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恶钱鉴定

  木桃睡醒的时候,居然大家都已经回来了,影娘才进房间将她叫醒,走到院子里,看见刘家的家丁正抬进许多的箱子,都堆在地上,有一种准备丢一块大石头到水里,但是什么声音都没听到就丢完了的感觉。

  昨晚刘大娘给他们安排的是一个空置的小院子,共有东西各四个厢房,这时候院子里几乎都快放满了。

  “战斗已经结束了?“木桃惊讶地说,”这些都是恶钱?“

  “没想到这么顺利,船上都没有几个人,直接全被抓回来了,大队的人手都在码头那边,田叔在北岸布了些踪迹,让他们以为是遭了劫匪,往楚州那边去了。”窦三郎说道,他身上的衣服还湿漉漉的,但是心情很好。

  是啊,谁能料到,近在咫尺的刘家庄能不避嫌疑地痛下杀手,木桃暗暗好笑道,但是刘家乘夜开闸放水,万一被人发觉,不知道刘大娘会怎么周旋,也是后话了。

  不过如今有了人证物证,指控孙家私铸恶钱,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要成了,刘家庄也算是为民除害,不会惹祸上身了,只不知道接下来赵玖和窦三郎要怎么办。

  这时候赵玖从院门走了进来,他一身衣服倒是整齐,不像窦三郎一身风尘,但已不是之前那身,看来已经换过了,他走到一个箱子跟前打开箱子,拿出一串钱来。

  ”这钱都已经串好了呀。”窦三郎走过去看了看说道。

  ”唔,确实奇怪。”赵玖若有所思地仔细查看了这些钱,然后转头对一旁的刘大娘说道,”烦请刘大娘借秤一用。”

  ”恶钱肯定比官钱轻吧。“窦三郎说着也拿起一吊钱,随即他也惊讶了,“这钱挺重的。”

  “正是,我掂量着跟官钱都差不多重量了。”赵玖皱眉道,“这倘若不是恶钱,孙家便可以推说这是官钱。“

  ”可是孙家花这么大力气私铸官钱做什么呢,铸得的钱也就刚好抵得上本钱,做点别的什么不好,还要冒这么大的风险。“窦三郎不解道。

  马克思老人家说过,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木桃不由得想到前世学的这一段话来,孙家不会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那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

  ”这么说起来,我倒是听闻一件事情,前些日子,我父亲带回好些锡锭,说是附近制铜作坊从南方买了很大一批,足有好几船,成色极好,他在码头见了托人分买了少许用来炼丹,寻常铸造铜器铜钱会用一些锡,但比重并不高,会不会这些钱里锡用的多?锡比铜便宜得多,多用些锡便能赚钱。“刘大娘想起来说道。

  这时庄丁将秤送了进来,粗粗一秤,果然每贯都是将将100两,上下不超过五两的,可见这批铜钱的制作水准也实在是精细,足以以假乱真,木桃要是孙家,都敢去官府报案说有人截了自家钱的,想想都是一身冷汗。

  “如果锡多铜少,那重量还是会轻,因为锡比铜轻。”窦三郎说道,众人都一筹莫展。

  等等,木桃想到了什么,密度,锡的密度比铜小,但是实际重量孙家的私钱和官钱相差无几,那么孙家的私钱一定体积比较大,可是每一枚钱体积都不大,放在一起比不出来什么,如果把很多私钱与官钱放在一起,那不就能看出体积的差别了吗?

  “我有办法了!”木桃说道。

  刘大娘一直都没太在意这个话不太多年纪又小的人,此刻有些惊讶,窦三郎和赵玖此前听过她关于钱的理论,倒也未敢小瞧了她,众人都等她说下去。

  她从廊檐下走到院中,接过赵玖手中的私钱,这私钱果然铸造精美,与木桃见过的官钱肉眼几乎分辨不出区别,“请问刘大娘家中可有官钱,需要拿来比一比。“

  “比了也不会有太大用处,我对官钱都十分熟悉,这几乎没有差别的。”赵玖以为木桃只是要做一个外观的比较,想着她一个小女孩如何能想出什么高招来。

  “最好拿十吊钱来,还要再找两个大盆,端两盆一样多的水来。”木桃没有理会他,接着对刘大娘说着。

  刘大娘虽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但也吩咐人照办了来,赵玖也很疑惑,众人都好奇地看着木桃,只见木桃挽起袖子,将两大盆水分别倒掉一点,分别丢下去五吊钱,可是盆口太大,两边水位虽然都有上升却看不出太大区别来。

  大家仍旧没看出来木桃要做什么,木桃也不知道该从何解释,恶钱和官钱的密度差别并不太大,也就是说同样的重量,体积差别也并不太大,想要用投入水中体积的差别来判断,确实有些困难,木桃又想了一下,对着铜盆比划着说,“最好能有这个底子小,又深的装水的东西。”

  同样的体积,底面积越小,高度越大,木桃艰难地把许多许多年前学校里的基本知识翻了出来,可是她实在不太记得铜和锡的密度,只能实验一下,到底需要多少水和钱了。

  刘大娘也想了一下,旁边吧的刘墧说道,“父亲用来酿酒的竹筒,可不就是底子小,又深的?”

  木桃的脑子里立刻跳出了竹筒的形象,可是竹筒好像小了一点,不过此刻也找不到完全合适的容器,待到下人将竹筒拿来,木桃才觉得稍好一点,这个竹筒比木桃以前看到的竹筒饭的竹筒大多了,虽然还不够大,而且两个竹筒的直径也差不多大,应该足可以显示出差别了。

  木桃请人分别剪开一官钱和一吊私钱,又问刘大娘要来一个茶壶,分别往两个竹筒里倒了八壶水,将钱散开撒进竹筒,还是看不太出来,一直分别放进去六吊钱的模样,才好像看出分别来,但是竹筒到底不如后世的玻璃试管看得清楚,木桃又让人沿着水面刻了印子,然后再将木棍伸进去,将深度复制出来,装私钱的竹筒比装官钱的竹筒果然溢出了更多的水。

  众人都看呆了,一时没有人说话,过了一会赵玖才说,“嗯,锡比铜轻,锡掺的多的私钱就会比官钱轻,但是要让私钱和官钱一样重,那肯定私钱要比官钱大。”

  对于古人来说,密度是一个完全未知的概念,但是赵玖还是很快理解到了木桃的用意,木桃很高兴地说,“对,就是这个意思。”

  接着木桃又想到一个更简便的办法,她直接问刘大娘要了两个一样大的大茶壶和茶碗,将水放到壶嘴高度,然后往里面分别放官钱和私钱,水便漫出来流到茶碗里,大概放到一百多枚的时候,便逐渐明显看出两个茶碗里的水高低不同。

  这个法子比刚才那个方法简单明白,众人都明白过来,赞叹地拍手称好,刘墧高兴地说道,“这不正与三国志里记载曹冲称象的办法颇似,真是妙啊。”

  木桃心想,他那个是浮力测量重量,我这只靠溢出的水测量体积,原理还略有不同,可是那又更加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得清楚的了,穿越之人不与古人计较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