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友情红豆

  当下,熊志契等三人在寺内尽心参观,费时最多的是在明代时重修的“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诸景观。

  洪洁瑜对熊志契颇带数分得意地道:“你知道么,如果是论寺院规模恢弘,构筑精丽,中原之地无论是五台、普陀、九华、峨嵋诸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还比不上这座僻处南疆的崇圣寺。”

  熊志契对她的话,自是一无丝毫怀疑的,受教地点了点头。

  游玩至此,熊志契两眼闪亮道:“今日可真玩得足够痛快,谢谢你俩了。”

  沐瑞凤甜甜一笑,并不说话。

  洪洁瑜道:“你先别忙着说已经玩得足够痛快的话,还有更加好玩的等着你哩。”

  熊志契满腹嘀咕,望望沐瑞凤,又望望洪洁瑜,挠头好奇问道:“日头偏西,都快天黑了,还有什么更加好玩的呢?”

  洪洁瑜含笑道:“当然有了,正是星回节呀。”

  熊志契不解道:“何为‘星回节’呀?”

  沐瑞凤浅笑着解释道:“星回节又名火把节,乃是白、彝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每一年六月十五望日这一天夜里,他们的族人男男女女便手举大小不一的火把,绕着田间奔走,祈求今岁大丰收,那种场面可够吓人的。我想,咱们也不妨前去凑凑热闹。”

  熊志契虽非好动好事之人,可当着二姝的芳驾前,哪能说不?尤其是对着洪洁瑜,他更是没胆说不,乃一点脑袋道:“也好,那么咱们先赶回客栈去,等到天黑再去凑和这一星回节,热闹热闹一番。”

  洪洁瑜却道:“就快入夜了,此处附近就有一个彝族部落,现在咱们就赶路去那里,顺便叨扰一顿晚饭也不错嘛。”

  她说出来的话,熊、沐二人自是无有异议的。

  彝族人素来都极其好客,一听他们三人欲想参加星回节举行火把仪式,也算是对本族的一份诚挚祝福。感念在心,族长便即吩咐端来最佳美味的山肴野蔌招待贵客,让这三位贵客食之不尽。

  尔后,三人跟族里的人各借了一套族服,各自换上。

  好不容易终于等到吉时降临,庆祝星回节的仪式正式开始,不分男女老少,一人手拿一支火把,排成长龙绕着齐整的田埂子奔走,殷诚祈祷年年都能赶丰收,年年都能五谷丰登。

  将近大半个时辰,仪式结束。熊志契等三人换回了原装,诚挚地向本部彝族的人表示了无尽的谢意,继而辞离了彝族众人,折返城里熊志契所住的客栈大街前。

  洪洁瑜一句话在心里转了几转,才张嘴问道:“熊大哥,明早你便要启程上京了?”

  熊志契应声道:“是呀。”

  只闻沐瑞凤幽幽道:“这一别之后,真是未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再见,或许……我是说或许再无再见之期了!”

  洪洁瑜颦眉啐道:“师妹,好端端的你怎么说起这类大煞风景的话?喏,熊大哥,这个送给你。”

  熊志契瞧着她手拿一只淡蓝色的精致小布囊,忍不住好奇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呢?”

  洪洁瑜丽瞳现过特别辽远的意味,答道:“此乃红豆,又名相思豆,是象征友情的信物,现在送你一包,但愿你能牢记我们间的友谊情分,好生珍藏。”情由所触地念起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诗词《相思》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熊志契点了点头,称完谢后,珍而重之地接过。

  沐瑞凤也拿出两只一模一样的小布囊,道:“这两袋是赠予吴应熊和建宁公主的,就烦劳你代为转赠了。”

  熊志契理解她俩赠送礼物给吴应熊夫妻的难度,坦然应道:“我会的。”

  话音方歇,陡见二位人美如玉的可人儿气色巨变,自感莫大的惊疑,顺着她俩如波滚荡的目光瞅去,只见在客栈的转角处标站着一人,如洗月光照上其身,愈显其人玉树临风充满迷倒异性的魅力。其人并非他人,恰是洪洁瑜的师哥、沐瑞凤的亲哥沐瑞麟是也。

  此时此刻,只听这位落魄的小公爷干声发笑道:“嘿嘿,师妹、小妹,你俩的交游圈子还挺广阔的嘛,结识的贵人当真不少啊。”本来,他突兀地在此出现,已给熊志契他们造成心灵上极大的负担,还要听他以一种低沉嘶哑的嗓音说出这番满含讽刺的言语,可真够人受的了。

  闻及兄言,沐瑞凤润脂俏腮上浮现一阵潮红,越加出落得淡雅清纯,半磨求般道:“大哥,你不要讲这话儿嘛。”

  沐瑞麟剑眉竖直,豁显不怒自威的强悍气势,咬紧声带道:“妹子,我要你以爷爷、父亲在天的灵魂赌个死誓来,以后永远永远不许再与这小汉奸来往见面!”

