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见仙

  已有月余未曾见过老人了,柳陌趁着休息,领了军饷和粮食,买了些酒菜回到破屋。

  老人看着这一月未见的孩子,悲喜交加道:真怕你一去不回,怕落日山上又多一座孤坟。

  柳陌扶老人坐下,笑道:您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我已经听说了,有仙人出世,帮助赵朝平乱,我想不久这天下就太平了,到时候我和你都可以过安稳日子了,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老人惊喜道:你说的是真的吗?

  柳陌点头道:真的,我想不久便会有结果,到时候我就陪你去落日山祭拜大哥。

  老人老泪纵横道:好啊!太好了,可惜我儿看不见这一天了。

  柳陌不知道如何安慰老人,只能轻轻的拍打老人后背。

  这段时间,他除了每日里了解夜隐,还有没日没夜的训练以外,都没有其他事,因为仙人的风波,如今再没有哪一位诸侯敢随意出兵,所以也无战事,况且黄怵大将也不是谁都可以惹的,整体来说,还算是安稳。

  不过周传已经发话了,如果真的天下太平了,那么夜隐也就不会再存在了,到时候何去何从,自行安排,愿意留在军中的,他绝不会拒绝,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毕竟局势还没有明朗。

  大殿中,气氛有些紧张。

  一人开口道:我等祖先为赵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为何是你一句该杀就杀,该削职就削的,我们何错之有。

  另一人也道:就算我等无异议,我等子弟儿郎他们也不服。

  赵无衣闭眼吸了口气,缓缓道:看来你们是觉得我赵无衣没有资格坐在这里了,那好,我现在就下去,你们谁觉得自己有资格,可以上来。

  众大臣惊呼道:陛下不可。

  赵无衣起身摆手道:稍安勿躁。

  潘逵冷笑道:你这算是施舍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赵无衣摇头道:都不是,我只是累了。

  潘逵眼睛一眯:看来陛下还是不死心,想借刀杀人,让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成为众矢之的吗?

  赵无衣微笑着摇头:既然连坐上这里的勇气都没有,怎么让其他几十位诸侯信服!

  潘逵眼神明灭不定,许久才开口道:我看今日陛下是不会妥协了,既然如此,我也只能下去把陛下的意思给儿郎说一说了。

  其他十余人也开口道:那就都下去传达一下,只是不知道到时候这久安城能不能装得下那几十万人。

  赵无衣微笑不言,这些桀骜不驯的诸侯准备离去,刚转头,就见两人从天而降,落在大殿门口,身边一口宝剑,正环绕着二人飞舞,传出阵阵风雷之声。

  潘逵瞪大眼睛,有些惊恐道:二位仙长,难道要插手凡俗之事吗!不怕天降雷罚,不怕天道怪罪吗!

  剑臣笑道:潘将军是在威胁我吗!

  潘逵忍不住后退几步:小人不敢,只是这乃是凡间之事,为何劳动二位仙长。

  剑臣随手一挥,长剑瞬间悬于潘逵头顶三寸,潘逵只觉得头皮发麻,阵阵寒气直入身体,他瞬间瘫倒在地。

  潘逵知道,自己还是把这事想的太简单,这仙人的手段真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飞剑取人首级不在话下,如果自己手下那些士兵看见,估计也提不动刀,谁敢与仙人叫板。

  那十几位不臣服的诸侯此时已然是心神惧惊,都拜服在地,磕头如捣蒜。

  赵无衣缓缓走回龙椅,坐了下来:诸位,可以免你们一死,不过今日过后,尔等就交出兵权,终生不得入伍入仕,后人也如此,可有异议?

  谁敢说个不字?

  能活下来已经是大幸,还何求其他。

  赵无衣也没有杀掉这些人的心思,毕竟大部分都是忠良之后,免得过激,让人心寒,至于那些投诚的诸侯,一律免去官职,官降三阶,军队进行削减,只留下精锐,毕竟北蛮虎视眈眈。

  那些观望的诸侯,经过此事过后,都纷纷进久安城投诚,对于这些手握重兵的诸侯,赵无衣没有责备也没有削去官职,而是安抚,倒也是皆大欢喜。

  镇北关,李阔猛喝一口酒,高声道:好,终于是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副将笑道:将军,这些年你老是自责,如今事情都圆满解决了,你也可以松一口气了。

  李阔道:哎,北蛮族虎视眈眈,如今诸侯归顺,免去了我的后顾之忧,我便可以一心对付北蛮了,看来抽空我得去趟久安城。

  此时,门外一士卒高声道:将军,久安城使者携陛下的圣旨前来,正在大厅中等候,着你前去听旨。

  李阔匆忙起身,披了甲胄,提了帽子,匆匆从偏厅前往大厅。

  大厅中,三位身着太监服饰的人正在窃窃私语,见到李阔前来,为首者笑道:李将军,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李阔一瞧,也大笑道:原来是李公公,托您的福,一切安好,不知公公前来,有失远迎,还望公公恕罪。

  李公公摆手道:将军客气了,咱家此次前来,是传达陛下的旨意,李阔接旨。

  李阔与副将跪伏在地,高声道:臣李阔、张冲接旨。

  李公公接过身后跟班手中的圣旨,打开宣读:天道惶惶,吾君圣明。镇北大将军李阔,镇守边关,北蛮不得寸进,此为一功。李阔治下之严,朕历来信任,乱世之际,未曾脱离本意,为天下百姓守国门,不忘初心,此二功。着李阔进宫面圣,受封。钦此。

