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上官两大人

  大家向那个说话的声音看去,见正是大学士闾丘伟晔。

  郑太后一脸的不耐烦,道:“你有什么办法?”

  闾丘伟晔一举护板,躬身道:“启禀太后娘娘,臣以为现在的模式变不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仍然按照先皇留下的辅政模式运行,由太后娘娘监国,列位辅政大臣摄政。”

  郑太后仿佛遇到了救星,本身她对闾丘伟晔烦的不行,但听到这番言论看他顺眼多了。她故作沉思状,然后用眼睛瞟向在座的摄政大臣。端王和穆王已知今日若是执意废旧帝自立的话,无论立谁都会立即引起血战。所以只得先行保持现状,待时机成熟时,将对方一击致命,然后顺理成章的自立为帝。

  郑太后见端王和穆王坐在那里不动,也未提反对意见,就道:“那就按大学士所言,先维持现状。”

  郑太后最后做了决定之后,朝堂仍然一片肃静,没人提出不同意见。郑太后这才如释重负般赶忙将这个事情翻过去,免得端王和穆王变卦,也免得哪个不开眼的大臣在提出什么问题,令两派再次开仗。郑太后故作威仪的道:“听说南越国派使臣来访,现在朝中混乱,需要派一个权臣负责国事接待,全权处理和南越国的关系。不知哪位愿往呢?”

  丞相上官博达见京中如此局面,身陷其中难免树敌,听到太后一说,就感觉抽身的机会来了。所以,他立即起身拱手道:“启禀太后娘娘,老臣愿负责这次对南越国使臣的接待及国事谈判。”

  郑太后见上官博达请这个差事,一来他正是合适的人选,二来也便于在外围安排个力量,若是皇帝真的坠马死了,两派争斗,少不了一只京外的力量作为奇兵。于是道:“本宫也正有此意,让丞相担此大任。端王、穆王,列为朝臣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么。

  其他朝臣一见上官博达讨这个差事,论权威哪个能及。端王和穆王听了,也都不愿在此紧要关头离开京师,所以也没异义。

  郑太后道:“上官丞相本宫赐你金牌一道,全权处置与南越国使臣会谈一事。”

  大太监总管马忠孝双手捧着金牌走到上官博达近前,上官博达接过金牌,道:“臣谢恩。”

  郑太后又拉家常一般道:“上官丞相,可令御林军都尉调御林军入城,帮助城防军寻找皇帝。”

  上官博达道:“臣领旨。”

  穆王一见,暗觉大事不妙,御林军统帅都尉是上官博达的胞弟上官博通,可以说也属于后党一派。到时候自己在京师全无力量与之抗衡,若是皇帝真的死了,到时候难免和端王争夺皇位,如果御林军在城内,自己岂不是只能引颈受戮。于是眼珠一转,奏道:“启奏太后娘娘,南越国使臣来访,臣觉得有必要保护使臣的安全。臣建议派郡马白贝勒负责使节团的安全。”

  郑太后不好拨了穆王的面子,道:“准奏。”

  朝议完毕,其它朝臣没有其它事情奏报,就散了早朝各自回府。

  ……

  御林军的军营本来驻扎在城外,与都城成犄角之势,负责京师的防卫。但是一来没什么战端,二来京师附近地区也没有什么起义军之类,上官博通就不必日日住在军营。所以他安排了各营的统领负责日常操练,自己常住在京城的家中。白天到军营处理公务,晚上既归。

  由于皇帝走丢京师城门封闭,上官博通虽有紧急通关的令牌,朝廷既然并未指派他任何任务,他也乐得在家休息一天不去军营。所以昨日回城时得到消息后,便不做去军营打算。早晨起来,在庭院中打了一趟拳,练了一趟剑,然后就坐在院中的凉亭里用早餐。早餐很是简单,一碗白米粥、一个鸡蛋和一碟咸菜。

  上官博通端起碗,拿起筷子刚想将白米粥扒进口中,家人过来通禀道:“大人,您侄女青青小姐来了,现在客厅求见。”

  上官博通道:“你去把她带到这里吧,问问她吃没吃过早饭,若是没有在填些吃食来。”

  家人唱了歌诺径自去了。

  不一会领着上官青青还有两个青色布衣的男子走了过来,上官博通见两人跟在侄女身后,身着布衣,还以为是她的跟班。对上官青青让座道:“青儿,今日来得这般早,来来来,快些坐下,与我一起共进早餐。”

  上官青青对上官博通了施礼,然后道:“叔叔,青青有急事想出城,只是城门都封了,想借叔叔的通关令牌一用。”

  上官博通只道是她顽皮,道:“既然城门封了,那就留在城里,不要出城去玩了。等解了封禁再去玩也不迟,封禁时间也不会太久。”

