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十四工区(12)

  过了春节,开春后的天气晴朗起来,三十四工区的工地上顿时像沸腾了起来,一派大干快上,为准备打仗争夺每一分钟时间。

  第二工程处三个队,拉开了架势,一个队同时开工两栋大仓库,一字儿排开的六栋大仓库工地开始了革命战备施工大竞赛。

  这里,地方建筑公司的军工施工队伍才动工,军区派来增援战备施工的工程兵队伍又开进来了。工程兵的一个连队竟然同时开工了三栋大仓库,还上报工区指挥部,向地方施工队的战友们挑战,要开展军民战备施工立功大竞赛。

  工人阶级的军工施工队伍,岂有不应战人民子弟兵的道理。于是,工地上的大红竞赛横幅打出来了,标语贴出来了:

  备战备荒,要准备打仗!

  向解放军学习,做战备施工的主力军!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奋战三个月,坚决拿下六栋大库房!

  下大力,出大汗,立大功!

  立功受奖光荣!

  争做人民的功臣!

  ......

  在刘晓楠的印象里,只有上前线打仗杀敌才能立功,现在居然凭下力气干活也能获得军功奖励,还真如在公司里第一次听王经理作报告讲的那样,在军工工地上是有机会立功受奖的。嗯,自己一定要在这次军工建设大竞赛中立下军功。

  大竞赛的架势摆开后,四队的范队长和何指导员一商量,对承担库房主体建设主要任务的泥工和副工班的劳动组合作了调整,把以前比较松散的一个班的副工同时负责为一个班的泥工供料,改为责任明确的人盯人配合,即一个副工为一个泥工供料,各负其责。而每个泥工的砖块砌筑任务分配到人。这样,一道长一百多米的大库房墙体同时开工砌筑时,哪一段墙凹着上不来,就是那个位置的泥工动作慢了,或者是他的副工没供上料来,耽误了泥工。

  泥工班长王师傅主动把自己的负责的那一段墙头划长了,比一般学徒后生的任务至少要多出一半来。这一来,为他供料的副工就得特别多供百分之五十的砖块和灰浆。

  副工班李班长打算专门派两个新来的副工为王班长一个人服务:“小李,小刘,你们两个人就负责给王班长供料吧。”

  “可是,泥工班的人数和我们副工班是相同的,这样不会少有一个泥工没人招呼吗?”刘晓楠这两个月来,已经清楚泥工与副工之间的配合了。

  “没事的,我再从跟我们的民工里抽人来为泥工供料。”李班长打算从负责拌灰浆的民工中匀出人来。

  “还是我一个人供王班长吧。民工本来对用灰浆搅拌机就不太熟练,少了人,会搞不赢的。要误了全班灰浆,就更坏事了。”刘晓楠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那你,一个人能行吗?王班长可是我们公司的第一把泥刀,快得很啊。”李班长知道,王师傅这个全公司的泥工技术标兵,要动起真家伙来,刀下吃砖块灰浆的速度可快得惊人。

  “我会努力的。李师傅,你放心,我在农村里下过大力气的,不怕累。”刘晓楠在来江路桥工地上搞县里化肥厂建设时,伺候过砌工师傅,而且那个砌工带班师傅康师傅,也是个了得的一把好砌刀。

  工地上没怎么有事干的时候,分不出谁能干不能干,这会儿事来了,而且是一个个人顶着干的事,就现出各人的钢火来了。

  工地上,王班长的功夫了得,刀下的砖块灰浆走得是快如流水,你要立在旁边看一会儿,立马就会搞得你看不过来,眼睛随着王师傅那把上下翻飞的泥刀发起花来。

  可刘晓楠也不含糊,别人是一只只砖块往泥工师傅手边递,他是一墩五块一墩五块砖地往王师傅正在砌着的墙体上摆,这一来,王师傅都不用去摆弄砖块,只要手持泥刀,把小刘摆上来的砖块扶正了,刮上灰浆,一次就砌稳了五块砖。

  这一来,这一老一少组合的师徒俩,砌墙的速度就更快了,当别人第一架才砌了一半的时候,他们负责的那一段墙体已经快两米高了,刘晓楠连忙喊着架子工过来升脚手架。

  王师傅说:“还不行,他们的墙没上来,整个架子没法往上升。”于是,他又弯下腰,把自己砌的墙再往两头延长。刘晓楠也就跟着王师傅继续送料。

  等一层架的高度都上来时,王师傅和刘晓楠负责砌成的那段墙,足足有别人的两段长。

  两个小时下来,工间休息,工地上大喇叭响起来了:“军民各有神刀,竞赛创出奇迹。军民战备施工立功大竞赛第一个回合,工地上出现了神奇的砌墙神刀。建筑公司四队的泥工班长王师傅,一个小时砌筑砖块两个多立方,超出国家劳动定额指标四倍多,创造了人工砌筑的奇迹。工程兵连队的三班长张红兵,将混凝土模板用于泥工砌筑,创造了模板装填砌筑法,两个小时砌筑墙体近三个立方,创造了工程兵单兵作战的最高纪录。

  “同志们,工人阶级同志们,解放军指战员们,这就是我们战备工地上的奇迹,这就是在**伟大战略思想光辉照耀下,我们工地的战备施工立功大竞赛结出的第一颗丰硕成果。加油啊,同志们,光荣的军功章在向我们招手,为人民立功时候的到了!”

  刘晓楠听到广播里播出了王班长,高兴地笑了起来。现在工地上的这个场面,多么像当年自己在来江路桥工地上,那时候的大广播里,不是也常常叫着“刘晓楠”的名字播发表扬稿吗。

  王师傅却一下着了急,跑着去找到何指导员:“何书记,这,这广播里少讲了一个人。”

  “怎么了,谁?”何指导员一下没明白王师傅的意思。

  “我那些墙砌得啊,要说有一多半是小刘的,也不为过。应该先表扬小刘,刘晓楠啊。”

  “哈哈,这个我们知道。但是,这是工区指挥部的广播,我总不能把每一个好同志的名字都报上去吗?”何指导员一点也不着急。

  “那,”

  “放心,王师傅,你们两个人的功劳,不会让你一个人全占了,哈哈。工程处的李书记已经注意到小刘的操作方法了,觉得应该认真加以总结,作为在立功大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技术革新的好例子,在全处推广开来。到时候,小刘同志的这种状态要能保持下去的话,指挥部那里,我们也肯定是会要请功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