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鸣金收兵

  从清晨薄雾弥漫到正午烈日当空,完颜承晖为了能够获得这次战斗的胜利已经投入了近六千的兵力,甚至不惜冒着鱼寒会借机突围的风险,下令把守喻口城其余三门的部队中个抽调出五百精锐在南门进行集结从侧翼发动进攻。然而让他愤慨的是,那个看上去只需轻轻踹上一脚就会立即崩塌的宋军防线,如今却依旧碍眼地矗立在眼前。

  完颜承晖实在无法相信,挡在自己和喻口城之间的居然是一群先前看上去不堪一击的宋国乌合之众。这些人衣衫褴褛其中不少更是手无寸铁,他们甚至只能依靠同袍倒下后所遗留下来的武器或者是大金国勇士们倒下时紧握在手中的战刀进行战斗,却依然在进行着最顽强的反抗!一次又一次地顶住了自己发动的猛烈进攻,从没有后退过半步!

  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虽然到目前为止身边还留着超过五百的骑兵和近千名在此次南侵战役中立下过功劳的精锐,但完颜承晖的心中也非常明白,若是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继续增兵对宋军防线施加更大的压力也难见成效。

  “撤退!”猛然间,完颜承晖再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察觉到了现在他所需要战胜的不是处处受制于人时刻会被背后捅刀子的大宋官军。如今在他面前的是一群曾经被大宋朝廷所抛弃,为了尊严而不惜铤而走险回到南方的归正之人,把这些人给逼急了,他们是敢于以生命为代价做出最后的抗争的!

  “大人!”前方的战事依旧在激烈地进行着,双方的士兵都在不停地倒下,付出了这么巨大的代价却在胜利即将到手的时候撤军?完颜承晖的族人们发出了怒吼,就连他身边的那些奴才走狗也似乎有所不满!

  “军令如山!立即鸣金收兵!”铁青着一张俊脸,想明白其中关键的完颜承晖没有打算失败,但他也知道若不重新调整部署,即便是把身边这最后一支生力军投入到战场之上除了能够把如今正胶着战事变得更为惨烈之外,再也起不到其它任何作用。继续现在这种进攻方式,依靠大金国勇士们的精良装备外加个人的武勇,应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他难以承受的!

  撤退的号角声再次响起,作为一支专业化水平极高且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军队,金军严格做到了令行禁止。在完全占据着上风的情况下,没有出现丝毫的犹豫就开始迅速脱离接触撤出战场。或许只有参加过这种惨烈厮杀的他们才知道,做出这种举动并不仅仅是受到军纪的约束,还有对那群宁愿付出一切也绝不肯有半点屈服的敌人的畏惧。

  金军正在撤退,理论上已经获胜的喻口民众却既没有展开追击更没有发出欢呼。因为他们的体力已经耗尽,能够坚持到现在仅仅在于他们是这个世上具有最坚韧毅力的华夏子民,他们有能力承受任何的压力更有能力对任何强大的敌人做出最强有力的反击,在这个实际上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能逼迫他们屈服。

  “翟大哥,兄弟们的伤亡如何?”其实不用问,仅仅是刚才那惨烈的场面就能让鱼寒知道这个数字会庞大到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和那些正在相互搀扶着缓缓退回城中,双眼噙满热泪却在脸上写满坚毅的民众一样,鱼寒没有时间去悲伤,尽快对伤员展开救治随时准备应付下一轮的敌军进攻,这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阵亡九百一十人,重伤三百有余,还有三千多兄弟都不同程度为敌所伤幸无大碍!”胜利的代价是惨痛的,那些身穿纸甲手持木盾在站第一线的战士已全体阵亡,而正是有他们用生命构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才为如今这个结果的出现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翟崇俭为能有这样的同袍而自豪,却也同时在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惋惜。要是战争能再晚几个月爆发,让他们能多有一些时间进行准备,或者朝廷当初能在这宋金接壤的最前线多储备一些兵器盔甲该多好!那样的话,倒下的兄弟们就完全可以更英勇地活着了!

