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6)乡亲们的猜测

  那天听汪晴说到李云鹤,在基层机关公社与乡的转換时,他在盛世乡做了十年替补干部。管过农机,下片包过生产队。又被借调过农机校。最后又被公社要回来,收拾公社一企业乱摊子。

  总之十年中哪用哪到,一直没关怀他的归属,没人注意他的最终落脚点,他自己选择了回村。但刚回来时,不被乡亲们理解,多数认为他属犯错误遣返原迹。

  那天送李云鹤随乡里小车,来了一些原厂子同事。人人其表情非常低沉。王会计低着头,不太高兴的说道:“别说了,嫂子,往后是能见面,不能像以前一起共事,每天说说笑笑的。天各一方,见面的机会不多,嫂子你说,我们能高兴起来吗?”

  汪晴看着大家笑着说:“没待够是不是啊!那就还在一起干点啥,你比如说,开个修理农机具的修理部、开个服务公司给、农户找一找产销门路、照像、缝纫、等等。能干的事太多了,何必都捆到原来的破烂摊子里?

  俗话说,没有不分的兄弟,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要投心对意合得来,信得过,合伙做些生意,岂不更好,就你们那个破厂子,早散早好。这三年多,你们这位李大厂长,心血没少花,再看看收效,还不如大家散伙去收废品!来钱多、见效快、还不费心神、更不用看领导脸子行事!”

  李云鹤一听汪晴又嘱落没头,接过话来说道:“好了,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几位是为一个情义才来送往的,你看你汪晴,都说哪去了,厂子解散这是潮流,和建厂是一码事。应潮流而上,才有社办企业。

  建这厂时命中注定,它不应该在当今社会中存在,所以解散它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儿!不过,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客观事实允许每个人情感领地有低谷。”

  黎晓莹拉长腔,略有讽刺地说道:“汪晴大姐,怎么样,你看人家云鹤哥,不愧是做过领导的,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有哲理,还是得服气吧!不过,还是没把百八十个弟兄带到正道上啊,到头来还是各奔西东了吗!”

  来送李云鹤的几位,也听出来这个女人不一般,两年來是原厂子商店常客、红人、又象厂长的情人,但又知道李厂长不好那道,弄不准。可是听今天黎晓莹的出言不衷,几人面面相觑后,无法接下去,还是退了吧!随着乡政府北京吉普也踏上回家路。

  李云鹤家原有的几位客人,只剩下汪志和黎晓莹两人。一屯百姓都听说了,原来的李主任,在公社晃荡十来年,大概是、可能吧、也许会、说不好,天天在中青年女人堆儿里混,难免不沾腥!犯事了吧!让乡里给撸下来了!

  我说吗,长在江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该!谁让他身边美女团团转,再不处置他,还没谁的了,都成了他的了吗!

  人就是这样,总是有人评说。好就往高一个劲的提,差就踹你地下三千丈!

  这种传闻不能怪乡亲们,本屯和他李云鹤年龄上下的,在外面都出息了,调走的调走,升迁的升迁,偏偏咋就他回来了呢?不是****,就是腐化了。

  有的也在评说:“看着挺好的,还是犯事儿了!他待那个地方大姑娘小媳妇一院子,乡里那屯有几个年轻媳妇也常去他们单位。三四十岁男人,不好管住自己呀!走桃花运的人,也有桃花谢了时候”

  英山这两天,睡前饭后的,总有一些人集在一起,对十年前这位李主任品头论足。这些话汪志听到的最多。他那个十六岁的心上人黎晓晶也参加过聊侃团伙。

  今天梁志来肚子里带来的砝码,就是昨天晚上晓晶听到的。汪志也有自己打算:‘问问姐夫,自己和黎晓晶的事他还拦着不!不拦着就得支持,掏钱!不支持,不掏钱,我就给你抖落出来!”

  大家都坐下还没等李云鹤说话呢!小舅子汪志还是出于年少,抻不住气,李云鹤还没坐稳,他开口说:“姐夫,我的那个事你还挡不挡了?”

  李云鹤实愣了一下,还是没弄明白汪志说的啥内容。他平时很喜欢这个小老弟,总百依百顺的,就是在春节时,汪志和晓晶给他拜年,这位李云鹤劝他们,可以交朋友,不要以夫妻形式打发时光,年纪小,还是在事业上,多多考虑。

  当时晓晶哭了,跑了,事坏了。这好说歹说又粘糊一块了。晓晶给汪志交代了任务。现在是好机会,李云鹤正处在精神低谷,没心思管别人家闲事!给他来个趁热打铁,让他当着大家面亲口说出来,并且给拿出些钱来,不论多少,表示诚意。否则把他**的事讲给大家听

  李云鹤听完小舅子问话他说道:“小弟,你在说什么?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挡啊不挡的?挡什么地说出来呀!你这种说话方式,以后得改改……。”

  汪志沒好气地说:“就是我和晓晶的事?我还有啥别的事!不挡的话,给点钱!多少不限,就是表示一下诚意吧!”<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