  沐瑞凤愁然变色,芳心里充斥着苦涩,走上来摇挽着兄长手臂道:“你不要这样嘛!你不是最疼爱小妹的么?”

  沐瑞麟赛玉脸庞胀得贯红,忿然道:“好啊,你可真是长大了,为了这个姓熊的鞑子狗奴才,居然不听为兄的话了,难不成为了他你还全然泯忘了国恨家仇?”眸孔中射出两道寒森阴怖的精芒,死死盯着沐瑞凤再次问道:“这个死誓,你到底发还是不发?”

  沐瑞凤幽怨地瞥了兄长一过,又倍显无奈地与熊志契对视一眼,上齿咬了咬下唇,留下一层淡不可见的齿痕,象征她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挣扎了好一会儿,才只她怏然道:“我就听从大哥的话,往后不再跟熊……跟他相见。呃,这下你可满意了吧?”最后一句话是向其兄长说的。

  她甚少生气,甚少对人有出气恼之言,这下对沐瑞麟这般说,那是表示她对兄长颇有怨言了;也从侧面可以看出,熊志契在她心窝里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这等时候,即使是平时多么明智知理的人,也没闲情去理会发誓人的心情,就像沐瑞麟这个样,听过其妹发过誓言后,紧绷的脸颊立见稍缓了几分,安慰道:“若果这样,你还算是沐氏忠诚的子孙。”眼中精光一闪,转谓洪洁瑜道:“你呢?”

  洪洁瑜丝毫不让他的炯炯目光,撅起美艳小嘴反问道:“我怎样?”

  沐瑞麟眸孔中复杂难喻的光彩一波衔接一波,加重语气道:“如果你心里还存有师门大恩、重视咱们同门情谊的话,也跟凤妹一个样,立下一个誓言来。”

  洪洁瑜雪白的右掌往前一推,爽然道:“无须再说,我也跟师妹一个样,不再见这姓熊的得了。”目含怏然的情绪瞪过他一瞪,拔足朝西南方向小跑而去。

  沐瑞凤急声而唤道:“等等我啊师姐!”向兄长扫过不悦的一眼,跺一跺脚,追奔师姐去了。

  沐瑞麟焦急在心,提声叫道:“师妹、小妹,你俩要上哪儿去呀?”转脸咬牙切齿地道:“姓熊的,枉你艺承融门,却不思报本,反而让名禄蒙蔽了心智,丧德败行,甘愿叛节投靠满狗为其羽翼,戕害同胞,全天下的大汉子孙皆会世世代代以你为耻!我可警告你,不要再来缠着我妹子和师妹,否则休想我饶得过你,哼!”扔下特为凌厉的重话,继而飞驰赶追二女去了。

  熊志契呆在当地,心里乱成一窝粥,做声不得,茫茫然地打开一个小巧布囊,瞧着囊内又肥圆又红润的红豆,可爱别致,自个儿想道:“洁瑜和瑞凤赠我此等象征友情的红豆,说明在她俩心中是认我这个朋友的,无奈沐瑞麟硬逼着她俩跟我绝交,她俩违拗不过,不得不发了那个誓言,绝非她俩的本愿!我更不想因为我的缘故,闹得他们兄妹之间、同门之中彼此失和,应当听从沐瑞麟的警告,或许是正确的。然而,往后的日子里,我真的永远不再与她俩交往了?”

  回抵客栈房内,将一只布囊的红豆一把抖出在桌上,借着灯烛将红豆瞧了又数、数以又瞧,心绪甚感繁乱,免不得哀哀长吁短叹。直到神慵眼困得厉害,这才伏桌睡着了。

  *****

  怀着百般心事,天明后复又动身,这回不走贵州,而是取道四川之路。在路上,奔波忙碌,席不暇暖,均是为了想要尽早赶返京师。

  是日驰抵四川的乐山府,理所当然要去瞻仰一番举世闻名的乐山巨佛。眼前所见,巨佛高近二十二丈,脚背上竟然可以同时坐得下一百余人,乃世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无比庄严端重,这座巨佛雕像修凿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前前后后约莫用去了九十年的时光,工程不可谓不浩大。

  天时向暮,意想寻个洞穴栖身,可是似此城甸的所在,别说是有点规模的客店,就连寻常人家也难以见着。绕过一座山坡,赫然看见三间茅屋傍山搭建,外围一道密密的竹篱,另有一间草料场,可能是饲养驴、马等性口的处所。

  看着眼前这一幕,熊志契大乐在心,打算就选在此处借宿一宵。当下不敢有何失礼,纵骑跑到距离茅屋三丈多远时,便即勒缰止蹄,飞跃下地,牵着坐骑一步步走近,朝中堂茅屋和声唤道:“请问,主人家在吗?”

  喊话一停,旋见中堂茅屋走出三个人来:当先一人是个略显矮胖的老叟,眯合双眼,长眉尖嘴,精神看起来相当不错。另外两人看似是这老叟的儿子及儿媳,同样是五短身材,衣着勤俭朴素,蛮像是一家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