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拟创步军统领衙门

  费耀色、葛水痕一伙人上京进宫以后,康熙专门拔出昔日自己摔跤的一幢屋舍作为他们练功使用。对外则诈称是摔跤玩乐,内头却是大有文章。

  熊志契与他们一十二人分工相当明确,他们主要是负责将阵法磨合到熟极而流,期求困住鳌拜;而自己则专门负责在阵法的内围外沿尽量钻孔乘虚,适时发难制伏这个罪业有如山积的恶贼。在每回的实战操练中,他都不必亲身参与,多数时候是在旁边观摩指点,正因这个理由,他才有那么多的空暇去陪伴建宁公主离宫外出,亦可给鳌拜那一奸党造成他各种负面的印象,对他起不了一丝提防的心思。

  这日晌午,费耀色、葛水痕他们正在屋里赶紧操练,熊志契近站在一根石柱旁边严肃不惰地观摩着,看到大伙儿同等用心,进展神速,自是感到老大的欣慰。

  当此人人忙得忘神的时分,却见屋门被人推开,瞧见康熙扈驾侍卫之一的吴启爵健步走了进来,悄悄摸到熊志契的身边说道:“皇上召你速去上书房,有要事与你商议。”

  熊志契先是一愕,随即应道:“好,我这便赶去。”转谓余人道:“费大哥、葛兄弟,这儿的事就交由二位主持,我先去见驾后再赶回来。”

  费耀色、葛水痕同声道:“知道了。”

  跟着吴启爵走了一段子路,终于抵达了上书房门外,缓缓推开房门,延请熊志契入内,再将房门关上了。

  一进里面,无意中见到索额图也在这儿,便能猜得出事情不大简单,遂见了礼。

  康熙迫不及待地讲了特召他来此的用意:

  原来这又是对付鳌拜的一着妙棋,且是最为关键、最为凶险的一着:考虑到迄今为止,虽然已经将这大奸贼的大批心腹悍将远远调出了京师,但他留在京师的残余势力仍是不容小视,出于全面长远的筹划,拟定借着这个因由一揽子提出整饬京城内外治安的事,顺道上纲到密切监控鳌拜所有奸党人等的情况,束缚他们一党人等的一举一动。

  说实在的,当时京城的治安形势确实是不容乐观。

  自从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八旗便以北京作为基地,如似国中之国,不论在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等方面,皆有他们本身的一套系统,使得地方官员也无权干涉。不止是满人,便连依附在满人名下的汉人奴仆,也自诩优越的地位,肆行非法,无所顾忌地欺凌民人;诸多豪强恶人纠集为党,但凭一己所喜所恶,干扰市肆;盗贼劫匪频繁出没,遭到拿获的却是少之又少……以上种种,理所当然地加深了旗人与民人的深层处矛盾,到了今时今日几可说是已经达至崩溃的地步。

  关于内城的治安,本来是由各旗的步军负责,步军各守地界,分别归属于本旗的都统管辖。

  顺治帝躬掌乾坤时,谕令正黄、镶黄、正白三旗作为直属于皇帝的上三旗,与此同时,下五旗的势力相对应地遭受削弱,然而也不能苛求在这一夕间,便能彻底改变各旗之间固有权势所在的相对独立性,时至当下,他们依旧关心的每每是本旗的发展以及个人权势的稳固增长,反而将皇帝的皇权以及朝廷的利益摆放在较次要的地位。基于此理,方会造成内城步军指挥不相统一的局面,让一众恶棍奸徒有了可乘之机。

  针对这种严重弊端,康熙几经苦心筹度,广运帷幄,决意颁旨下设步军统领这一新官职,提督京城九门的事务,将京城的内城治安总辖于步军统领衙门一处。

  最后康熙言道:“拟设步军统领衙门这一想法,最重要的出发点是想钳制鳌拜党羽的突然发难,但也不能指责说朕实无半分爱护子民的心怀,另一目的正是为了要警诫那些奸徒恶棍莫要继续为非作歹,可使良民得以安生,守身感化。”

  对于康熙说的这些理由的细节,熊志契当然是理解得不大明了,只是默默地听着,并不妄发一语。

  康熙语气持重道:“要说这个步军统领的权限,那可就很了不起了,内城九门的步军兵权总攥在他一人手上,并不另设副手,若遇紧急事件由他一人便可做主,莫说是民人、百官、诸王都受其控制,就是朕……嘿嘿,了不得呀!所以说,这个步军统领的人选绝对非同一般,必须选中一个干练的人才,最为关键的是朕要能完全信任得过的。”

  熊志契听他讲得这般事关重大,毫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跳加剧,暗自猜度着莫非是圣意要自己来担任这个权势通天的步军统领一职?如果真是这样,分明是要自己的好看了,想到此处,越发没胆擅发只言片语。

  康熙接下去道:“有鉴于兹事体大,而且须得刻不容缓地措办,经朕掂量再三,不得不找你来此详议此事的可行性。”

  熊志契流出少许的惭愧神色,有些底气不足地道:“皇上,我原属一介山野粗人,昏庸胡涂,焉有能力加入参详皇上所欲图谋的大事?”

