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书生意气

  惨烈的战事在继续,结局却早已注定。

  与偏安一隅尚且乐在其中的大宋君臣不同,也有别于已成昨日黄花的辽国贵族。刚结束了与虎狼竞食的日子,从深山密林中走出来的金人显然更加懂得在这个世界什么才是真正的话语权。

  灭契丹百万大军,吞宋之半壁河山,支撑完颜阿骨打和他子孙们创造这一切奇迹的正是骏马弯刀和穷困潦倒至极后所迸发出来的那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者生存,是丛林中遵循的唯一法则,他们深知想要避免成为鱼肉任他人宰割、想要锦衣玉食坐拥锦绣江山,就必须努力壮大自己维持住强盛的军事实力。

  完颜阿骨打起兵之初更是立下了规矩,所有掠夺来的财物大半充公,而国库之银只能用于军费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在内别说侵吞就算是挪用一下也得挨大板子。正是有了这条看似不近人情的铁律,才保证了金人国库充裕,让他们在军事装备上的投入不再显得捉襟见肘。

  吞并辽国之后,金国君臣没能一夜暴富,其国力却是迅速飙升。如今再加上大宋朝廷每年送来的巨额岁币,即便他们没心情去捣鼓什么划时代的高科技产品,也能轻而易举地将现阶段所使用的常规武器装备打造得更加精良。

  七斗之弓既不耐看也算不上强劲,却完美地兼顾到了杀伤力与射击速度,正是最为实用的骑兵装备。人马皆披甲,腰垂八棱棒一条或刀一口,枪长一丈二,这不过是金军重骑的标准装备,说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足以令不少大宋官军也感到眼馋,只因为金人打造武器装备之时未曾想过要偷工减料。

  而作为金军现在的对手,义军实力之弱小根本就不值一哂。

  大宋缺马,这本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汉唐之后关中平原已不再适合养马,而大宋立国之初太祖的目光首先盯着的并非那些个趁火打劫的异族,却是偏安南方苟延残喘中的南唐等弱小势力,要说这种做法也没什么不妥的,说穿了就是吃柿子先拣软的捏而已。反正这些个家伙做事也确实不地道,与其天天防着被他们从身后捅刀子,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呢。结果么,当然是太祖皇帝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顺道还给自己宫中添了些奇珍异宝绝世美女……

  然而等太祖皇帝折腾够了,转过头准备大展拳脚创建出一个远迈汉唐的大宋盛世时,才有点头晕眼花地发现,通往北方大草原的门户燕云十六州呢?咋还在耶律族人手里攥着?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啊,那儿皇帝石敬瑭都化成了灰,他送你们的东西早就应该主动归还了,咋还能恬不知耻地占着呢?

  刚玩了手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杯酒释兵权,太祖皇帝倒还比较识时务。知道打肯定是打不过了,也就只能一厢情愿地攒点家当,祈祷辽国君臣脑袋被流星砸过之后会傻不拉唧地将这几块极具战略价值又非常适合养马的地界打包卖给他。

  遗憾的是,太祖皇帝钱还没攒够,大宋朝就发生了神秘莫测的斧光烛影事件,他那老实巴交的弟弟从此取而代之主宰天下。

  要说这太宗皇帝那可真是雄才大略,心中更有凌霄之志。这不,刚继位没几天,人家就立即出兵试图收复幽燕之地进而追亡逐北彻底杀进大漠,重塑汉武及唐太宗之辉煌,做大宋的天可汗。

  想法不错,进展也挺顺利,只是最后关头出了那么点小意外,直接导致结局有那么点不尽如人意。当然了,这事肯定不能怪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战前谁能想到会碰上耶律休哥那个不要命的疯子呢?

  作为一军主帅,耶律休哥不好好地呆在后方大帐中运筹帷幄,偏偏学起了学那些个莽夫冲锋陷阵。学就学吧反正他是契丹最后的希望,脑子出了毛病更好收拾,可为啥这疯子放着数十万大宋好男儿不去招惹,横冲直闯奔着黄罗伞盖就来了?

  辽军主帅发了疯,睿智冷静的太宗皇帝可不能陪他玩,那样的话也实在是太丢份!于是乎,在耶律休哥筋疲力尽命悬一线,大宋军队只要有人抽冷给这家伙一刀子就能获得最终胜利实现梦想的时候,太宗皇帝做出了一个非常英明而正确的决定,开溜!弃前方血战中的数十万将士于不顾,连夜撤兵!溜回大宋关上门过自己的好日子去,不再跟这些个脑子有毛病的化外之民斤斤计较!

