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3)汪晴做回媒人

  入冬后上老冻时节,咱北方农村大部分农民,在家里三五一伙玩起来,是老祖宗留下不成文的规矩,也叫猫冬。就是躲在暖暖和和火炕上,打打牌,说说家常嗑,打发时间,敝开隆冬腊月寒冷天气。

  江文波开着他心爱的胶轮拖拉机,老爹江涛陪着,不论天有多冷,爷俩在百里范围收购小杂粮,再销往异地。每市斤价差在一角左右,每天可收购一千五百到两千斤左右。这一天下来怎说也能剩上一百多元。

  困难大半辈子的江涛,这几年把钱赚个足。每天江涛和文波回来,文波都想着给爷爷,带回点心和小食品等,孝敬爷爷。

  lao江头七十多岁了,真没白熬。赶上好时代,又摊上好孙子,孝顺儿媳妇。老爷子知足,每天把小院收拾的利利整整的。一把花白胡须翘起着乐……。

  单支书的大女儿单清,和江文波是小学同学,又是同年出生,单嫂良玉珍有事没事的最近也爱往李云鹤家跑,单嫂的目地是想把女儿嫁给江文波,有一天和汪晴随口说了出来。求汪晴给做个媒人。

  汪晴把这个事,也放到了心上了。赶巧,次日赵春梅收拾完家里活,告诉老爷子一声,也想起有一段时日没来过李家,想和汪大姐说说话。

  从心里是想念汪晴,没办法,庄稼院里是三春不如一秋忙,千金小姐下楼房。何况一位家庭主妇,事事都需手到。

  储秋菜、积酸菜、腌咸菜,秋后东北的家庭主妇,严重点说,真如是扒成皮,一切忙完后,已进入隆冬的滴水成冰时节。

  赵春梅到了李家,赶上黎晓莹在和汪晴说笑,顺便稍带和李云鹤腻歪几句。自从做了亲家之后,黎晓莹更是云鹤家常客。

  显得像是李家一成员一样,自己从来不拿自己当外人,今天赵春梅一进屋,黎晓莹像主人一样搭讪着。

  黎晓莹笑嘻嘻地说:“呀!可有日子没见春梅妹子了,今儿个这是哪股风把春梅妹子吹来了?稀客!稀客!”

  春梅装作走错屋的样子,看看门,看看窗,若有所思的说道:“对呀!这是大哥家呀!这女主人啥时候换成大美人了呢?”

  黎晓莹愣过神来时说:“你这个死春梅,竟敢来取笑我,我想过做这家女主人,有你来,哪还有我的份了?还是让给你吧!”

  汪晴笑着说道:“我家的云鹤还行,这还有人争上了,行了,我都快五十了,大姐大方一把,让你俩一人做一天主人,别争了!不怕笑话,你们看把老李美的!还记得姓啥吗?”

  李云鹤从《读者》杂志中走出来说道:“三个女人一台戏,凑够三个,不自己唱,捎上一个大男人,你一言,他一句的,我招着你们了,还是惹着哪位了?

  真真假假的拿我取笑。愿意说,说你们自己!一个汪晴,足够我照顾一辈子的,再搭上你们俩,还让人活不了!”

  汪晴止住笑声说道:“哎!想的到美,两个美人陪着说说话,别人都得不到,还想连人都要呢!还不有人嫉妒要死!

  说完笑话,得说点正事了。春梅今天来的正好,首先说明我不是媒婆,算个传话人吧。昨天下午,良玉珍来过坐了一会,她家单清看中了文波了。

  咱农村还不像城里那么开放,一般人家,还是需要两家中间有个传话人,我今儿个充当一次传话人,春梅不来我今儿个也得去。你来了我就省事了。

  晚上江涛爷俩回来时候,一家四口商量好,一个屯的姑娘小子,不用中间人说好说坏,看好是缘分。没缘分说好也不好。春梅看是不是这个理。”

  春梅惊诧的说:“呀!大姐,有这等好事?单家小清那孩子眼眶高着呢!能看上文波,那可是我江家福份。良王珍没说支书表态没有?那个倔人,咱不把他摆前头,这好事儿他不也得搅了!不差他,我早就托人了。”汪晴沉思片刻说:“春梅你说的这些我还真没问,要不等一天两天,良玉珍再来时我探听一下再说,反正到年下还远着呢,也不差这一两天。”此刻,李云鹤收拾起桌上的零乱纸张、杂志说道:“二位别费心了,单清和文波都好有一年了。我碰上几回,这俩孩子也不背着我。

  今天你们不说,我也不想告诉你们这些。大哥那你们不必担心,话我早都透给他了。他对这桩事儿可不倔,你春梅属于冤枉好人。

  谁都想自己女儿找个好人家,那是老人想的,好人家也得青年人自己看好才算好。等条件成熟时,你们亲家见见面,把该说的话说到,之后,四位老家伙一出钱,事儿就完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