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流民

  穿着一身虎蟒的小月儿站在宛城城头之上,手扶城垛目视城外,以各种茅草树枝搭建而成的窝棚连天蔽日。一众文武官员皆侍立于旁,似是在静待什么。

  不多时,典韦一手一个,将两人提上城头。

  小月儿没有回头,只是双手扶在城垛上淡淡地问道:“可是洞庭鄱阳大当否?”

  身后传来的声音很是干脆,“钦不服!尔等仗兵船之利,非好汉所谓!”

  像是被戳中了什么笑点,原本看着城外眉头紧锁的小月儿突然表情舒缓了下来,转过身来对蒋钦等人说道:“吾非男儿,安敢恬为好汉?尔等既不服,吾再放尔等归去,来日再战便是。”

  听到小月儿还要放自己,蒋钦挣扎着对一旁一只大手摁住他的典韦说道:“尔等主公已允我等离去,快快与我解开。”

  就在此时,另一个被捆绑的人却是以额叩地,“主公仁义,与泰有不杀之恩,前番二度释释泰于阵前,今番欲再释于泰,泰虽为贼,却非无义之徒,安敢再与主公为敌,今泰欲以七尺之身,以报主公恩义,望主公成全。”说完,便叩首再拜。

  小月儿想了想,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幼平既愿悔改,正如那浪子回头,千金难换,汝且随高将军帐下听令。”

  “谢主公!”

  见对方一直在那里叩首,小月儿挥了挥手,让典韦将他给提起来,她最见不得磕头虫了。

  这时,一旁的蒋钦也是叩首说道:“主公!钦亦愿降!”

  对此,小月儿同样只是挥了挥手,“同去,同去。”

  蒋钦和周泰的投降,彻底打乱了小月儿的部署,原本是想利用此二人的号召力,将长江沿岸所有不稳定因子都集中起来,彻底剿灭了,现在二人归降了,她反而没什么好办法来消除这些不稳定因素了。而且现在她不只是要为治下的治安发愁,城外的那些难民也是一个大·麻烦。

  自从曹袁大战于豫州之后,整个南部豫州是哀鸿遍野,今袁术手下黄巾贼刘辟见袁术军大败,曹操亦无力收复南部豫州,便又进占颖川至汝南一线“无主之地”。

  无以为生的豫南百姓除了投入贼军之外,便纷纷涌入荆州,原属洛阳首都圈,人文荟萃的颖川落得如今这步田地,真是令人扼腕,如今荆州难民已经突破二十万,小月儿看着都是揪心。

  就这样,小月儿的十岁生日便是在视察难民营中度过了。虽然已下定决心要铁石心肠一番,然则,面对豫州大量涌入的难民,她却还是吩咐手下好生安顿。

  在两千年后,好人有好报这个理论是否正确尚有待商榷,然则,独尊儒术以孝治国的汉朝,确实很快便应验了。

  这日,小月儿正在为刘辟军南下劫掠流民之事烦恼不已之时,忽肜儿来报,府外荀攸、毛玠前来求见。

  对这二人,小月儿多少还是有些印象的,荀攸好像是荀彧的亲戚,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应该是个谋士,毛玠好像也素有贤名。所以,当下便令肜儿引二人前来。

  吩咐仆役为二人看座之后,小月儿说道:“吾素闻颖川荀氏之贤名,昔灵帝昏聩,为奸人蒙蔽,荀氏为党锢所累,无出仕之道。后宦官尽皆被诛,然董卓专权,公达因密诛董卓事败被捕,险些丧命,家父乃董卓义子,公达何以见吾?

  小月儿这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你是闻名天下的荀家子弟,我只是一个奸臣义子的女儿,你怎么会想到来见我?

  荀攸拱拱手说道:“小将军何须妄自菲薄,温侯诛董贼之义举天下皆知,小将军为政一方亦令荆州百姓安居乐业,今活我豫州百姓二十万,小将军之仁义攸岂能视若无睹?况小将军乃蔡伯喈弟子,名传海内,当今天下大乱,亦有检举宗室不顾社稷安危,割据称王等不臣之举,小将军之义,攸闻名已久,早欲拜望,迁延至今,已是羞愧,望小将军勿要折杀于攸。”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小月儿只能将目光转到毛玠身上,“吾闻孝先素有贤名……”

  还不等她将后面的话说下去,毛玠长身而起,来到小月儿案前纳头便拜“主公仁义,玠已知晓,玠才疏学浅,得主公闻名,已是万幸,今玠不求扬名于海内,闻达于诸侯,但求主公与玠一卑职,造福此间百姓足矣!”