  “赶紧把准备好的烈酒和盐水分发下去,告诉兄弟们按照先前学会的法子清理伤口。”在喻口城内除了鱼寒和朱熹当年在罗殿为了医治疟疾而看过些医书之外,根本连个粗通药理的人都找不出来。好不容易才通过走私渠道弄来的那种军中所用金创药还得先照顾重伤员,而对受了些轻伤的民众,也只能是先用这种简单的法子对伤口进行处理以避免出现感染。“至于那些阵亡的兄弟……”

  “俺知道该咋做!”在临洮与金人作战的时候翟崇俭经历过了太多的类似场景,他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带那些兄弟一同离开以避免再次遭受金军的羞辱。

  “鱼大人,都到了如此紧要的关头,你还在此纠结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干嘛?还不赶紧趁着金军士气低落,组织人手进行突围?”那个在金军大营里被吓得屁滚尿流还挨了一顿痛揍的朝廷特使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或许他应该是大宋皇宫中比较有胆色的内侍,但他和大宋的不少人一样都只是将归正之人视为了草芥。也或许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就是付出再多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内侍大人若是有此能耐,朱某愿亲自送您出城!”第一次亲身参与到真正的战争当中,亲眼见证了治下民众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之下不屈不挠地与敌展开惨烈厮杀,朱熹除了感到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以外也开始再次认真审视起原先所持有的某些观点。此时听到这位朝廷的特使竟然说出如此不近人情的混帐话,意图再次抛弃那些刚付出极大代价保住喻口城的民众,也实在是忍不住出言讥讽。

  “朱元晦……你……你……”即便以前在宫中不怎么受人重视,但出了临安之后他所代表的就是大宋朝廷,当然有资格对喻口城内任何人发号施令,至少在这位内饰大人自己看来是一定这样的。

  “大人且请息怒!元晦先生适才所言若是有所不敬,还望您能看在他首次亲临战场,心情尚未平复的份上予以谅解,下官先在此向您道歉致谢了!”历史上被阉宦之人陷害的忠臣良将不计其数,鱼寒特别不愿意朱熹也会位列其中。因为他们一旦突围成功开始执行了朝廷下达的命令,将会难以避免地与官军产生接触。而还有无数未知风险需要去面对的他们,确实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多给自己埋下个隐患。所以即便是心中有再多的烦闷,鱼寒也只能是恭恭敬敬地侍候着这位高高在上的朝廷特使。

  “鱼县令您好大的面子,啊……”刚被人调侃了一番,紧接着有让人打断了自己的责难,内侍大人的心胸就算是再宽广,似乎也容不得有人如此糊弄自己。可还没等他把话给说完,就因为发现了一支迎面而来的利矢发出了惊叫!

  “保护内侍大人!”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狠狠地把那个刚才还趾高气昂的朝廷内侍撞到在地,鱼寒还忙不迭地一边对着身边的那几个战士喊话,一边做出解释道:“大人切莫担忧,此定是那金国蛮子放出的冷箭而已。只是这战事尚未结束刀剑无眼,还请大人能够以大局为重切莫太过义愤,先回县衙坐镇指挥为我等愚昧之人出谋划策!”

  “是!是!鱼县令所言甚是,咱家适才确实太过……”一声脆响,又一支不知从哪里飞出的利箭却是被身边的壮汉击落在地,内侍大人也不敢再多说些什么,赶紧扭头就朝着县衙方向飞奔而去。

  “夫君为何要留那狗东西一命?”内饰大人仓皇而逃,刚才一直在不远处帮着照顾入城民众的上官倩妤却提着弓矢缓缓地走到了鱼寒的身边,轻声发出了责问。

  “不过就是一阉宦之辈,杀之又有何用?与其将来平添烦恼,还不如现在多省下一支利箭以对金人!”喻口城内的物资本就极其短缺,这些能够对敌人构成致命伤害的箭矢还有不少是民众们撤退时捡拾的金军之物,鱼寒可舍不得用来对付一个比自己还没用的废物。“倒是娘子所负责兵器收集工作进展如何?今夜突围所需的物资可曾发放到位?”

  “所有的粮食在兄弟们入城的时候都已经分发到了他们的手上,如今翟大哥正在带人在外清理战场,兵器的难题应该能够获得部分缓解,只可惜咱那些个弟兄……”长长地发出了一声叹息,上官倩妤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

  “淑玹莫要太过忧愁,会有人记住喻口百姓此番壮举的,即便他人有所遗忘,为师亦将亲自为他们著书立传!”朱熹很清楚朝廷所需要的是立即为被金军围困的山阳及楚州边军驻地提供增援,不会有人去打探喻口为了执行这个命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所以他才会做出了这种承诺。

  “元晦先生所言甚是,会有人记住这些兄弟的!”极目远眺,仿佛是能看穿那厚重城门之外的景色,心情同样烦闷的鱼寒只是轻声嘀咕道:“只要幼安先生的行动取得了成功,只要我等能够顺利出城驰援,天下将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在喻口发生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