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4)女支书的辞职

  汤兰婶比大路叔小四岁,念小学时汤兰和李云鹤是在一个班,比李云鹤大半岁,由于是同学,平日里的尊称前总爱加上名字。夏季在焦家吃饭时云鹤的一句汤兰婶曾被焦月乔纠正过。

  可是李云鹤的解释简单明了。他告诉月乔说道:“妹子啊,我们是同学,习惯了,没有不尊敬的因素,是一种习惯性自然现象。

  按常理称长辈时候不该提名道姓的,妹子啊!我们这带人之间关系也复杂,我记得我六七岁时候,管汤兰婶叫了好长一段时间妈妈。

  因为看到别人有妈妈,我自己没有,干妈在我六岁时也下世,是姐姐带着走过艰难岁月,所以管姐姐叫妈妈。

  后来被我爸爸知道后,又给纠正过来,还叫姐姐。再后来姐姐又和大路叔结婚,爸爸又让改叫婶子。所以现在汤兰婶还是那么叫着……。

  大路与单、李二人都不胜酒力,几杯下肚后单文华急着说道:“妹子,听婶说你有要紧话要说,趁我俩酒没喝多,人没喝醉,赶紧说出来,再等一会儿,可就一塌糊涂了,说完也许记不住!”

  李云鹤也说:“单大哥说的是这么个理,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办事,后喝酒,酒喝完了,啥事也就都得往后撂一撂。”

  焦月乔看看爸爸妈妈说:“爸、妈,还是喝酒吧!这点小事啥时说也没关系的,不说也罢。二位大哥没事了。”

  单文华很不高兴地说道:“这可不是你的风格,月乔妹妹,天大的事,咱说出来。我是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云鹤准能给你说出子午卯酉。不说了,酒也就算喝完了!就为你的一句话,我们老哥俩可等了一天了。”

  大路清清嗓子说:“小月乔是难以启齿呀!我替她说吧,小月乔初六想去乡党委辞职去。她在北京电子村里有位同学叫路霏,给她发来份邀请函,要她过完十五去那里应聘,做叫什么部门主管?”

  汤兰婶接着说:“是对外公共关系,销售部,还有后勤保障,三个部门任她选一个。也是才创业,是靠她舅舅的关系。路霏也是前年夏天才毕业。上几年常上咱英山来。和月乔交情甚重!

  月乔年前想说没磨得开说。今天,月乔是借秧歌队机会,给各家拜个年。其实是告个别,也给自己日后留个念相!不然月乔日后在外心里也不好受!”

  月乔姑娘站起身来说:“让两位大哥见笑了,半路途中当了逃兵。这么说是从一个党员角度,胸无志者占其位,难成大业。

  我焦月乔刚出校门,总觉着有一身知识,管农村这点事,绰绰有余,经过两年实践,我从中悟出有人说的,也是赞扬知识分子的才华,常说的一句话:‘上懂天文事,下知地理常识。’

  在我焦月乔这里还这应该再加上:‘就是不懂中间人间事。’咱农村中的农民,形形**人组成的大家庭,管好太难了。再就是农业,说句心里话,单大哥陪我两年,李大哥陪我一年,我还是一窍不通。离开拐棍摔跟头!

  路霏来过两次电话,我想想还是让出来吧!于公于私都好。我去她那发展发展,有可能有我焦月乔用武之地。”

  李云鹤长叹一声说道:“早该如此,当今社会,是个人施展才华时代,有抱负青年应该发挥自己专长。月乔妹子不是逃兵,也不是胸无大志者,以你的智慧,在科技战线不说独占鳌头,也应该竖自己一面大旗,有自己一片天空。

  去吧!别顾虑!冲出去!单、李二将永远是你的后盾!既有打算,努力去实施它。农业战线是需要人才,需要更适合做农业的人才。

  说心里话,月乔妹妹不适合做农业。出去后别老是为自己身材而自卑,选择适合自己喜欢做的,为它去奋力拼搏,值了!”

  单文华瞪着俩眼睛,看着李云鹤说:“是这么个理,我咋就想不到这呢!我想说的就拽后腿了;干的好好,群众信任你,班子里成员支持你,只要你说句话,说咋干,让我干啥我干啥!

  这是我想说的废话。刚才我的话算没说,有云鹤这一大段通篇大道理,我这段想说没说又说出来的,永远作废……”

  焦月乔默默无语,汤兰婶微笑着说道:“文华的想法是多数人能说的,也是平常朋友相劝,或者做父母的首先能想的。

  往深一点探讨,不说咱见识短,还是咱认识不到位。一句普通的鼓励语言,你们大路叔也说不出来。这些天他就是一句话,我同意,我赞成。我在年前年后也没听他说出第七个字来……。”<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