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内廷行走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至此,朝廷的招安彻底完成。

  李耀明心灰意冷。而杨天师他们却是兴高采烈的。一边喝着酒,杨天师和袁世凯就具体安排起义和团弟兄们的安置来。袁世凯说这点小事就不劳杨尚书操心了,老袁自是一切代劳。您放心,您的弟兄就是我的弟兄,他们在我那里安顿下来,您还是总舵主,归您直辖嘛。杨天师哈哈大笑:对对对,这话我爱听,我爱听。

  酒席散后,袁世凯就迫不及待地前往校军场点兵。杨天师当然也跟着去了。校军场就是原来洋兵们集结出发的地方,平时作演兵场用的。袁世凯到了那里一看,偌大的场地上空空荡荡的,没几个人,倒像是刚刚进行过一次大规模集结的样子,地面上留有些许的废弃物,以及杂乱的脚印。老袁让杨天师发出集合号令。杨天师就吩咐了声:叫弟兄们都出来吧。

  命令传下去,义和团的弟兄们从各自的驻地赶了过来。还是过去的老样子,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有的打着赤膊,有的剃着光头,手里拿的,也无非是大刀长矛。一些随军的神职人员,携带的装备是些个八卦图太极幡之类,看上去就不像支部队。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支刚刚驱逐了洋兵的得胜之师。

  杨天师一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他心中暗暗埋怨李耀明,怪他擅自行动了,早知道朝廷这么有诚意,就不让弟兄们到南方躲避,留下来嘛,有福同享。回头再看袁世凯,脸拉得比驴脸都长,十分不高兴的样子。老袁不悦道:杨尚书,这就是你的队伍吗?杨天师只得硬着头皮道:是啊,我的团友们都在这里了。

  这话倒没有多大的可疑度,义和团的弟兄们呼呼啦啦地,不一会儿就把偌大个校军场占满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看上去十分壮观。袁世凯没好气地说,皇上可只给了我三个镇的编制哟,你这么多弟兄,我可如何安排啊。杨天师也不含糊,虽说刚刚宣布了他的兵部尚书,可是这位天师对当官并不陌生,起码是有精神准备的,他麻利地说:那没关系,你的小站安排不下,我可以把他们调到北京去嘛,充当御林军,归我直接统辖。

  袁世凯差点笑出声来,脸上充满了毫无掩饰的鄙夷。老袁心里说:毕竟是草莽出身,给他个棒槌,他就当针了,嘴上却说:那是那是,杨尚书大权在握,一言九鼎,这点小事,不在话下,不在话下。其实,袁世凯并不在意这些团勇们有多有少,也不在意身边这个刚上任的兵部尚书,是个老油条还是小菜鸟,他那大脑袋里想的,都是义和团刚从洋人手中缴获来的武器装备。

  在校军场上草草地应付了一阵,老袁提议具体办理交接手续。杨尚书说还交接什么呢?老袁说装备嘛,天津这一摊子,今后就由属下替您代劳了。杨尚书也懂得保存实力的道理,他决没有傻到开门揖盗的地步,他说:装备都在弟兄们手里拿着哩,你都看到了,还有什么手续可办的,真是笑话。说罢,拂袖而去,把偌大一个袁世凯淡在这里。

  袁世凯火大了,真是成精了,刚上任,还没把交椅坐热乎,这脾气就长到了顶,还好,朝廷也不是和他们玩真的,要真是依靠这帮人,还真他外祖母的不行。老袁大抵等于白来了一趟,什么便宜也没捞着,一个人没好气地回去,找老佛爷诉苦告状去了。

  这边厢,义和团总部里,吵吵八火地,正在散伙前的纷乱之中。李耀明孤单地坐大厅的一角,冷静地观察着面前发生的一切。现在的耀明可是有时间闲坐着了,再也没人来捧他,求他,围着他打转转。头领们个个精神饱满,大包小包地收拾着个人物品,对即将到来的当官做老爷生涯,充满了好奇与盼望。

  翠英他爹亚仙大人,也被封了一个统制的官衔,外放甘肃酒泉任职。他已经回老家搬家去了,要把老婆孩子都带去享福。这才叫封妻荫子,改换门庭哩。

  一片喧闹中,只有翠英守在耀明身边。翠英也兴奋,她被皇上封了一串头衔,却没有实职,大体就是一品皓命夫人吧,夫荣妻贵,只要耀明有了,她就一切不愁,也不在乎。

  翠英和耀明悄然回到了他们寄居的裁缝铺。耀明没有被眼前这一切所打动,他本来就不是这个时代里的人,赶上了战乱年代,顺便出手救同胞,完全属于见义勇为之举,对朝廷给的那个狗屁官,更是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结束了紧张的战斗,夫妻二人安静地在裁缝铺子里过了几天幸福生活,把浑身的疲乏休息过来。耀明就提议,不妨哩,我们就到皇宫里逛一趟去。

