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上门找茬 上

  “砰……”牟平县衙,某间最角落最不为人所重视却布满了暗哨的房间外,一声踹门的巨响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幼安先生?”揉了揉熬得通红的眼睛,正准备往桌子低下钻的鱼寒发现来的并不是自家那个貌若天仙的娘子,暗自松了一口气之余也是倍感困惑。因为在他的记忆中,辛大侠一直都是谦和守礼的君子形象,虽说最近被朱熹给忽悠得转了性子变得略显无耻,却从来都没有表现出过什么暴力倾向。

  “小友挺清闲么!”或许是因为君子无所不可对人言的习惯让辛大侠忘记了关门,也或许是这些日子在养马岛上的严格训练让他根本就不介意驱散了满屋暖意的凛冽寒风。径直走入屋内,非常明锐地发现了那张唯一没有被杂物堆满的矮凳,然后就这么坐着饶有兴趣地看着那个显得有些惊慌失措的小混蛋。

  自己现在的样子像是很清闲么?想要从桌上找出一副铜镜来好好自我欣赏一下,却始终没能如愿。为了能够在金军来犯之前尽可能多地复制出曾经和将来肯定会出现的高效守城工具,在忙着绘制图纸并参考现有条件的鱼寒记忆中,除了避免担心自己身体的上官倩妤再次破门而入被迫在卯时睡上一两个时辰之外,似乎没就再也没有过休息的时间,更谈不上会有什么偷懒的行为。

  “幼安先生,您这可就实在不讲道理了!瞧瞧俺这模样,都已经出现了未老先衰的征兆,哪还谈得上什么清闲?”跟人讲道理,特别是在已经忙得头昏眼花的时候去和一个文武双全的燕赵奇侠讲道理,这种事基本也就属于自讨没趣。鱼寒不会去做这种没用的事,所以他干脆凑上前去让辛弃疾看清楚自己通红的双眼和憔悴的面庞。

  这小混蛋肯定是故意的!每天都在进行着最严格的训练,自认已经可以勉强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辛大侠,居然差点被忙了好几天顾不上洗簌的鱼寒嘴里那味给熏得晕了过去。稍微后仰了一下身体,暗自庆幸刚才没把房门给关上,灌进来的冷风才能够让他保持清醒的头脑。猛吸了几口清新的冷空气,辛弃疾这才语带调侃地对着使用使用非常规武器进行报复的鱼寒道:“小友既然不是太过清闲,那就肯定是忙晕了头?”

  “幼安先生您这话说得可太正确了!”本来就是事实,为什么要去否认?冷风袭头,正打算抽空跟人诉苦的鱼寒猛然间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把原本想要说出口的话又给咽了回去。“不知幼安先生深夜前来,可是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只是……”辛弃疾知道鱼寒最近为了守城器械的设计忙得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间,在进屋看到那一张憔悴的笑脸后也是感到得了一阵心疼。但这不能成为让辛弃疾放弃讨回公道的理由,因为这个小混蛋这次再未与任何人商议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实在是太过荒唐,以至于他都不能不在明知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在大半夜里找上门来!

  “小子洗耳恭听,还望幼安先生不吝赐教!”忙了这么多天,大部分的草图复原工作都已经完成,只剩下了最后的一些细节修改,这个时候能被冷风多吹一下清醒清醒也不错。取下了一直被挂在坛盆上,被自己遗忘却总会被上官倩妤悄悄加满的水壶,感受着自家娘子无微不至的关怀,鱼寒也决定趁这个机会稍微放松一下。

  “小友此次颁下的军令,为何会如此荒唐?”本就不喜欢在谈正事的时候跟人浪费唇舌,再加上考虑到鱼寒最近也确实太忙,不能过多浪费他的时间。辛弃疾也干脆不再绕弯子,直接就说出了让自己非常不满的原因。

  “军令?俺啥时候对幼安先生您下达过啥军令?”很是有些迷惑,鱼寒虽然混蛋却并没有到那种目中无人的地步,而且在他看来无论是辛弃疾还是朱熹,那都是他的良师益友是长辈,即便会偶尔捉弄一下甚至是从来都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尊重,却怎么都不会对这两位当朝名士用什么命令的口吻。要是换了自家兄弟,或者是公孙翕屠那个无耻之辈,那才是理所当然。

  “小友真没下达过军令?”辛弃疾也困惑了,瞧鱼寒这神色不像是在说谎,但那个命令分明就是凌文佑给带来的啊!难道是那个经常被朱熹骂做欺师灭祖的孽徒的混蛋现在有了这个胆子,敢于假传军令了?