  上官青青嘟嘴道:“叔叔,人家和师傅约好了的,今日在城外的十里亭见的,若是不去,师傅他老人家会生气的。”

  上官博通道:“青儿,城门封了你师傅也会谅解的,也不急于一时么。”

  上官青青还要在说,一个家人跑了进来,道:“大人,大老爷来了,在客厅等你呢。”

  上官青青和周荣、王宝儿一听顿觉不妙,这上官博通不必参加早朝,进宫的次数也不多,根本就没见过皇帝,倒是不必担心。但上官博达可是不同,每次早朝都见面,碰到必然会被认出来。周荣和王宝儿就想寻个机会溜走。

  上官博通道:“哦?你们父女怎么都来了。”然后起身续道:“走吧,和我一起去见你的父亲。”

  上官青青听到上官博通说让自己和他去见父亲,以今日的情况如何使得。于是赶紧撒娇,用肩膀在上官博通的胳膊上蹭蹭,骗上官博通道:“叔叔,叔叔。千万不能让我父亲知道我在这里呀。”

  上官博通对这个侄女宠爱有加,每到她一撒娇都乖乖的听话,于是道:“啊,怎么了?”

  上官青青瞎话已经编排妥贴,说道:“这次,我是背着他跑出去玩的,已经好几天没回家啦,千万不能让他知道我在这,我还得去十里亭见师傅那。”

  上官博通捋着胡子道:“哦,哦,那好,我不告诉他你在这。”

  于是笑着向前院客厅走去,走过周荣和王宝儿的身前,眼神在他们二人身上扫了几眼,径自去了。

  等上官博通走远了,周荣这才长出一口气,想想方才上官青青蹭蹭的举动很是好笑,看周围没人凑近了道:“唉,我说青青,我看你刚才蹭他胳膊的举动让我想起了大黄。”

  上官青青见周荣凑近,脸顿时变得绯红,有些不大自然的道:“大黄?是什么呀?”

  周荣道:“大黄是我养的狗狗呀。”

  上官青青随口问道:“它可爱吗?”随即认识到,他是在取笑自己刚才的举动,怒道:“你……”说完,一脚重重的踏在周荣的脚上,看着周荣五官变得扭曲,又不敢大声喊疼,心中大是高兴。道:“哼!饶了你一次,若是下次再取笑本姑娘,就有你好看。”

  周荣揉着脚道:“唉,我就开个玩笑,你怎么下脚这么狠。”

  上官青青一副春风得意、耀武扬威的样子坐在石凳上,哼哼的坏笑。

  笑了一阵上官青青心中突然想道:呀!今天这个动作被他看到,又被他取笑,真是丢死人啦。想罢一片绯红再次爬上脸颊。

  ……

  上官博通走到客厅时上官博达正端着一个青花的三才碗品茶,他刚刚下朝,口中有些干渴,直到把茶盏中的茶水全都喝干才放下茶盏。见上官博通走了进来,道:“博通,朝中的大事你可知道,皇帝走丢了。”

  上官博通道:“嗯,昨天俊儿回来已经对我说了。”

  上官博达道:“现在朝中大乱,端王和穆王趁机夺权,我已经讨了和南越国使臣谈判的差事,今日就奔十里亭。”

  上官博通赞道:“大哥避开这个乱局端的巧妙。”

  上官博达颇为得意道:“下朝时太后有旨,令你调御林军进城帮助城防军寻找皇帝。”

  上官博通道:“那我这就去办。”

  上官博达道:“记住,这些时日多在军营少在京中,不可过多陷于争斗。”

  上官博通颔首道:“这个自然。”

  上官博达道:“如此甚好,你好自为之,我这便去鸿胪寺打点一番立即起程去十里亭。”顿了顿又道:“青儿现在在文庙祈福,这个时候还是让她不要在外面胡闹回家呆着的好,你若是见到她一定帮我把她带回家。”然后别了上官博通风风火火的去了。

  上官博通抱拳和兄长别过。并未返回后花园,心中暗想:“昨日俊儿回来说,皇帝的马到了文庙人就不见了,后来找到了两匹空马,当时青青正在文庙;这丫头今日对我说瞒着大哥跑出来玩,但是大哥却说她在文庙祈福。而且她今日还求我带她出城,难道……”又在回想方才扫了她的跟班的几眼,暗想道:“这青青这般顽皮,在外面时候几十带过跟班的了,而且这两个人气度不凡。难道他们二人是……”想到此节,他便不急于回后花园与青青等人相见,负手在客厅中踱了几步,沉思道:“想我上官家族,几代官居要职屹立不倒,除了勤于政务之外便是与人为善。青青那两个跟班若真是皇帝,看来他出逃的意图极为明显,他有何图谋呢?难道是想要带兵废了后党和宗党?也未可知,若是今日我带他们出城,日后他若成事我便有从龙之功。但是若是被发现……我到底帮还是不帮?”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