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张学丰看似随意的一句话,让叶晓娟感觉很不好回答。【】表面上看,纪小川确实如张学丰说的“看不出小纪有什么情绪”,但叶晓娟认定,纪小川的心里一定有情绪。

  其实,叶晓娟猜得没错,纪小川这一段时间心里确定在闹情绪,而且情绪还不小。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纪小川的思想,已经经历了几次大的波折……

  当初,接到云峰集团的录用通知后,纪小川的心里很是兴奋了一阵子。过完元宵节,到集团人力资源部报到后,纪小川就和新录用的几个大学生被分配到了云滨制药有限公司。

  纪小川原以为,不管怎么着,自己也应该安排在机关工作,放到办公室或者宣传部门做文员,这样顺理成章,也才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不想,在制药公司接受岗前培训后,纪小川这几个人再次被分配到了生产一线的各个车间,算是到了基层的基层。其中,纪小川和另外一个人分配到了三车间。

  三车间是云滨制药公司的骨干车间之一,主要生产大输液和小针剂。主任叶晓娟,是一个70后的大学生,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镜。

  工作了几天后,纪小川便发现,叶晓娟虽然长相白净,模样斯文,但作风干练,性格沷辣,工作较真,胸大脾气也大,是制药公司一个有相当知名度的中层干部。

  让纪小川最想不通的,是车间把他们当苦力一样使用。

  尽管这次应聘前,纪小川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接受任何磨难,但听到叶晓娟对自己的安排时,纪小川还是吃惊不小,大失所望,满肚委屈,心中泛起了一股强烈的失落感。

  到三车间报到上班后,纪小川被分配到了包装班,主要从事产品入库的搬运工作。这项工作,就是先把包装好的药箱一件件搬到手推车上,再一趟趟送到成品仓库储存。这项工作简单到是简单,却是一项重体力活。

  一个药箱,轻的有二十公斤,重的有四十多公斤,一个人每天要搬运几百箱,总吨位达到十吨以上。从车间到仓库,不远,也就百十来米的距离,每天来搬运回二、三十趟,总里程只有几公里。

  刚开始的几天里,纪小川每天把手都搬酸了,脚也蹲肿了,腰也吃不消。吃饭时抬一下手都疼的不行,解手时蹲下去都困难。每天累得筋疲力尽,躺到床上感觉浑身都散架了。

  更严重的是,这项工作根本不用动脑子,每天就是重复又重复几个简单的、机械式的动作,久而久之,人也变得麻木了,机器人一样……

  纪小川心想,让自己从事搬运工作,没道理嘛?他实在想不出,公司这一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简直是在浪费人才,不尊重知识分子嘛!

  但失落归失落,不满归不满,每天还得咬着牙接着干。

  两个月来,纪小川每天都在心里安慰自己,不管怎样,自己总算是就业了,有了一个饭碗,有了一张床铺,起码暂时不用四处漂泊了。

  事实上,当生存成为人的第一需求时,理想也罢,尊严也罢,一切都得让位,随遇而安才是可取的心态。真英雄,此时也得气短。韩信受跨下之辱,刘备屈身刘表,不也是为生存所迫吗?再说,既然大家都能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他纪小川难道就不行吗?

  当然,什么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长日久地做更难……

  说起来,纪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川的情绪,不仅仅是公司把他们这些大学毕业生当苦力一样使用,扫了他们的自尊心。更有甚者,是这里特有的人文环境真让人受不了。

  就说纪小川所在的三车间吧。三车间共有两百多号员工,其中,女性就占到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可以说是女人的天地。更确切地说,这里是已婚女人、为人母亲的女人天地。

  这里的女人,成天都是大大咧咧、咋咋呼呼的,丝毫没有娇羞做作的情态。她们做事风风火火,说话粗声大气,吵架形如泼妇,笑起来前俯后仰。

  特别是说起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那点事情,她们竟然毫不避讳,用词大胆粗俗,描述绘形绘色,神情眉飞色舞。

  她们与男人打情骂俏,大胆而直白,真的是斯文扫地!

  在这样的环境里,纪小川常常被身边的老娘们弄得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羞得只能把头埋在裤裆里,半天不敢抬起来。

  心里惊奇,男女之间的那点私事,怎么可以这样毫无顾忌地言说呢?圣洁的爱情,怎么可以如此亵渎呢?在纪小川的心里,男女之间的情事,应该是花前月下的呢喃细语,委婉动听的倾心表白,如诗情画意一般。

  这样的人文环境,纪小川不仅很不适应,也常常被刺痛。因为这个时候,很容易让他想起与林晓珊的往事,想起与林晓珊在床上的许多细节。

  再者,这里的女人,简直就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鬼。

  车间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就为了每天多挣那么十多元钱,这些老娘们每天都要坚持多工作几个小时。比如二班是下午四点接班,正常工作时间也就是午夜十二点前,可她们一定要熬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把纪小川他们熬得疲惫不堪,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如果年轻人中有谁不满地嘀咕一句,还会招来她们没完没了的唠叨……

