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雪夜出走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五位义士的头颅,被装进了五个小木笼中,挂在城头上示众。五人的尸体,也被抛到了荒郊野外。官府贴出告示,严令任何人不得给这五人收尸,否则,以谋反罪论处。路过木笼下的百姓,都不忍抬头观看,都是低着头含泪走过。

  又过了几天,毛一鹭觉得苏州的事处理的差不多了,就准备动身返回南京,他刚下令让下人备车,一个官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大……大……大人,大事不……不……不好了。”

  “什么事?瞧你这慌里慌张的样子。”毛一鹭说。

  “五个乱民的人头不见了,还有我们抛到城外的五具尸体,也没了。”

  “什么?反了,简直是反了,是谁这么大胆?竟敢为乱民收尸,我看是活腻了,看守乱民人头的官兵是干什么的?让他们过来见我。”

  ”巡抚大人,那些官兵也不见了。“

  “什么,看守也丢了?见鬼了,见鬼了,真是见鬼了。立即贴出告示,重金悬赏偷走人头的人。”

  没想到的是,官府的告示刚贴出去,就被刘道给揭了。官兵押着刘道,来到了毛一鹭面前。毛一鹭看了刘道一眼,问:“年轻人,你知道是谁偷了五个乱民的头颅和尸体?”

  “巡抚大人,偷走尸体和头颅的不是别人,正是苏州府推官吴绍光。是他和一伙乱民偷走了人头和尸体,并且连夜安葬了五个乱民。这五个乱民,就埋在城外的虎丘山。”刘道说。

  “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巡抚大人,自从苏州民变以来,这个吴绍光就很不安分,因此,小人一直都在盯着他,此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小人的掌握之中。在刑场斩杀五个乱民时,苏州全城百姓为这五个人披麻戴孝,就是这个吴绍光挑的头。如今,安葬这五个乱民,也是这个吴绍光挑的头。他串通了苏州的一些豪门大户,筹集重金买通了看守的官兵,安葬了五个乱民。这个吴绍光,身为朝廷命官,竟然和乱民搅在一起,这叫什么事呀1”

  毛一鹭大怒,他立即命令官兵兵分两路,一路去虎丘山,铲平五人的坟墓,另一路去吴宅,将吴绍光及其全家逮捕入狱。于是,官兵兵分两路,一路去了虎丘山,另一路直奔吴宅。

  正在院门口扫地的老家人,见大批官兵直奔吴宅而来,他就断定,吴绍光带头安葬五义士的事情暴露了。他急忙跑进院里,大声喊道:“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官兵好像要来咱们家。”

  吴绍光一听老家人这话,大吃一惊,他心想:“怎么,我带头安葬五义士的事情让官府知道了?唉!不管是不是,让家里人赶快躲出去再说。”想到这,吴绍光立即去了夫人的房间,让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赶快离开苏州城,躲出去。吴夫人问吴绍光是不是安葬五义士的事情让官府知道了。吴绍光说:“没时间解释了,带上儿子和女儿,从后门走,快走,快走。”

  “老爷,官兵进院了。”老家人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

  “知道了,我去应付他们。”吴绍光说到这,就催夫人、老家人带着自己的儿女快跑,自己离开夫人的房间,大步往前走去。在前院,吴绍光和冲进来的官兵撞了个照面。一个带兵的将官大喝一声:“将犯官吴绍光给我拿下。”官兵们一拥而上,把吴绍光给绑了。将官又命令官兵,抓捕吴绍光的家眷,吴绍光冷笑一声,说:“你们别忙活了,我的家人早就离开苏州了。”

