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太医

  太医

  安池没进家门,只在门口看到了原本出门应酬的大老爷二老爷的马车就知道不好,也不用丫鬟,也不用轿子,自己戴了帷帽一路跑回内院。

  她本就是闺中养的女儿,直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口火辣辣的。

  也来不及回自己院子,直接跑到安滨房中。

  眼看院子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当时腿就一软,还是后一直跟过来的星儿眼疾手快的扶住,“姑娘!”

  “小点声!”安池强撑着走进去,也不知道是不是脚下的绣鞋太软了,只觉得踩起路来都没了力气。

  没等进屋就听见凄厉的一声“滨哥儿——”

  安池的手连掀帘子的力气都没了。

  安澄此时还和安淑沈氏一起在马车上,安淑眼圈都红了,只是顾念着正月里不好落泪,“四哥他……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又催着马夫,“你再快些!”

  一向温婉柔和的沈氏此时也是拧着眉,一句话都不说。

  来时马车外只觉得闹的声音,如今却显得乱糟糟的。

  好不容易到了家里,安淑下车透过帷帽看见府上已经把门口的红灯喜字都撤了,声音都开始发颤,问着等在门口的二房丫鬟,“这……是怎么个意思?”

  莲子是沈氏留下来看家的,出了这样的事儿,早早就戴着帷帽等在大门口了,听了安淑的问话,抿抿唇,只说了一句,“六姑娘快赶紧去四少爷院子里瞧瞧吧,晚了怕是……”

  等沈氏安淑安澄进院子的时候,里面只有一片哭声,安澄的心,立时就咯噔了一下。

  安洲安浩和安润是骑马回来的,比坐马车的沈氏快些,此时听见动静走出来照应沈氏,眼圈也是红的。

  沈氏在门口止住了脚步,皱眉问着三个哥儿,“可是……?”

  安洲一路快马回来,被风吹的脸和眼圈红成了一片,嗓子也是哑的,“太医已经不肯开方子了,只让灌参汤,可是也喝不下去了。”

  “若不是还有点鼻息……”

  安淑早在刚进院子的时候就已按捺不住,冲进屋子里去了。

  安洲拿袖子擦着眼泪,“母亲快进去吧,老太太年事已高,大姐姐已经什么都顾不上了,大伯母又……”

  “怕有什么事,还得您支应着。”

  沈氏点点头,便要进去,安澄一直跟在沈氏边,看她如此,也要挪步子跟上,却被沈氏拦住,吩咐了后的莲子。

  “九姑娘年纪太小,还没过五岁生辰呢,别惊了她的魂儿,再去周姨娘那里,告诉她十姑娘不用来。”

  安澄其实是想去的,怎么说……安滨和她也有份香火。

  可沈氏的样子,像是不容置疑的,后的莲子已经过来哄着她了,“九姑娘,咱们先回去,若是惦记这里,奴婢就在这看着,若有什么消息,一准儿告诉您成不成?”

  安澄知道自己不怕,但也知道年纪太小,说不上话。

  若是去了,帮不上什么忙,沈氏还要分心照顾她,既然自己是拿不出主意的人,那就听别人的主意。

  遂抿唇点点头,“好吧。”

  安澄肯配合,莲子也松了口气,“那奴婢送姑娘回去。”

  宜馨阁里,估计也是知道安滨的事儿了,虽说不能过去,可耳朵也警醒着。

  安澄一进院子,发现前两天刚挂上的灯笼彩纸窗花什么的,都撤了,素心头上的两朵红花也摘了。

  这时候也不好说说笑笑,素心看莲子把安澄送回来了,也没有多客,行个礼就送她出去了。

  安澄住的宜馨阁其实离安滨那里远得很,怎么吵嚷都传不过去的,只是素心依旧压低了声音,“这时候回来,姑娘还没用膳吧?”

  “怕厨房那边不知道姑娘回来,奴婢去告诉她们一声,让按时送了饭来?”

  素心不说,安澄都没发现是这个时候了,可心口堵的难受,也没什么胃口,遂摇摇头,“不用了,那边这个样子,咱们还特特的去厨房点了饭食,怕是不大好,左右我也不饿。”

  “咱们小厨房里你煮个粥就好了。”

  素心想了想,点点头,“也好。”

  安澄看屋子里只素心慧心两个人,便开口问道,“你们……可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怎么突然的,四哥就不好了?”

  慧心摇摇头,苦笑了下,“姑娘,您不在府里,奴婢们从来都是直接锁了院子,不和人闲说闲聊的,怕是知道的不比您多呢。”

  “倒是丹儿,姑娘知道,她是有些门路的,刚刚已经被素心姐姐派出去打探问话了。”

  “可是也还没回来,或许等她回来了,咱们能知道点消息……”

  安澄点点头也能理解,事发突然,怕是除了四哥和大姐那边的人,谁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素心轻轻叹口气,问安澄,“姑娘,看这架势……要不要把那些素净衣服,和银饰拿出来?”

  安澄抿抿唇,“拿吧……”

  依照大姐姐的格,要不是到了这种时候,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素心得了安澄的意思,指使着慧心开哪个箱子,看她把该拿的都拿出去了,自己转去了小厨房。

  熬粥是很要些火候的,等素心把粥并几道小菜呈上来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

  不知道素心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呈上来的山菌粥,红油竹笋,香辣豆干,莼菜酱,拌三丝,并一道土豆泥蒸饺——都是素的。

  这边素心备好饭食,那边丹儿也回来了。

  看见安澄在屋正要用饭,急忙行礼,“奴婢扰了姑娘了。”

  “不妨。”安澄心里也急切知道安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便先吩咐素心,“你把那粥晾晾。”

  又问丹儿,“你可打听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丹儿是一路跑回来,脑袋都是汗,拿帕子擦了才敢上前回话,“奴婢有个堂兄,是门上跑腿的。”

  “他说,今儿这事有点奇怪。”

  “往里,四少爷请太医,这门上都习惯了,可是今儿这请太医的人是和给大老爷大太太二老爷二太太送信的人,一起出去的。”

  “因为是正月,门上的人去的是常来的那个太医家里,那太医不在家,出门了,又特特去了那亲戚家请回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