  当然,纪小川的烦恼决不仅限于此。刚进来的一段时间里,纪小川他们没少受这帮娘们的委屈和刁难。

  如果上班迟到一点,这些老娘们会拿白眼瞪你,说你怎么老是懒散,像个娘们似的?如果干活累了坐上一会,她们会说你中看不中用,怎么做一点事就累趴了?你要是不主动揽事,她们会说你怎么不会看事做事,呆头呆脑的,读书读傻了吧?你要是主动做事,她们又会说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净添乱,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你要是想使点巧劲,又会被她们指责违反操作规程,就知道偷懒耍滑,走都没学会,就想跑……

  总之,在这些老娘们的眼睛里,他们这些大学生简直一无是处。谁要是不识相申辩了一句,嗬,那可就自找麻烦了。这群老娘们的话,简直不堪入耳:

  “说你们两句怎么了?哟,瞧你那样,毛都没长齐,还不服气是吧?告诉你,我儿子都比你大,养都养得你出……”

  一顿连珠炮下来,挖苦、奚落、嘲讽劈头盖脸,你连招架之功都没有。

  在这里,纪小川这些大学生算是真正领教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些话其实不虚。

  在这里,他们这些被誉为社会精英、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简直就是一群吹不能吹、打不能打的夯货。真的让人没法呆下去。

  两个多月来,日复一日,枯燥、简单、繁重的劳动,早就让纪小川心里的那股新鲜劲跑得无影无踪了。

  纪小川越来越感觉,这份工作简直形同鸡肋——为了生存,他必需去做;

  (本章未完,请翻页)没有兴趣,他郁闷不堪。工作时提不起精神,下班后找不到快乐,成天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总感觉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叫他不能顺畅地呼吸,烦闷得直想骂人。

  可纪小川谁也不能骂,也不敢骂,因为纪小川没有骂人的底气。就说干活这件事吧。别看纪小川长得牛高马大、年轻力壮,站起来比身材娇小的刘金花高出一大截,可干起活来,连半个刘金花也不如。

  刘金花是包装班的班长,一个身材娇小的四十好几的女人,身体也不是太好。但令纪小川吃惊的是,几十斤重的一件产品,纪小川装卸起来都感到有点吃力,做上一阵就要歇上一会,喘息一阵。可身材娇小的刘金花,能一气不停地干上一个小时。尽管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裳,但不干完一个批次的活,刘金花是决不会停手的。

  纪小川难以置信,在刘金花那娇小的身体里,怎么能蕴藏如此大的力量呢?

  有一天,纪小川实在忍不住,便对刘金花提出了这个问题。

  刘金花停住手,用手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纪小川苦笑了一下,说:

  “小纪,我也有一个儿子,比你小两岁,他正在北京读大学,是名牌大学。”说到自己的儿子时,纪小川看到刘金花的眼睛亮了起来,满脸自豪。

  刘金花接着说:

  “孩子他爸的身体不太好,几年前就病退了,工资很低……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需要钱。再说,我不能委屈了他,不能让他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所以想多挣点。我想,等我儿子大学毕业了,日子就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刘金花喃喃自语,声音有些哽咽,连忙扭转了头。

  这一刻,纪小川的心颤栗不已,泪水突然模糊了视线。

  他终于明白,在这个阿姨的身上。不,应该说,在所有阿姨身上体现出的不凡力量,原来是来自他们对儿女的期望,是一片拳拳爱子之心的支撑。

  应该说,这是一群平凡而伟大的母亲!面对这样一群“要钱不要命”的女人,纪小川真的感觉自己不仅没有骂人的资本,也不忍心……

  可以说,就在张学丰说出“看不出小纪有什么情绪啊,好像干得挺欢的嘛?!”这一句话的时候,纪小川正深深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

  前途的渺茫,让他有了一种在茫茫原野上找不到方向时的恐惧和惊慌感。许多个夜里,纪小川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在哀叹自己命运不济的同时,“走”的念头已经跃上了心头。

  这年头,走是容易的,谁也拦不住。可走到哪里去?却令人费神。纪小川心中的梦想,当然还是做记者。可这个梦想,让他感觉是那样的遥远和无望。

  自己创业,当老板?

  前不久,针对社会上反映强烈的创业办事难、新办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生存难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一个《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国家将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展开。

  政策的支持,无疑为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

  问题是,纪小川也知道,老板不是那么好当的,除了政策支持,创业者还需要具备资金、技术、经验、商情等等条件。

  “自己究竟是哪块料呢?”

  纪小川在心里问了自己的一句,却找不到答案……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