  官兵押着吴绍光,进了苏州府衙。毛一鹭问这个将官吴绍光的家眷呢,这个将官说:’禀报大人,卑职赶到吴宅时,只有吴绍光一人在家。“

  ”先把吴绍光打入大牢,然后出城搜捕他的家人,一定要把他的家人全部抓捕归案。“毛一鹭说。

  吴夫人领着家人,一口气跑出了苏州城。她停下来一看,发现老家人不见了,也许是他年迈体弱没有跟上吧!吴夫人也顾不上老家人了,她抱着自己的女儿,带着两个儿子继续往前跑。可就在此时,官兵追了上来。吴夫人对大儿子吴启连说:“启连,带着你的弟弟启忠往东跑,我和你妹妹往西跑,这么一来,官兵就是抓,也不能把咱们全抓住。记住,你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吴启连说了声“知道了”,就拉着弟弟往东跑去。吴夫人抱着吴香,拼命地往西跑去。很快,母女二人跑进了一个村子里,,跑到一个池塘边,吴夫人抱着女儿,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她对吴香说:“小香香,咱俩把头埋进水里忍一会,千万别出声。”吴香点了一下头,母女二人一起把头埋进了水里。很快,官兵追了过来,,并在池塘边停下。

  ”奇怪,这娘俩咋不见了?不会跑这么快吧!"

  "别废话了,,快往前追,别让这娘俩跑了。“

  于是,这一队官兵继续往前追去。吴夫人听脚步声远了,才和吴香露出头来。吴香被呛得大声念咳嗽起来,吴夫人的头发散了,并且也是咳嗽个不停。二人爬了上来,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吐完水后,吴夫人抱起女儿,开始了流浪生涯。

  在外面忙活了一天的官兵,一个人也没有抓到,只好灰溜溜地回城里交差。毛一鹭说:”跑吧!让他们跑吧!跑了初一跑不了十五,早晚有一天,本官会将他们全部抓捕归案。那个吴绍光,明天斩首。事也算办完了,我也该回南京了。“

  吴夫人带着女儿,走村过镇,靠乞讨为生,看尽了别人的白眼,受尽了别人的欺凌。就这样,母女二人度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又度过了秋天。随着北风起,天气开始由凉转冷,可怕的寒冬来临了。看着衣服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儿,吴夫人开始发愁了,今年这个冬天,怎么样才能熬过去?干脆,自己厚着脸皮去讨一件棉衣,,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女儿受冻。想到这,吴夫人带着女儿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母女二人跪了下来。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俩干什么?两个叫花子,跑到这要饭来了。滚!滚!滚!你们俩给我滚远一点。“看门人见到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母女二人,就显得不耐烦了。

  ”大爷,行行好吧!行行好吧!赏给我娘俩一件棉衣。天气变冷了,可我的女儿,衣服还这么单薄。大爷,可怜可怜她,赏一件棉衣吧!就一件,别让我的女儿冻着就行。“吴夫人苦苦地哀求。

  ”滚!滚!滚!滚远点!什么棉衣,没有,没有、“

  ”吵什么吵?吵什么么吵?“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员外走了出来。

  ”老人家,看你慈眉善目的,一定是个热心肠的人,你老就行行好,给我女儿一件棉衣吧!“吴夫人跪爬到老员外面前,一个劲地磕头。

  ”你去给这两个叫花子拿一件棉衣,两个米饭团子,让她俩赶紧滚蛋!晦气。”老员外气呼呼地对守门人说完这些后,就走了进去。

  看门的人从院子里拿了一件破棉衣、两个米饭团子,往母女二人面前一扔,不耐烦地说:“滚!快滚!”吴夫人连声道谢,并让女儿给这个看门的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二人站起身来,就走了。吴夫人一边走一边给女儿披上了棉衣,并给了女儿一个米饭团子。吴香拿着米饭团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天色黑了下来,风也越来越大。母女二人在荒郊野外,毫无目的地走着。吴夫人此时发愁了,她想:”怎么办?怎么办?我们母女俩在哪过夜?春天、夏天、秋天还好说,可是冬天怎么熬呀?“她看着大口吃着米饭团子的女儿,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小香香,吃饱了吗?“吴夫人见女儿吃完了一个米饭团子,温柔地问。

