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书呆子

  大周。</p>

  天正十三年,夏。</p>

  杭州千岛湖微山书院里,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夏校。</p>

  大周以武立国,民风尚武,文人也爱吟咏剑仙侠客、向往仗剑游侠之举,因而书生也多为习武之人。</p>

  微山书院广招学子,专为中原九大门派之一“棋剑乐府”培养弟子,更是注重武功进度,因此会在夏、冬二季进行大校,抽选弟子进行文试、武试,测试其学问及武功进展。</p>

  合格者便能进入棋剑乐府,修习更高深的武功。</p>

  此时,书院学堂前的大坪上,站着二十位等待检验的学子。</p>

  他们大多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只有一人例外。</p>

  那是个看起来已经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穿一身破旧长袍,手拿古书,正埋头苦读。</p>

  他的身形高挑匀称,五官俊朗,无论怎么看,都是位不折不扣的美少年,但和一群孩子一起等着检验,就有些诡异了。</p>

  旁边的孩子不时扫他一眼,露出嘲讽嗤笑的表情。</p>

  少年照旧苦读,飞快翻书,只当没看见。</p>

  书院有一文一武两位先生,都是棋剑乐府客卿,坐在椅子上,打眼一扫,也不禁头疼。</p>

  “楚襄夏。”</p>

  教导儒学的薛先生喊了一声。</p>

  那少年头都没抬,照旧翻书,越翻越快,哗啦啦传出声响。</p>

  薛先生没有生气,他对这个书呆子已经绝望了,叹息道:“你今年能过吗?五年了,打从你十岁入书院至今,十次大校,光文试就一次都没过过,枉你这么喜欢读书啊,天天扎进藏书阁里,怎么就总是左眼进右眼出呢?要不你下去休息吧,就当休沐了。”</p>

  “哈哈哈……”</p>

  周围传出一阵哄笑。</p>

  教授武功的李先生一向守礼,本想制止,但一想楚襄夏这个人,也就无所谓了。</p>

  李先生在微山书院教了十五年了,一茬一茬的学子,就没遇见过像楚襄夏这么奇葩的。</p>

  首先,能进学堂就已经过了第一轮筛选,没有笨人,按理说,顶多两年就能修完学问、武功,拜入棋剑乐府,只有这个楚襄夏,他的资质本来不差,可不知怎么回事,学问进展极为缓慢,一问三不知,就像个傻子一样。</p>

  偏偏他还极喜欢读书,一读起来废寝忘食,不分昼夜,谁都不能说他不用功。</p>

  可是读了也是白读啊,连《三字经》、《千字文》都搞不明白,就更别说藏书阁那些天文地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机关阵法之类了,五年下来,他和薛文只当是他是读书读傻了,听之任之。</p>

  反正棋剑乐府家大业大,留下无妨,这要是逐出书院,别人看他这幅模样,怕是还会嚼舌根,说什么进来好好的,出去变成傻子之类,无非就是多個听讲的、吃饭的,棋剑乐府养得起。</p>

  “唉。”</p>

  薛文叹了口气,摆摆手。</p>

  李伍眼神示意一旁弟子:“带他下去吧。”</p>

  “是。”</p>

  那两个弟子走上来,一左一右架住楚襄夏,想把他带出大坪。</p>

  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二人一同使力,竟然没能让他挪动一步!</p>

  楚襄夏的双脚好似扎根了一般,稳如磐石,薛文、李伍轻咦一声。</p>

  楚襄夏仍旧看书,只是翻得更快了,厚厚的一本《考工记》,眨眼间过去十来页,他的两眼不断追逐着文字,扫过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那股子专注让人心惊。</p>

  两个弟子不信邪的运起内力,使出吃奶的力气,可楚襄夏还是纹丝不动,薛文、李伍两眼放光,慢慢站了起来。</p>

  这两个弟子都是后天七重修为,二人合力居然带不动楚襄夏,这说明他的功力更加深厚!难道这小子连《三字经》都不懂,却能练成他们教授的武功?</p>

  这怎么可能?</p>

  人体有正经十二脉、奇经八脉、三十一条隐脉、七百二十个穴道……如此复杂,他什么都不懂,怎么可能练出内力?</p>

  “别拉了。”</p>

  楚襄夏忽然出声,脸上青气一闪而过,那两个弟子只觉一股巨力反震而来,惊叫一声,两手发麻,倒退数步。</p>

  “《养吾经》?!”</p>

  薛文、李伍惊呼出声,更加不可置信,旋即疑惑道:“不对啊,脸现青气,这已经是第三层了!”</p>

  《养吾经》是棋剑乐府奠基功法,由大儒王朴所创,共分三层,修成一层,内力绵长,二层伤敌无形,三层脸现青气,霸道非常。</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