  高粱河之败,不仅让太宗真正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更是吓得此生不敢北望。以至于后来辽人南侵都得扭扭捏捏地等人家开始班师回朝了才宣布御驾亲征!更是让大宋彻底被人掐住了喉咙捏住了命门,此后数百年就是官家想组建一支像样的骑兵都还得掰着指头精打细算。

  大宋朝全盛时期尚且战马稀缺,如今丢掉半壁江山之后谁还能指望有所改变?而作为朝廷弃民的义军就更是连做梦都没奢望过能找到足够数量的战马,组建起自己的骑兵部队与敌进行一场公平的较量。

  以衣衫褴褛的步卒抗衡重骑,义军在兵种上的劣势极其明显。除此之外,他们手中那些个五花八门的武器更是无法与金兵的制式装备相提并论。要知道有宋一朝执行的可是重文轻武国策,老赵家诸位君王最怕的就是重蹈盛唐覆辙被武人夺权乱政,他们连麾下功臣名将都会严加提防想方设法给收拾掉,还会容许普通百姓没事就在家藏点强弓利刃啥的?

  弃民抗金,那是他们自己组织的好不好?就那些个流寇,朝廷没派大军前去剿灭就算好的了,还指望官方能给与他们一粒粮食一文铜钱的支助?当然了,就眼下这情形完全没点表示也实在说不过去,既然有人愿意充当免费炮灰去消耗金军战力,大宋君臣们又何不乐见其成呢?所以,这支持还是会有点的,但仅限于口头表扬与精神鼓励而已!

  平日里没能有机会攒下点趁手的家伙什,义军现在所拥有的除了战场上捡来的那些个破铜烂铁,还有数量极其有限通过各种渠道从官军那里捣鼓来的淘汰武器之外,大都为样子看起来中规中矩质量却实在难以保证的自制仿品,而且就这都还不能满足人手一件的需求。至于数量众多的竹制篱耙什么的,则可以完全被忽略不计,毕竟那些东西是很难对身披数十斤铠甲的金军构成任何实质威胁。

  义军的勇猛与顽强无法弥补实力上的差距,在锋利的战刀劈砍之下生命显得那么脆弱。毫无顾忌的大金国勇士们现在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将本性暴露无余,对已经落入陷阱的猎物展开最无情的屠戮。

  “贤……贤弟,如……如今该咋办?”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血腥之气,战场形势的迅速逆转让凌文佑感到了手足无措,急切间只能将鱼寒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想想,让俺想想!”多久没有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了?鱼寒无法做出回答,或许他从来就没有过。

  两世为人,经历的事情太多,以至于心灵早已变得麻木。接受了穿越的事实并不代表鱼寒就会彻底融入到这个时代中去,今夜之前即便是亲身经历了金兵的围猎差点就命丧黄泉,他的心中也未曾兴起过那种刻骨铭心的仇恨。

  直到此刻眼看义军无比悲壮地倒在敌人屠刀之下,耳闻义军在最后时刻用生命所发出的怒吼,一种来自心灵上的震撼才让鱼寒恍然大悟。也是直到此刻鱼寒才明白了为何四大文明古国唯华夏历经数千年而不亡,那是因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才是华夏文明的精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才是华夏民族的传承。

  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不是为了彰显穿越者的优势,更不是为了去讨好临安府内正沉浸在歌舞升平中的大宋君臣,仅仅是为了向那些不屈不挠正在与敌作战的义军证明自己身上也流淌着华夏民族的高贵血液!

  “贤弟?”眼看鱼寒迟迟未能做出回应,凌文佑愤怒了。曾经的他胆小懦弱,为了生存不惜对金人卑躬屈膝,同样是为了生存他甚至能够自甘堕落在马粪中寻找食物。然而这一刻他的脸上却写满坚毅与果决,他不再害怕不再彷徨,因为埋藏在他骨髓最深处的热血已经被义军将士用生命所唤醒。

  “竖子不足与谋!”前方的义军将士在流血牺牲,凌文佑猛地一跺脚决定不再等待,不再为了卑微地活着而继续冷眼旁观。他无权左右别人的思想,却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他愿意象那些正在前仆后继投入战斗的同胞们一样去维护属于自己属于这个民族的尊严。

  “凌兄……”对于是否应该参与到这场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中,鱼寒已经不再犹豫,但他需要思考该以何种方式参与进去。与其就这么莽撞地冲过去用自己的生命成就金兵的战功,还不如冷静下来审时度势,迅速找出对方的破绽之处。即便那样做不能逆转乾坤,也得让那些个家伙明白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的华夏子民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尔等苟且偷生之徒,且看吾辈杀敌报国!”咆哮着,几乎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凌文佑高举适才用来挑拣食物的竹竿,义无反顾地冲了出去。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