  ”没有,娘,我还饿。“吴香抬着头望着母亲说。

  ”来,娘还有一个呢,快吃吧!“吴夫人把最后一个米饭团子给了女儿。

  ”娘,你没有吃?“

  ”娘不饿,你快吃吧!“

  天上开始飘雪了,纷纷扬扬的,并且是越下越紧,越下越大,很快,母女二人的身上,落满了雪花。吴夫人不断拍打着自己身上和女儿身上的雪,她怕雪花弄湿了身上的衣服,如果衣服湿了,二人就更冷了。夏□□服湿了,因为天气不冷,也没啥事,太阳一出来,衣服很快就干了,可是,这么冷的天,如果衣服湿了,那简直是要命。雪下这么大,二人身上的雪根本打不干净。吴夫人急得快要哭了,她心里说:”难道我们母女二人就要冻死在荒郊野外的雪地里吗?“吴夫人绝望了,她无奈地抬起头,望着白茫茫的雪地,忽然,她看见了一座小庙,这下,她高兴坏了,她说:”小香香,咱们有地方住了。“

  吴夫人抱起女儿,踩着厚厚的积雪,飞快地向小庙跑去。来到庙门前一看,吴夫人惊呆了,这是一座无人居住的破庙,门没了,窗也没了。进了庙,吴夫人就感到了这里面的潮湿寒冷,冷风不断地从墙缝里往里灌,把这里冻得像冰窖似的。吴夫人迅速把自己身上和女儿身上的雪拍打掉,然后她搂着女儿在墙角坐了下来,在吴夫人的哄劝下,吴香很快进入了梦乡。吴夫人也想睡,可是,刺骨的寒风让她无法入睡,她开始居烈地咳嗽起来。

  ”娘,你病了?“被咳嗽声惊醒的吴香,关心地问自己的母亲。

  ”没事,娘没事。小香香,快睡吧!“吴夫人继续哄着女儿。

  吴香又进入了梦乡。吴夫人望着庙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她开始想念自己的丈夫,想念自己的两个儿子。她不知道,这爷仨现在到底咋样了,是死、还是活?吴夫人自言自语地说;”老天爷,保佑他们爷仨吧!保佑他们平平安安,保佑我们一家人早日团聚。“说完了这些,吴夫人又咳嗽起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吴夫人白天领着女儿讨饭,晚上就回到了这座破庙里。慢慢的,破庙就变成了母女二人的家。

  明天启七年(公元一六二七年)夏秋之交,年轻的天启皇帝驾崩,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崇祯即位后,以雷霆手段干净利索地解决了魏忠贤,并开始重用东林党人,为遭受魏忠贤集团迫害的官员平反。

  此时的吴夫人,带着吴香已经乞讨了一年多了,母女二人度日如年,在这段时间里,吴夫人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天天咳血。吴夫人拖着病体,依然天天乞讨。这天,母女二人跪在一家酒楼门口附近,冲着进进出出的客人们乞讨。这时,有一高一矮两个书生边走边聊,二人谈话的内容,是新继位的皇帝铲除魏忠贤,并为遭受魏忠贤集团迫害的官员平反的事。

  ”二位公子,你们说的可是真的?“吴夫人站了起来,拦住了走到自己身边的两个读书人。

  ”当然是真的。新皇上刚刚登基,就拿掉了魏忠贤这个老阉贼,,真是了不起。那些曾经遭受魏阉打击的东林党人,如今已经受到了重用。被魏阉迫害的那些人,朝廷也都平了反。对了,大嫂,你一个讨饭的,对这事咋这么关心?“高个书生问。

  ”不瞒二位公子,我们家也是遭受了魏忠贤集团的迫害,我和女儿才沦落到这个地步。“

  ”大嫂,你们到底犯了什么事?“矮个书生问。

  ”去年苏州百姓暴动,五义士英勇就义的事,二位可知道?“

  ”知道、知道,莫非你们是五义士的家属?“

  ”不是,我们不是。我的夫君叫吴绍光,是苏州府的一个推官,他因带头给五义士送行,带头安葬五义士,结果遭到了魏阉的爪牙毛一鹭的迫害。如今,我的夫君和两个儿子,都生死不明。“