  康熙呵呵大笑了一阵,炯炯目光紧紧盯紧着他道:“好,好,你尽管跟朕打起谦恭来。假如你再像这样对朕敬而远之的话,摆明着就是瞧不起朕这位外族君主,不屑与朕结为良朋,朕可真要龙颜不悦了。”

  熊志契急忙道:“是皇上你想得太远了,我哪会有那个心思?”

  康熙又是一大阵开怀畅笑,随即严肃说道:“你听着,你也不必过谦了,其实朕深知你是大才隐敛,心眼儿明透得很,朕绝对信得过你的本事。冲着这一点,朕正要借助一下你的目光,帮朕瞧瞧这份名单,也好速速从事呀。”说着,摊开一大张黄纸铺于御案上面,招手唤他过去。

  熊志契正给康熙御口赞得全身如沐灿烂春阳,见他如此作为,好奇问道:“这是什么名单呀?”

  康熙用手轻轻摸着那张黄纸,沉声说道:“正是拔选步军统领一职人选的名单。这份名单上所开列的人名,乃是朕费尽心力筛选而成的,通通是鳌拜一党中暂时贻留在京城的核心亲信。朕欲请你从中挑出其中一人,就此下定决心委任他为步军统领。”

  闻言,熊志契立觉浑身如遭雷击,深感吃惊道:“不是吧?步军统领权重异常,原本便是要用来对付鳌拜的,又岂能反从他奸党里头甄拔人来当呢?此举岂不是……岂不是等同抱薪救火?”

  康熙轻轻吸了口气,苦笑道:“形格势禁嘛,明知山中有虎,却不得不向虎山行。假如不钦点鳌拜那伙奸党的人来出掌此一要职,第一关便在鳌拜那混帐东西处过不了,换言之,朕之前所有的谋划注定会遭到拔根式的失败,要真是这样,这是朕、大清乃至全天下都难以接受的,这种情形绝对不可让它出现!嘿,朕是不得不铤而走险地赌上这一把!朕坚信你精研玄术的火候,眼光锐利如刀,定能帮助朕物色出一个最理想的人来,同时也坚信在鳌拜奸党里边也绝非没有忠君爱国之辈!”

  现在的熊志契已然打消了早前的臆想,听着康熙的言辞倍加殷切,他还肯不尽心尽力么?可一想到自己见识比较肤浅,康熙却如此要自己选人,其实是看重与自己的情分,应该不会当真听自己的,那么自己就尽最大的能力拔选一个人出来。想个明白,于是走近御案这边,就目过览那份名单。

  瞧得清楚,名单上一共开列了二十一人,全部是鳌拜仍然栖留于京师并手握重权的心腹,几乎囊括了朝廷各个部院的首脑人物。当他看到第九个名字时,只觉得心坎来了那么一下剧震,就像是自自然然地便指定这个名字说道:“就选他好了!”

  康熙顺着他所指的那个名字,张口念道:“兵部侍郎迈音达!”

  索额图一听,马上表态道:“皇上,恐怕不大妥当吧。这个迈音达追随鳌拜那厮已经长达二十年,一向备受那大奸贼的器重,外人谁不知悉他对鳌拜马首是瞻,他之所以能够出掌兵部侍郎事,同样是得益于鳌拜的势头。似他这样一个人,又怎能愿意背叛鳌拜,做出倒戈一击的事来呢?”

  熊志契在这仓猝间也不晓得是从哪儿借来的勇气,出声说道:“索大人,有句不知轻重的话儿说了,你可不要不快才好。因为我并不大认同你的看法,而是由衷地笃信迈音达大人会是最合适的人选。”

  索额图是不会感到不快,不过却有所怀疑他的话,道:“熊兄弟,你应该懂得,皇上这回所作的谋划,乃是攸关国体的。事儿办成了,便能尽涤朝中的污泥烂水,万一是出了什么差错,哪怕是一丁点儿错,也将是风狂浪高的恶果,必将动摇国本呀。”转向康熙肃然道:“皇上,臣恳请您三思再三思!”

  康熙仿佛没有听见他的话那样,只是两眼一眨也不眨地盯视着那份名单,左手食指还轻轻叩着桌面,正自沉吟未作回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