  小月儿有些纳闷了,这是什么情况?自己的主角光环终于发动了吗?小弟都开始见到自己便纳头就拜?

  没有回复毛玠,小月儿有些疑惑地看向荀攸,荀攸冲她笑了笑,也是起身来到案前,俯身拜下,“攸虽不才,然为主公做一书吏尚可。”

  虽然有些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过犹豫了一下,小月儿还是说道:“卿等既愿拜吾为主,吾亦不薄卿,公达且暂为吾帐下长史,与文和助吾治理荆襄,孝先暂代主薄之职,助吾安置豫州百姓。”

  小月儿当然不可能真的像他们说那样给个县尉乡长之类卑职,或者书吏什么的,那是人家自谦,你要真敢这么干那人家说不准哪天就挂印而去了。可小月儿一直想不通这二人到底为什么会跑来投自己,要知道,荀攸可是一郡太守,郡守是个什么概念?换一个说法,那就是郡国!下辖人口怎么也好几十上百万,差不多就是一个小国国王的样子了!虽然因为刘焉阻塞交通,不让朝廷官员入蜀,荀攸没办法上任,但是他这个郡守的任命可是实打实的,放着好好的郡守不做跑来投靠自己……怎么想都觉得有些蹊跷啊!而且荀家名满天下,也不是那种趋炎附势之辈,要说分散投资什么的,你要说司马氏、诸葛氏,小月儿信,你要说荀氏,小月儿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

  丝毫不知道自己因为鼓励农桑以及收容豫州难民而名声雀起的小月儿,并没有简单粗暴的对那高达二十万的流民进行施粥救济,当负责安置流民的毛玠听到小月儿有停止施粥的意向之时,还上门准备面陈一番。不过,他很快便被小月儿的话给打动了。

  “纵观古今施粥,粥清,则饥民等死,粥稠,则负荷沉重,况饥民每日无事可做,身强力壮者常夺人粥食,皆祸患也,故吾以为,施粥之举无异于饮鸠止渴,不可取也。吾欲施以工代赈之法,一可令饥民每日饱餐以食,二可令流民不至游手好闲,三可借此开垦田亩,此一举三得之计也。”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精英政治,能出来做官的人都不会是什么蠢人,再差也是会阿谀奉承之辈,何况毛玠这样能够名留青史之人?就算是张让之类的十常侍,其实也都是一时人物,自身学识绝对不差。所以小月儿的话毛玠很容易便听进去了,相比让流民大量聚集在一起,每天无所事事,除了等着施粥就无事可干,让他们每天有事可做,对于地方治安明显更有利一些。而且,相较于施粥那种清汤寡水的东西,明显给劳力食用的饭食更能填饱肚子。

  嗯……当然,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具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一声令下就帮小月儿进行大荆州建设计划什么的。当荆州流民超过三十万的时候,有四万多人宁肯每日什么都不干,等着施粥,也坚决不为一顿饱饭去下力干活儿。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小月儿对此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反正三斤糙米一锅粥,每人一碗,能乘百碗。区别对待那是必须的,否则你叫那些下力干活的人怎么想?要知道,小月儿可是特别嘱咐过毛玠,只要肯干,就算是小孩子与妇女也是来者不拒。至于身患残疾无法干活什么的,嗯……不是没有,不过相当的少,能走几百里地活着过来的身体状况大多还说得过去。如此做不是小月儿残忍,而是被现实逼的,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啊!这个时候,小月儿无比怀念起了亩产五六千斤的土豆,有了那玩意儿,自己还怕养不活治下百姓吗?不过美洲、高产种、化肥这些东西光是想一想,小月儿便默默地将之抛诸脑后。妹的,为什么神州大地就没有土豆玉米这些高产作物呢?上天真是太不公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