  ”哎呀,原来大嫂是吴推官的家人。来,随我俩进酒楼吃点东西吧!“高个书生说。

  ”公子,你认识我夫君?“

  ”不认识,不过,你夫君的大名我倒是听说过,他为了安葬苏州的五义士,被毛一鹭那个狗官杀害了。“

  ”什么,我的夫君没了?’吴夫人听到这,如同一生晴天霹雳,差点没晕过去。

  “大嫂,你还不知道此事?吴大人早在一年前就已经遇害了。”

  吴夫人听到高个书生这么说,就叫了声“我的夫君”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她一哭,吴香也跟着哭了起来。二位书生劝吴夫人节哀,先进去吃点东西。经过二位书生的好一阵子劝解,吴夫人才止住了悲声。这时,这几个人周围,已经围了不少人。高个书生很生气地说:“看什么看,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高个书生轰走了围观的人后,就把吴夫人母女二人领进了酒楼。两个书生点了一桌子饭菜,早已饿红眼的吴香,用手抓着大口吃了起来。

  “小香香,别那么没出息。”吴夫人瞪了吴香一眼,生气地说。

  “大嫂,没事、没事,孩子饿了,就让她吃吧!”高个书生笑着说,“孩子,多吃点,不够了,我再点菜。”

  “对、对、对,多吃一点,多吃一点。”低个书生也跟着说。

  “哎呀,多谢二位公子了。”吴夫人说。

  “不必谢,不必谢。”两个书生齐声说道。

  “大嫂,你怎么不动筷子呀?”高个书生问。

  “我没有胃口,吃不下。”吴夫人说到这,眼泪流了出来。

  “大嫂,别难过了,请节哀吧!多少吃一点,身体要紧。为了孩子,,你一定要吃,孩子已经没有爹了,如果你的身体在垮了,让孩子咋活呀?”

  “大嫂,为了孩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呀!”低个书生说。

  在两个书生的劝说下,吴夫人才勉强吃了几口。此时,她的心里悲痛欲绝,根本吃不出菜是什么味,随便吃了几口后,她又把筷子放下了,两个书生见吴夫人实在吃不下去,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饭后。两个书生给吴夫人母女二人雇了一辆车,送她俩回苏州重建家园。临行前,两个书生又给了母女二人十几两银子,吴夫人对这二人是千恩万谢。

  吴夫人和吴香回到了苏州城内,回到了位于枫桥巷的吴宅。二人下了马车,走进了院中,只见街坊四邻正在帮忙收拾院子。这时,吴香大叫一声“大哥二哥”,吴夫人这才发现,忙碌的人群中还有自己的大儿子、二儿子。众人听到喊声,立即停止了手中的活,呆呆地看着母女二人。还是吴启连、吴启忠二兄弟反应的较快,他俩大叫一声“娘”,便跑了过去。母子三人抱在一起,放声痛哭。众人都围了过来,看着这母子团聚的场面,都打心眼里高兴。

  “孩子,这一年多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呀?”吴夫人问。

  “娘,这一年多来,我领着弟弟四处流浪。靠乞讨度日。每时每刻,我和弟弟都在想着你和妹妹。当我们听说魏忠贤被发配到凤阳,东林党被平反的消息后,我就和弟弟回来,重建家园。没想到,俺俩刚回来,你和妹妹就回来了。”吴启连说。

  “好了、好了,别哭了,母子团聚这是好事呀!你们应该高兴才是。”一个中年妇女说。

  “谢谢、谢谢大家过来帮忙。”吴夫人说。

  “我说嫂子,这启连也不小了,我看该给他找个媳妇了。”中年妇女又说。

  “唉!妹子,你看看俺家都成这个样子了,谁家的闺女愿意嫁过来呀!”

  “我的娘家侄女李春花,人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是她很能干,又不怕吃苦,家里也有点小钱,如果她能嫁过来的话,就能帮助你家做点小生意,这么一来,你家就能迅速摆脱困境。”

  “好是好,不过,她的家人能同意这门婚事吗?”

  “能不能同意,我说说试试吧!”

