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八章

  三日后,在大虞军队的警戒守备下,蠕蠕大军自邺城退出,携带着美人财物西出望月关,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大虞国境。</p>

  葛明礼跟葛世均久久地目送那一顶华盖宫车渐渐没入青黄驳杂的无边原野,心情无比复杂难言。</p>

  在一陈阵呼啸的暖风中,葛明礼有些意兴阑珊地道:“救了这么多人,却把自己的家人送去了命途叵测的地方,这滋味,还真是无法言说。”</p>

  葛世均看着远方道:“希望五妹妹尽早得到乌騩宠幸,留下子嗣。”</p>

  见葛明礼没吭声,葛世均自嘲道:“小叔叔是否觉得我这想法十分无耻?可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有机会再得到五妹妹的消息,确认她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p>

  “不,你说的没错,既然已作出了牺牲,自然要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希望清薇在这些日子中已有所领悟,能够学会保全自己。”</p>

  葛明礼听到阶梯处传来动静,便调转目光看过去,只见聂云潜身着轻甲不紧不慢地走了上来。</p>

  葛明礼知道聂云潜已经在着手重塑城防,便道:“城墙多处皆有破损,想来修葺垒筑需费些功夫了。”</p>

  聂云潜点点头:“各项事宜都已安排下去,只要蠕蠕人不再卷土重来,我这个监工就算是无事一身轻,倒是回去这一程无法同行,葛大人多保重。”</p>

  葛明礼看看葛世均,又看向聂云潜,道:“这一次将军恐怕要长驻望月关了,可有什么话让我带给家里?”</p>

  聂云潜知道葛明礼是想问有没有话带给清懋,微微一笑应道:“上京城安定繁华,景致曼妙,该活在当下,不负韶光,千万莫多寻烦恼,牵挂行人。”</p>

  聂云潜身在行伍,自然身不由己,葛清懋注定要习惯与丈夫聚少离多的日子,能偶尔得到只言片语的消息已是一大安慰,葛明礼笑了笑,说一定将话带到。</p>

  和谈使团完成了任务,陆陆续续整理好行囊,准备踏上归途。</p>

  邺城百姓虽然经历了一场浩劫,但多数还是熬过了这段煎熬黑暗的时光。</p>

  从谷风县调任过来的新令尹迅速开始着手邺城的重建工作,不过两个月,邺城便又恢复了勃勃生机。</p>

  此时葛明礼已回到京城复命,随行的书吏使如实记载了和谈过程中种种情形,此次和谈葛明礼当记首功,庆禧帝本来想厚赏葛明礼,幸好葛明礼善解人意,声色凛然地表示为国效力乃是官员的分内之事,不需要另行封赏。</p>

  庆禧帝大为欣慰,连连夸葛明礼高风亮节,有先祖父葛尚书之风,葛明礼听了这话心里倒是真的十分欢喜。</p>

  葛明礼虽然不要封赏,查看了一番国库存量的庆禧帝却还是对财政情况十分焦虑,谁知此时云州恰好传来了刺史崔迥落马的消息。</p>

  庆禧帝看了张渚递上的奏章,当即一拍大腿,连说几声痛快,决定亲自审理这桩案件。</p>

  可怜崔迥几十年来为巩固地位不知费了多少财物打点京中权贵,眼下一朝失势,自以为无法撼动的靠山却装聋作哑,毫无反应,还秘密让人传讯说崔迥若不想断子绝孙,就识趣些,舍身成义。</p>

  崔迥知道自己已成了被放弃的棋子,左思右想之后终是认了命,于狱中自裁身亡。</p>

  庆禧帝见崔迥畏罪自杀,也有感于他的识趣,便对其家人网开一面,只判了抄家,崔家人虽被缴没了家产,却都还是良家之身。</p>

  连庸因为是主要从犯,被判了流放抄家。</p>

  只有兰庭迷途知返,急流勇退,主动投案并上缴历年贪污钱款,得以网开一面,被革职降级,最终回到云阳县做了一名县丞。</p>

  而大大充实了腰包,尝到了甜头的庆禧帝自然对张渚大为嘉许,一道圣旨降下将张渚升为九州都检点,命张渚将云州府政事与新任刺史交割完毕就前往下一处州府就任。</p>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此时的清荇正在天宁府为张渚父亲筹办寿宴。</p>

  清荇这时已知道公公今年过的是七十二岁的寿辰,虽不是整寿,大家却不敢马虎,紧锣密鼓地准备了好几日后,终于到了正日子。</p>

  老爷子果然没有出现,但或许是得到了张家少夫人回府的消息,今年来拜贺的女眷竟是出奇的多。</p>

  虽然孙管事考虑得周到,提早做了准备,不论是人手和物品都十分宽绰有余,清荇只需要露面寒暄客气几句,并不需要操心太多。</p>

  但纷纷扰扰的一日过去后,清荇还是十分疲累。</p>

  清淽知道清荇忙着熟悉张家的各种情况,这几日都乖乖地自己在宅中闲逛度日,今日清荇在外头忙碌,她便继续在没逛过的地方消遣游荡。</p>

  张家的仆婢知道她是少夫人的妹妹,都十分恭敬体贴,专门调了两个女仆来听从差遣,清淽没有吩咐的时候,她们便安安静静地跟着。</p>

  清淽是个好相处的,对张家的安排也很满意,因此与这两名女仆相处得颇为和谐。</p>

  有什么好奇的地方,清淽会主动发问,两名女仆都会详细地为清淽解答。</p>

  这一日清淽逛到了一处较其他院落规模稍小些的院子,看着门匾上的三巧居几个字,清淽一下子停住了脚步。</p>

  张家这座府邸占地不知几何,里面大大小小排布着数十个院落,除了极少数地方女眷不宜踏足,其他院子都无甚禁忌,因此清淽这几日半点也没感到无趣。</p>

  清淽是个有礼貌的客人,探访新地方之前都会先问过张家侍婢这地方可不可以去,得到肯定的答案才会踏足观赏。</p>

  清淽显然对这个院落的名称十分感兴趣,便问一旁的侍婢这名称可有什么典故。</p>

  其中梳着双螺髻的侍婢回答道:“这是家中豢养的一位颇为得脸的旦角的住所,因他的名字就叫三巧,所以给居所题了这个门匾。”</p>

  清淽咂咂舌:“连伶人都有自己的单独住所,真是豪阔。”</p>

  那名侍婢温柔地解释道:“倒也不是个个儿都有,小姐看前边儿这个门脸大些的院子,就是整支班子其他人共同的居所。”</p>

  清淽了然的点点头:“那这名旦角必然是所谓的台柱子了,有本事嘛,为人自然娇贵些。”</p>

  不等两名侍婢回应,清淽已经迈步往旁边走去:“虽说扮的是女人,到底还是男人的居所,我就不进去看了,咱们去别处逛罢。”</p>

  两名侍婢见清淽有分寸,便也不多话,赶紧跟上清淽的步伐。</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