千年来,经络对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医疗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经络沟通了人体全身,经气濡养着五脏六腑。经络线上有数百个穴位,刺激这些穴位便可对应作用于全身。针灸、按摩、气功、推拿、刮痧、拔罐、足疗都是按经络原理进行的治疗。

  《灵枢?经别篇》指出: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认为经络阻塞是疾病形成的重要原因,而疾病的痊愈和康复则是经络畅通的结果。经络通畅,身体就健康,经络阻塞,就会生病。

  《内经灵枢经脉篇》说,经络具有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在穴位上进行针灸或按摩,就可以治疗疾病。心脏病患者觉得心慌、头晕,只要按摩一下手臂上的内关穴,就能够得到控制,这是因为内关穴能通过心包经控制心脏的活动。按摩足三里穴,胃病就能得到缓解,也是因为从足三里穴有胃经经脉和胃直接联系,从面控制着胃的功能。这就是经络的奇妙之处。所以科学地运用经络养生,不但能获得健康长寿的身体,还能使人精神百倍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怎样疏通经络呢?

  ★选穴按摩

  ☆增强免疫力的穴位

  足三里:膝下3寸

  涌泉:足底正中心凹陷处

  肾俞: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

  此3穴经常按摩可增强肾气及心气。

  ☆增强食欲之穴

  足三里:膝下3寸

  合谷:手大指、食指之间

  三阴交:内踝上3寸

  胃气是正气的根本,增强胃气,可改善食欲。

  ☆抗衰老穴

  涌泉:足底正中心凹陷处

  百会:头顶正中

  劳宫:手心

  以上3穴经常按摩有抗衰老作用。

  ☆养心安神之穴

  神门: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

  三阴交:内踝上3寸

  劳宫:手心

  此3穴经常按摩可养心安神。

  ☆保养眼睛穴位

  肝俞: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处

  睛明穴:眼内眦外

  四白:眼眶下骨凹处

  此3穴经常按摩可保养眼睛。

  ☆增强睡眠质量的穴位

  三阴交:足内踝上3寸

  涌泉:足心正中

  神门: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

  以上穴位经常按摩可以养心安神,睡眠良好。

  ☆增强性功能穴

  曲泉:膝窝处

  关元:脐下3寸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命门旁开1.5寸

  以上穴位经常按摩可增强性功能。

  ★循经按摩:沿经络路线进行按摩、推拿都可起保健的作用。

  ☆养心按摩

  心经路线:①心区咽喉目。②心区肺肩内侧手臂内侧手掌尺侧小指尖。经常按摩可以养心。

  ☆舒肝按摩

  肝经路线:大拇指足背内踝小腿内侧大腿内侧**小腹胃肝络,常按摩可以舒肝健脑,通畅气血。

  ☆健脾按摩

  脾经路线:下颌骨大迎穴喉咙下棱口角胃络脾。经常按摩可健胃。

  ☆健肺按摩

  肺经路线:中焦(肚脐与膈的中点)大肠绕胃肺系咽肩臂外侧小臂外侧大拇指端。经常按摩可增强肺气,预防感冒。

  ☆增强腰腹按摩

  沿带脉(季胁下绕腰腹一周)常按摩,可增强腰腹功能。

  ★经气养生

  应用经络健身,可通过经气的循行、贯通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交通任督经气养生

  这是古代静养生常用的方法,方法是静*调息,排除杂念后引经气交通身前任脉及身背的督脉,从而达到调经气的作用。

  ☆交通十二经气养生

  全身运动可交通十二经脉,华佗五禽戏及十禽戏都可增进全身经气贯通而起到养生的作用。

  ☆静守经穴养生

  入静养生:静*、调息,排除杂念后,把注意力集中于关元穴(任脉穴,在脐下3寸,丹田),意守丹田,聚气于内可达到养气健体的目的。<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