  “行、行,麻烦你了妹子。”吴夫人说到这,又对吴启连说,“启连,快谢谢你李婶。”

  “谢谢李婶。”吴启连说。

  “孩子,别客气,我这个当婶子的给你操个心,那还不是应该的?”李婶笑着说。

  这个时候,吴夫人有剧烈的咳嗽起来,并咳出了血。众人大吃一惊,纷纷劝吴夫人看看大夫,吴夫人摆了一下手,说:“没事、没事,我这是老毛病了,挺一下就过去了。”

  ”嫂子,吴大人的坟墓就在东郊,是我和邻居们把他埋葬在那儿的。什么时候有时间了,你们去祭奠一下。”李婶说。

  “谢谢,谢谢你们安葬了我的夫君。”“吴夫人感动地说热泪盈眶。”等启连这孩子的媒订住了,我们就过去祭奠一下。“

  过了几天,在李婶的撮合下,吴启连和李春花定亲了。在两个孩子结婚前夕,吴夫人领着儿女们来到了吴绍光的坟前。一家人跪了下来,吴夫人流着泪说:”夫君,如今魏阉垮台了,咱们一家人已经平安无事了。咱的大儿子启连,也即将结婚。女方说了,婚后,女方帮咱家开客栈,做个小买卖,咱吴家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夫君,你就放心地安息吧!咱的孩子,我一定会照顾好他们的。”说到这,吴夫人又咳嗽起来,并且又咳出了血。

  “”娘,看看大夫吧!别硬撑着了。”看到母亲这个样子,吴启连急哭了。

  吴启忠和吴香也劝吴夫人看一下大夫,吴夫人摆了一下手,说:“没事,娘没事,娘挺一下就过去了。现在,咱家正是用钱的时候,那有闲钱扔给那些大夫。好了,好了,你们啥也别说了。”

  吴启连终于结婚了,这对于经历了一场大灾难的吴家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喜事。婚后,吴家的小客栈顺利开张了,生意红红火火的,吴家的人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吴夫人的咳嗽越来越厉害,很快病倒在床上。吴启连急忙给母亲找来了大夫。大夫看过吴夫人的病后,就把吴启连拉到一边,抱怨起来:“我说吴大掌柜,你怎么现在才给令堂看病?早干啥去了?现在,灵堂的痨病已经进入了晚期,就是扁鹊复生、华佗在世也无能为力了。”

  “大夫,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吴启连不甘心地问。

  “准备后事吧!”大夫说完这句话后,就无奈地走了。

  不甘心的吴启连,又找了几个大夫,这几个大夫看过吴夫人的病情后,同样是束手无策,都是无奈地摇着头,离开了吴宅。

  吴夫人见自己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就明白自己已经不行了。这天晚上,吴夫人把儿子、儿媳、女儿叫到了自己的床前,有气无力地说:“启连,春花,我知道我已经不行了,以后,启忠和小香香,就托付给你们俩了,我死之后,你俩一定照顾好他俩,把他俩抚养成人。”

  “娘,别这么说,你的病一定会好的。”吴启连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娘,我不让你死,我不让你死,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吴香也是哭的泣不成声。

  “孩子们,别安慰我了,娘的病娘心里最清楚,不过,启连,你已经成家了,把启忠和小香香交给你们小两口,娘就是死了也能闭上眼了。”说到这,吴夫人又看了一下李春花,接着说,“春花,谢谢你,如果没有你们李家,我吴家就没有今天……”刚说到这,吴夫人又咳嗽起来。

  “娘,你别说话了,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休息吧!”坐在床沿上的李春花说。

  “娘累了,娘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了。”吴夫人说到这,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李春花见闭上眼睛的吴夫人有点不对劲,就叫了几声“娘”,吴夫人一点反应都没有。李春花把手指放在吴夫人的鼻孔前,试了试吴夫人的呼吸,接着,她站了起来,跪在吴夫人的床前,哭着说:“相公、小弟、小妹,咱娘走了。”

  吴启连等兄妹三人齐声大喊一声“娘”后,都跪了下来,放声大哭起来。

  安葬了吴夫人以后,吴启连夫妇继续经营自己的小客栈,一天到晚,小两口和吴启忠都忙得晕头转向。李春花看着吴香什么也不干,心里总觉得很别扭。

  也已经很深了,吴启连夫妇确定没有客人来以后,便关门休息。两个人上床以后,李春花就说:”相公,明天也让小香香干活吧!别让她光玩呀!咱们忙得要死,她什么也不干,也太不像话了吧!“

