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5)笑对回村之路

  那天乡里一把手孙广文在李云鹤面前,有些尴尬。原打算把到乡里挖人的几个村意见摊开,让他有很多选择的出路。其实,在这之前孙书记真不知道,李云鹤的详情。孙广文书记也常了解乡干部的档案。

  可是以前真没查出过李云鹤的档案。因为他是个替补干部,所以连个档案都没有,工资更没去想他有还是没有,在书记心里应该是有工资的,否则他早就不玩活了。还能等五年,和开玩笑一样。

  孙书记沉着地问道:“云鹤啊!在工厂的工资开了没有啊?”

  李云鹤也把情绪调正一下说:“在工厂这块开够了,在公社包队时和管农机五年还没结清!”

  孙书记很认真又很诚恳地说:“这些年也真难为你了。这回在处理财产中把你前五年工资都结清他,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儿了!你等钱一上缴财政后,我说话可就不管用了。记住这次一定结清。”

  李云鹤站起身来,深情地给孙书记鞠上一躬说道:“谢谢书记关心,我一定抓紧,另外顺便问一下钱书记,党委打算咋给我安排了,今天一天厂子事基本完了,明天我就没地方去了。没有安排就算了吧!”

  最后孙书记思索一下说:“那么办你看咋样!明天你先在家等信儿,党委研究完了通知你,你看这样行吗?”

  李云鹤点点头也忠实地说道:“看来也只好这样了……。”

  盛世乡的乡办厂和厂办商店的善后,经过一周时日彻底处理完了。这个一轰而起的企业,在盛世这块地面上,支支巴巴的存在十多年。

  不经过论证企业前途,存在的可行性,以及它的经济前景与市场。像凑热闹一样,堆到一起,揉巴成个工厂。事后回味它像个早产儿一样,勉强存活一段时日,最后还是个短命鬼……。

  李云鹤在这最后几年里,拼尽力气,将有一点起色。又赶上改革大潮,私有制的暴风雨,摧垮了本来就不坚固的土建筑。

  这位红及十几年人物,农机战线上被树过标兵,最后在乡镇企业这条战线上败下阵来。今天的李云鹤,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和物品,离开他曾经工作一千二百多个工作日地方。回家等待乡领导的启用通知令。

  李云鹤他也不知道他要等到啥年月。一年二年,还是五年十年,现在还是未知数。这位老兄运气不好,调他去的人,早就调走了。

  十年前和他谈过话的领导也升迁了,后来的,不知道有这码事,一直到故事成书这天他还在等通知。人都等老了,已经要跨到二十一世纪,他还在等……

  盛世乡政府的北京吉普车,刹车的尖叫声,惊动了汪晴和在屋子里和她的几位好友,黎晓莹、赵春梅、张茜等,还有汪晴的老弟汪志。

  最近两年中,汪志和黎晓莹妹妹黎晓晶谈恋爱。李云鹤对两位青年谈恋爱认为,不太合适。一则年龄太小还不满十八岁,按当时婚姻管理办法还需要等五年才到结婚年龄。李云鹤只是说说想法,提提看法。

  但汪志还是担心姐夫一关不好过。李云鹤回家种地英山村几乎家喻户晓。汪志听姐姐说的,才知道姐夫今天,在乡里上班是最后一天。今天他是趁大好时机,特意说服姐夫,别阻拦他们的好事儿。

  一个小屋六七人被小车刹车的尖叫声,把目光都投向窗外,从车上下来四人,手提着大包小袋的奔屋里走来。李云鹤最后从车里走出来,他的行囊已被他的朋友们提着走进屋,他是最后一个进屋。

  小车司机正在车后架子上往下解自行车,有商店部经理小高,屋里人出屋迎接,黎晓莹像主人样子,走在汪晴前面,大有宣宾夺主的架式在招待着每位来客。二年多来盛世商店常客,来人除司机外,其余她都熟悉。虽然从上周她不为盛世厂的商店做贡献,但热情还是不减。

  黎晓莹看着原商店经理小高媚笑着说:“哎!高经理驾到,有失远迎,见谅,见谅。晓莹虽然以后不经营高经理的商品了,但高经理永远记在我心理!”

  小高不好意思的回复着说:“黎大姐客气,还高经理呢!啥也不是了!厂子黄了,商店没了,今天是先送厂长,一会我们再搭便车回家。以后黎大姐有用得着我小高地方尽管说。保证随叫随到!”

  汪晴满面春风接待来客,会计小王,商店经理小高,还有车间的两位主任,以前常来家里,由于年龄都没李云鹤大,称汪晴嫂子,平时来串门总是笑话连天。可今天几位,像是李云鹤要远行似的,那种难舍难分的表情。让汪晴看着不舒服。

  汪晴笑着说:“看看哥几位的出息!像上刑场似的!以后不见面了,谁也不去外太空!干么把情绪都弄成这样!”<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