  翠英对这个提议十分赞成:对着哩,好赖吧,朝廷也封了我们的官,这辈子我还没到北京去过一趟,更不要讲皇宫大内了,一定要去开开眼。耀明说,我们这进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我是一品大员,八人肩舆,内廷行走,我有圣旨在,谁敢小看?翠英说是这个理儿,我也有一大串名份,我也背不过,讲说不清,反正我也不是小百姓了。

  其实耀明想的是参观和游览。这个皇宫,耀明进去过的。在耀明生活的那个年代,它不叫皇宫,叫故宫,也就是过去的皇宫。故宫在耀明的年代,早已成为纯粹的文物和博物馆了,就在联区委旁边,耀明和同学们不止一次进去参观过。在故宫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被古代帝王的奢侈所震撼,也不得不被一股王者之气所慑服。建筑就是有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和影响着人。

  但是耀明他们看到的,是没有皇帝的皇宫,就像看一件别人穿过的衣服,总有遗物之嫌。而今天,耀明要看有皇帝的皇宫了,这就完全不一样,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不是文物,是实物。想到这里,耀明就又充满了新的希望,几天来的落寞之情,一扫而空。

  在老裁缝的帮助下,耀明和翠英换上了朝服。朝服是同官衔一起赏下来的,当了朝廷的命官,当然要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朝服,耀明和翠英都是团龙花袍,一品顶戴,在小小的天津卫,是极罕见的大官了。穿着已毕,先就把裁缝老爷子给震了,忙撩衣跪倒:小的参见老爷。耀明被他弄乐了,连忙说算了吧,别逗了。裁缝老爷子却是相当认真:这是天朝的礼数,来不得儿戏,来不得儿戏的。

  在裁缝铺的小院子里,耀明和翠英简单地演练了一番朝礼,主要是适应一下穿朝服的感觉,如何抬腿行走。翠英说不必走的,我们有八抬大轿哩。耀明说圣旨上是这么写的,可轿子在哪里呢。翠英更不知道,她说可能到了宫里就有了吧。这两个人对清朝的礼数,都是两眼一抹黑的,争论了半天,也不知道谁说的对与不对。耀明说反正我们会飞,先进去再说,实在不行,就飞出来。

  这样,耀明和翠英穿戴整齐后,就施用地心引力暂缺和定向搬移术,从天津的裁缝铺里,直接飞落到了皇宫的太和殿前广场。

  还不错,这天没有早朝。现在的皇宫,也处在大乱之后的恢复时期,一切都没有走上正轨。自从洋人来了,那个一怒之下,向八国宣战的老佛爷就傻了眼,眼看洋人在大沽口登陆,一路没摭拦地向京城杀来,那个精于权术,玩弄君臣和江山于股掌之上的老女人,也没了辙。她也只能采取三十六计或三百六十计的最后一招:跑。

  耀明刚刚穿越回来的那个夜晚,就目睹了这帮君臣狼狈逃窜的惨象。这些平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王公贵族,在外敌入侵,国破在即之时,抛弃了人民,把大好的河山交给敌寇蹂躏,只顾着自己的性命。这些,耀明在历史书上都读到过,耀明没看到也没想到的是,他们在一路之上,竟然把帮助过他们的百姓,杀人灭口,保持皇家的所谓威仪。

  令耀明还没有想到的是,他在京城与瓦德西斗法,逼得瓦德西不得不率领联军撤离皇宫之后,远在西安的老佛爷之流,立刻就作出了还都决定,并且马不停蹄地一路跑了回来。这个动作也是出奇地迅速利落。回宫后,又俨然以主子自居,对耀明他们封赏开了,并且这个所谓的封赏里面,夹带了那么多的不真诚,甚至是骗局和陷阱。嗨,这叫什么玩艺嘛。

  站在太和殿前,耀明又一次的浮想联翩。眼前这座大殿,也堪称雄伟。一座房子,甚至可以说是一间房子,居然能够建造成这么大的气派,这么地高大,占地面积如此之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皇家之瑞气吧。

  好大啊。翠英也在感慨。<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