  “真没有!”经常会出尔反尔否认自己说过的话,但在鱼寒的记忆中确实没有对辛弃疾下达过什么命令,自然也就能回答得无比肯定。

  “那么说是凌文佑在……”那毕竟是朱熹的入室弟子,又是从临洮陪着鱼寒一起逃到回大宋并一起来到了牟平的兄弟,即便他做出了什么恶事也应该先交给这两位来处理。所以辛弃疾没有打算说出自己的处罚决定,只想让鱼寒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

  “凌兄上岛,让兄弟们做好出战的准备?”听完了辛弃疾的讲述,鱼寒的脸色变了又变,要说这事还真就是他让凌文佑去做的,毕竟他自己最近太忙实在抽不出空来,否则就那财迷怎么会突然有了这种心情?可刚才自己否认得那么坚决,现在突然改口也实在是……

  “正是如此,而且他假托小友之名颁布的军令实在是荒唐至极!”辛弃疾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依旧在表达着他的担忧。

  “若是这事……”承认了自己会落下埋怨,但要是不承认就会让辛大侠产生误解而且这个误解还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踌躇半晌之后,鱼寒最终还是决定说实话。“俺确实让凌兄带了这话过去,但这并不是给幼安先生您的军令啊!”

  “不是给某的?那你是给谁的?”怒火再一次被点燃,不管鱼寒是为了替自家兄弟补过饰非,还是他真做出了这么荒唐的事情,在辛弃疾看来都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咱这不是瞅着那些正在接受特殊训练的兄弟们挺无聊么,这才想让他们出去遛达遛达!却不想因为最近太忙,未能亲自前往解说,竟而让幼安先生您产生了误解!”没有直接回答辛弃疾的问题,鱼寒却做出了另外的一种解释。

  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鱼寒既然已经任由心中的那颗种子发芽,做出了脱离大宋朝廷掌控的举动,北上进入金国腹地寻求发展机会,就肯定没有打算继续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但要说他现在就能闹出多大的动静也很不现实,毕竟他的实力还太过弱小,即便是窥准时机千里逃亡夺取了牟平城并渐渐获得了本地民众以及随行义军的部分认可,依旧还没有彻底站稳脚跟,更不可能与金国大军相抗衡。

  时间,是鱼寒现在最需要的。只要拥有足够的时间,这个拥有非凡见识且具备高超手艺的小混蛋就有能力把牟平打造成铜墙铁壁,让金军就如同百年之后的蒙元铁骑面对襄阳坚城一样除非是举国来攻就只能闹个灰头土脸,不敢再把他当成软柿子随意揉捏,甚至是不得不暂时接受既有现实。

  想要让完颜雍主动赐予这个时间,那是绝对没有任何可能的事情。因为他是大金国的小尧舜,他同样有着君临天下的伟大梦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这种强大实力。或许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就让大宋灭亡,甚至都没有能力彻底解决掉身后正在崛起的萌古诸部那个巨大隐患,但他肯定不会允许有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肆意胡闹。

  一个实力弱小却偏偏占据着城池显得目标明确的混蛋,一群人数众多且作战经验丰富又还是啸聚山林难觅其踪的北方义军,想要在这两者之间挑一个出来做那只被用以儆猴的老母鸡,这应该不会太难。所以如果不出意外,鱼寒这个胆大妄为的初来乍到之人就肯定会成为完颜雍腾出手来后要收拾的第一个捣乱份子。

  想要赢得发展的时间,想要避免成为别人的首要打击目标,鱼寒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借势,借别人的力量来吸引金国君臣的注意力。虽说这种法子显得非常不地道,却也是目前情况下对他最为有利的选择。而如今能够让完颜雍抽不出空来搭理牟平的,无非就是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宋金战事,以及北方义军所发动的对济南府的围攻。

  南边数十万人的鏖战,能够持续多久,会打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些都不是鱼寒所能左右的事。那需要看大宋的官家到底有多大的决心,能不能顶住太上皇以及朝中主和派势力联手施加的压力才行。

  但在北方,正在益都府到泰安州一线对金人发起攻击的数万义军却足以成为鱼寒现在最大的依靠,只要他们能够继续保持如今的势头对济南府构成威胁,牟平城内的所有人不但能够过上一个安稳舒坦的元宵佳节,甚至还可以在来年开春之后展开自己的生产劳动让这一片大地重新恢复生机。更重要的是,在如今金国山东东路兵力严重不足都没有能力对牟平构成威胁的情况下,鱼寒不仅可以关注前方战场,甚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