  ”小香香太小,她才三岁,你说一个三岁的孩子,她能干什么。“吴启连说。

  ”不让她干活,光让她吃白饭呀!“李春花说着说着,来气了。”重活干不了,还不能干点轻活吗??明天就让她干活,刷个盘子呀碗呀的,擦个桌子、椅子,这些活她能干的了吧!“

  ”别生气,别生气,娘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行了吧!好了,快休息吧!“

  第二天一大早,吴香便被李春花叫了起来,李春花让她把客房里的桌子、椅子擦干净。吴香吃力地端着一盆水,来到了客房,开始擦桌椅。由于桌子高,吴香够不着,于是她就站在椅子上擦。李春花站在她身边看了一会,就大声说:”快点擦,快点行不行,你这么干,什么时候才能干完?“听了嫂子的训斥,吴香委屈地哭了起来,她开始想娘了,如果娘还在,那该多好呀!

  ”哭什么哭,哭什么哭,瞧让你干点活把你委屈的。咋,不干活光吃饭呀!“李春花越说越生气。

  突然,椅子一歪,把吴香摔了下来。李春花刚要说点什么,出去买菜的吴启忠回来了。吴启忠见妹妹摔倒在地,急忙跑了进来,把妹妹扶了起来,并问妹妹摔疼没有。吴香见到二哥,就一头扑进二哥的怀里,委屈地放声大哭起来。

  “哎哟,咋的,越说你越来劲了,是不是?哭什么哭,快干活呀!”李春花大吼起来。

  “吼什么吼,你咋呼个啥?”吴启忠不干了,他和李春花大吵起来。“我妹妹才多大?你就让她干活。你这个恶婆娘,还有没有一点良心?”

  “你说谁是恶婆娘?你说谁是恶婆娘?”

  “谁是恶婆娘,谁心里清楚。小妹,不干了,我看她能把你怎么样。”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大清早的吵什么吵?”吴启连走了进来。

  “相公,”李春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你听听你这个宝贝兄弟骂我什么?我累死累活的干,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们吴家?为了你们兄妹吗?我真是好心没好报呀!”

  “启忠,你怎么能骂你嫂子呢?快向你嫂子道歉。”

  “大哥,”吴启忠生气地说,“你看看,你看看俺嫂子干的叫啥事??咱小妹才多大,就让她干活?哥,我问你,小香香是不是你的亲妹妹?这么小的年纪你就让她干活,你也忍心。”

  “启忠,你别让大哥为难好吗?她干不了重的,干点轻活不行吗?”

  “不行,就是不行。以后有什么活,我干。咱小妹还小,不能让她干活。”

  “好、好,这都是你说的。吴启忠,以后你给我干活,干的快一点,干的好一点,干的慢了,可别怪嫂子我翻脸无情。赶紧把客房给我打扫干净了。”李春花站了起来,说完这些后,就气呼呼地走了。

  “还愣着干什么,干活吧!”吴启连说完这些后,也走了。

  吴启忠开始打扫卫生了。正在他忙活的时候,吴香端着一碗水走了进来。她说:“二哥,累坏了吧!快喝点水吧!”吴启忠看了小妹一眼,笑了,他说了声“谢谢小妹”,就把一碗水一饮而尽。吴香看着二哥,开心地笑了。吴启忠问妹妹还疼不疼了,吴香摇摇头,连声说:“不疼了,不疼了。”

  从此以后,吴启忠和李春花就结下了怨。李春花对吴启忠越看越不顺眼,经常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于是就和吴启忠发生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争吵。吴启连也站在媳妇的一边,不断指责吴启忠。吴启忠在这个家里,感觉十分压抑,他想离开这个家,在这个家在呆下去,他就要疯了。