  李阔抬手接过圣旨:谢陛下恩典。

  李公公扶起李阔,开口道:恭喜将军了,陛下近来龙颜大悦,又素知将军能征善战,北蛮未得以寸进,这些年全靠将军为陛下,为黎民百姓守国门,便想嘉奖将军,要让臣子以将军为榜样。

  李阔拱手道:公公过誉了,李阔受之有愧,为陛下镇守边关,是我的职责,李阔一日不敢忘。

  李公公笑道:将军就不用谦虚了,咱家出来的得匆忙,也就不耽搁,这就准备返回久安城了,将军处理好边关事物,便早日进宫,咱家在久安城恭候将军。

  李阔道:那就有劳公公了,此去路途遥远,公公一路好走。

  李阔送走李公公,返回厅中。

  副将拱手道:恭喜将军,这些年的付出终于有回报了。

  李阔摆手道:将士守国门,马革裹尸还,谈何回报,我们所有人的父母妻儿都在这镇北关之后,我们不来守,谁来。

  副将张冲点头道:将军说的是。

  一士卒快步入内,开口道:将军,龙渊守将黄怵将军来了。

  李阔一听,起身道:在哪里?我这就前去迎接。

  士卒道:就在门外。

  李阔与张冲向门外走去,正好迎面走来了一五十多岁的老将,此人黄铜铠甲,精神抖擞,满面红光。

  只听他哈哈大笑道:李将军,何劳你亲自迎接。

  李阔躬身道:黄老将军,您怎么来了。

  黄怵走到李阔身边,拍了拍李阔的肩膀道:好啊,甚好,有你李阔在一天,老黄我也就放心,我此来也就是看看镇北关而已,顺便看看你。

  李阔引黄怵去了正厅,又命人奉上茶水,开口道:老将军,我们也是多年未见了。

  黄怵有些感慨道:是啊,当年我也是赌气,没有和你并肩作战,想来也是后悔,你别怪老黄当年没有给你面子啊。

  李阔笑道:老将军说的哪里话,李阔惭愧,当年若不是您主动让出这个位置,何来我李阔的今天。

  黄怵摆手道:你我就不要互相夸奖和贬低了,这些年,镇北关在你手上,未失寸地,反而进北数百里,黄怵自愧不如。

  李阔谦虚道:这也是老将军你的功劳,若没有你为我打下基础,李阔何德何能,李阔不日就要去久安城,将军之前未曾去久安城,不知这一次陛下可有旨意?

  黄怵笑道:和那帮东西一起去,老黄嫌弃,这不,陛下派李公公前来宣我进宫,听他说,你也要去,这不前脚李公公来镇北关,我后脚就跟来了,正好故地重游,又可以和你一起去久安城,老黄我想想就觉得心里美,正好和你探讨一下军事。

  李阔点头道:好,老将军那就在镇北关休息几日,待我处理好军务,就和您一起进宫面圣。

  黄怵点头:嗯,好,那就小住几日,正好多年未曾见过关外的风光了,甚是想念啊。

  李阔起身道:等明日抽出空闲,李阔陪您去关外走一走。

  黄怵大笑道:好,你小子对我胃口,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李阔笑着摇了摇头,这黄老将军可真是个豁达乐观之人,他自认不如他。

  仙人风波已经过去了两月有余,这两个月天下基本已经平定,各地都进行了整顿,久安城下放一大批官员到各州接管事物,如果这个时候谁还敢造反,估计等待他的只有灭亡,毕竟这个世间有谁真正的见过仙人,这一次的事件刷新了人们的认知,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并非是无稽之谈。

  李阔与黄怵已经动身去久安城了,二人轻装简从,倒也走得快。

  而极北之地,依旧是大雪纷飞,这个冬天就快要过去了,最难熬的时节都熬过了,等待他们的就是水草丰美的牧场,和来年初冬时节的收获了。

  拓拔擎苍紧了紧领口,回头道:极北荒芜之地,我们的祖先已经呆了几百年了,但是我仍然想去南方看一看,四季如春是怎样的,楼阁亭台是怎样的,南方女子温婉贤淑又是怎样的,如今赵朝天下初定,如果再不南上,等他们稳定,我们就真的再难有机会了。

  阿尔卓木点头道:八部铁骑听从北蛮之主的命令,踏平镇北关,长驱南上。

  那十多位其他各族大小首领也高声道:听北蛮之主之命,南征。

  拓拔擎苍点头道:好,拓拔擎苍以狼神起誓,北蛮及极北各族,荣辱与共,共享繁华。

  众人高喝:狼神在上,天佑北蛮。

  拓拔擎苍指了指南方:那里,将会是我们新的领地,北蛮八部听命。

  阿尔卓木在内的八人拱手道:八部听命。

  拓拔擎苍高声道:八部集合所有铁骑,清点弓箭弯刀,老幼妇孺准备行军粮、打磨武器。

  阿尔卓木等人道:领命。

  拓拔擎苍继续道:白狼、黑鹰、天阳各部听命。

  余下的众人拱手道:听命。

  拓拔擎苍开口道:集合所有铁骑,三部为一军,紧随我北蛮之侧,老幼妇孺皆入我北蛮,助我北蛮。

  众人道:领命。

  拓拔擎苍看了看阿尔卓木:阿尔卓木麾下疾风铁骑全体出动,白狼部麾下白狼骑与疾风铁骑一起打前锋和充当斥候,你们是我们北蛮各部和各族的英雄,你们的弓箭就是我们的指向,弓箭所落之地,皆是我们的净土,南征。

  众人高喝:南征,踏破镇北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