  明崇祯元年(公元一六二七年))七月,农民起义在陕西境内爆发,明政府调集兵力,围剿陕西义军。崇祯二年(公元一六二八年)十一月,后金军数十万大军越过长城一线,攻克遵化,直逼北京。崇祯帝急招各路人马勤王。此时,明帝国的北方完全陷入了腥风血雨的战乱之中。由于战乱不断,明王朝开始大规模招兵。

  晴朗的夜里,西北风呼呼地刮个不停,一轮圆圆的明月挂在空中,把寒冷的月光洒向了苏州古城,把古城照得如同白昼,同时又给古城增添了几分寒意。又粗又长的冰凌挂在房檐下,被月亮照得闪闪发光。城内外的一条条河流,如同一条条冻僵的蛇,安安静静地进入了冬眠。

  忙活了一天的吴启连夫妇,正准备回房休息,这时,吴启忠一边搓着自己那双冻僵的手,一边走了进来。吴启连问他天都这么晚了,你咋还不休息。吴启忠说:”哥,我有话想和你单独谈谈。“

  ”那好,你们哥俩聊吧!我回屋休息去了。哎呀,我的娘呀,这鬼天气,快把人冻死了。“李春花说完这些后,就一溜小跑上了楼。

  ”启忠,有啥事快说,我可被冻得受不了了。“吴启连说。

  ”哥,明天我要当兵去。“吴启忠说。

  ”什么,你要去当兵?启忠,你没病吧!“听了弟弟的话,吴启连大吃一惊。”启忠,你这是在找死呀!你知道当前的形势吗??整个长江以北,都乱成了一锅粥,鞑子兵(后金军)、流寇到处乱窜,每天阵亡的人不计其数,你这个时候当兵,真会挑时候。“

  ”就是因为现在北方大乱,朝廷才大规模招兵。我认为,现在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哥,我就想趁这个机会离开家。说实在的,我一天也不想在家里呆了,再呆下去我就要疯了。“

  “是不是因为与你嫂子不和,你才要走?”

  ”对,我就是不想受她的气了。他整日看我不顺眼,我看见她心里也烦。走吧,到北方前线去,心里也干净。“

  ”兄弟,和你嫂子相处这么长时间,你还不了解她吗?她呀,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说句良心话,如果没有你嫂子,咱吴家就没有今天。好了,兄弟,别耍小孩子脾气了,在家里呆着吧!“

  ”不,二哥,我一定要走,明天就走,这个家,我一天也不想呆了。“

  ”启忠,既然你执意要走,哥也就不拦你了。俗话说‘刀枪无眼’,到了前线,你一定要小心呀!好了,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

  吴启忠走了,吴启连也上了楼,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刚钻进被窝,李春花就问他刚才和吴启忠说了什么。吴启连说:”咱兄弟要去当兵。“

  ”相公,咱兄弟没病吧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当兵。他也不看看,长江以北乱成了什么样子,这个时候当兵,和送死有什么区别?“李春花说。

  ”我也劝过他,没用,他既然执意要走,那就让他走吧!“

  第二天早上,吴启忠辞别兄嫂,离开了苏州。说实在的,他很想和妹妹告别,可是,妹妹还没有起床,他不忍心打扰妹妹的好觉。再一个,妹妹如果知道自己要走,会伤心死的,他不愿看到妹妹那伤心的样子。

  吴启忠骑着马,走出了苏州城。来到了寒冷的郊外。放眼望去,郊外的树木叶也落了,草也枯了,遍地的白霜如同下了一场小雪。凌烈的寒风吹在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的疼。

  ”二哥,二哥。”吴启忠正往前走着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妹妹的喊声。吴启忠扭头一看,见妹妹发疯似的跑了过来。吴启忠调转马头,迎了上去。来到妹妹面前,吴启忠下了马。

  “二哥,你上哪去?从今往后,你是不是就不管我了?”吴香哭着说。

  “小妹,二哥在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了,所以二哥要当兵去。”吴启忠说。

  “你走了,我咋办?二哥,要不你带上我,我跟着你走。”

  “小妹,别傻了,哥是去当兵,是去刀光剑影的前线拼命,二哥怎么带你?小妹,二哥知道,咱嫂子的脾气不好,我这一走,你一定会受委屈的,但是,小妹,你记住二哥的话,你一定要咬着牙忍下去。等到你长大了,就找个好人家嫁了,到那时,你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不,我不听,二哥,带上我,我跟你走。”

  "小妹,别闹了,快回去吧!记住二哥的话,不管咱嫂子如何待你,你都要咬紧牙关忍下去。“

  吴启忠说完这些后,就骑上马向前狂奔而去。吴香哭喊着”二哥“,不要命地追,连鞋子都跑掉了,她也没追上。听着妹妹的哭喊,吴启忠的心都要碎了,泪水也夺眶而出。他狠了狠心,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加快了速度。很快,他消失在寒冷的郊外。

  ”二哥,狠心地二哥,你走了,你痛快了,我咋办?我咋办?“吴香停住了脚步,在呼啸的寒风中哭喊着。

  李春花把客人安顿好了以后,就下了楼。这时,她看见吴香哭着鼻子回来了。李春花问吴香干什么去了,吴香也不理她,哭着上楼了。正在柜台后边算账的吴启连说:“别问了,肯定是追老二去了。别理她了,让她自己呆会,清静清静吧!”

  在以后的日子里,吴香跟着大哥、大嫂继续经营着自己家的小客栈。李春花仍然改不了她自己的坏脾气,动不动就把吴香吵骂一顿。吴香对大嫂恨得是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就这样,吴香强压着心头的怒火,一忍就是三年。

  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李春花正在厨房里忙活,忽然她发现水缸里没水了,就让吴香出去打水。吴香带着一肚子气,提着空桶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吴香吃力的提着一桶水,摇摇晃晃地走向了厨房。过门槛的时候,她被门槛办了一下,人摔倒在地,桶里的水也洒了,弄得厨房湿漉漉的一大片。李春花看着自己刚打扫好的地面被吴香弄成了这个样子,她心里这个气呀,于是,她就大吼起来:“吴香,你干什么吃的?连一桶水都提不进来,我养你有什么用?”

  “你咋呼啥呀,你这个恶婆娘,恶婆娘。”吴香也毫不示弱的还击。

  “哎哟,长大了,翅膀硬了,学会顶嘴了是不是?滚!你给我滚!你这个白眼狼,我辛辛苦苦养着你,你还骂我,滚!滚!滚!“

  ”好,我走,我走,我就是在外边饿死、冻死,我也不回来了。“吴香说完这些后,就哭着跑了出去。

  吴启连听见厨房里吵架的声音,就想过去看看,正在这时,来了几个住店的。吴启连急忙迎了上去,把这几个人安排好了以后,就去了厨房。他问李春花刚才吵什么,李春花说:”相公,你看看,我刚打扫好的地面,被你妹妹弄得全是水了,这还不说,她还骂我是恶婆娘,真是气死我了。“吴启连问李春花吴香人呢,李春花说:‘刚才我吵了她两句,跑了。”

  “快出去找呀!”吴启说,“这么冷的天,把她冻坏了怎么办?”

  “我不去,看见她我就生气。”

  “好,你看着店,我出去找。”

  吴香跑到城门口,见守门的士兵正要关城门,吴香就飞快地跑了出去。一个守门的士兵大声喊道:“小姑娘,你上哪去呀?快回来吧!关上城门你就进不来了。”吴香也不理他,在风雪中飞快地狂奔,一直跑到吴绍光夫妇的坟前,她才停了下来。望着父母的坟墓,吴香的泪水是夺眶而出,她跪在冰冷的雪地里,抱着冰冷的墓碑嚎啕大哭。

  “爹、娘,你们咋那么狠心,扔下小香香不管不问了。你们没了,二哥也走了,家里只剩下我受那个恶婆娘的气。爹,娘,你们睁开眼看看你们的小香香呀!现在,我已经我已经无家可归了。爹、娘,我好想你们,如果你们还都活着,我还会在这雪地里挨冻吗?爹、娘,我再也不回那个家了,我要饭去,就是冻死、饿死,我也不回去了。”

  吴香说完这些话后,就站了起来,毫无目地地往前走去。

  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