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尾指之约

  青衫姑娘听到周荣提出要纳自己为妃,先是一怔,而后“呸!”的一声啐了一口,道:“要纳本姑娘为妃,你也配!”

  周荣没料到自己这个一朝的天子,居然被面前的这个青衫姑娘就这样豪不客气的回绝了。而她,是当朝权相上官博达的女儿。周荣方才觉得,有皇帝的名分没实力是不成的,若想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就必须做出令大臣、百姓信服的事情。而现在,自己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只是那些弄权人士的一块遮羞布,仅此而已。

  周荣长叹了一声,道:“你道我会用自己皇帝的身份逼迫么,不会的,而今天我也将离开皇帝宝座、离开京师,远游闯荡。”

  青山姑娘冷哼了一声,道:“出去闯荡,你以为你是游侠?皇帝宝座不好玩了是吧,你觉得不好玩你就可以撇下朝廷、撇下国家、撇下百姓,去自己寻找快活了是吧,我一点没看错你,你确实是个昏君。”

  周荣被青衫姑娘一通抢白,说的不知如何下口辩解。只是哀怨的叹了口气,说道:“你真的以为朕是为了一时的快活么?”

  青衫姑娘道:“你去快活吧,我敢保证你在江湖上一天都生存不下去。”

  周荣道:“哦?何以见得?”

  青衣姑娘恨恨的道:“你虽然贵为一国的皇帝,可是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贪图女色、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你可知道百姓的疾苦么?”

  周荣又是被面前这个姑娘一通连珠炮似的贬义词,说的阵阵语塞。暗想:这个姑娘不愧是上官博达的女儿。上官家还真是有过人之处,今日见到上官家两个年轻一辈,各个聪慧绝伦,上官家要是能够争取过来,必为国之栋梁;若是不可争取,到时候还真是一番麻烦。周荣也知道,虽然自己在今日之前从未离开过禁宫,可是后党和宗党对自己的负面宣传实在厉害,在百姓的心中造成了如此大的成见,俨然就是百姓心中的昏君。

  周荣道:“姑娘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周荣又拿出讲故事说道理的手段来,说道:“有个男孩,出生的时候母亲由于难产死掉了,五岁那年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这样剩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被后母欺凌,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后母也不让他上学。他的家业一直被后母和几个管事把持着,他想拿回家业,怎奈力不从心。他只好离开自己富贵的家,去远游,去积蓄力量,直到有一天,他能够拿回自己的家业。”

  女性都很富有同情心,经他一说,的青衣姑娘的眸子中显得有些莹润。道:“这个人真可怜。”

  周荣道:“这个人就是我。”他双眼直直的盯着青衣姑娘的双眸。

  青衫姑娘被周荣盯得眼神回避了一下,道:“是你?这一定是你编排的故事。”

  周荣见她气势不似方才那般凌厉,听完故事后心里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直陈厉害,道:“你没听说过端王和穆王,同样作为辅政大臣,但是一直不睦么。”

  青衣姑娘道:“这又怎么样呢?”

  周荣问道:“你爹爹倾向端王多些还是倾向穆王多些呢?”

  青衫姑娘想了想,道:“爹爹总说穆王是一届武夫,匹夫之勇,不懂治国安邦,对端王倒是评价颇好。”

  周荣问道:“那对我的评价如何?”

  青衫姑娘道:“他在家中绝口不提你的事,我那些都是听一些朝臣和一些百姓说的。”

  周荣不理会、不分辩自己的负面评价,再次发问:“那你爹爹对太后如何评价?”

  青衫姑娘道:“他倒是也没说过太后的事,但是似乎表露太后在一些政见上颇为倾向于端王。”

  周荣道:“你还不明白吗?如今朝堂分为后党和宗党,而你爹爹和太后、端王都是属于后党。”

  青衫姑娘道:“对于宗党和后党倒是听有人提及过,不过我爹爹说那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的恶意造谣。”

  周荣道:“恶意造谣?我看不见得吧,若无春风哪来的细雨?他们同为摄政大臣,但是分帮立派,各拉山头,平时内斗不断。我已经十八岁了,不让我读书,目的就是不还政于我,他们把持朝堂。”

  青衫姑娘道:“怎么会,我明明见到爹爹勤于政务,每天几乎都工作到深夜。”

  周荣心道:这个权相还算有勤政之心。心念一转,想道:现在这姑娘已经认定自己的父亲上官丞相是一个勤政爱国的干臣,现在说服她不如从党争之中步步掣肘,对于天下百姓的害处着手。便问道:“那以姑娘看,丞相如此勤政,天下是否富足太平呢?而丞相的一些好的政见又是否有被采纳执行呢?”

  青衫姑娘悠悠的叹了口气道:“爹爹回家经常发脾气,说民生凋敝,可恼的梁王就是掣肘他的政见,如此下去国家危矣、社稷危矣。”

  周荣一针见血道:“问题不在梁王。而在现在的党争。”

  青衫姑娘道:“哦?”

  周荣道:“现在的政体是两党纷争,太后又身属一方,如此政体一定是对事情议的多、综合的少、定夺的也少。所以,不在梁王,而在党争。”

  青衫姑娘仿佛换了一种眼神看着周荣,把他重新的打量。周荣接着道:“朝堂本来是管理国政,综合考虑所有的意见,并最定夺出有益于天下的见地最终执行的场所。而不是太后、端王、梁王那些党派争端的战场。”

  青衫姑娘被周荣说服,点了点头。

  周荣见青衫姑娘已经支持自己,又乘胜追击,接着道:“所以,我才要离开京师,闯荡天下,综合天下百姓的实际情况,积蓄自己的力量,拿回皇权。”

  青衫姑娘有些赞许的看着他,道:“万岁以千金之躯,又没在宫外生活过,能有此心真令奴家佩服。”

  周荣道:“错!我不是千金之躯,更不是什么万岁。我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儿汉,既然父亲将天下传给了我,我就要善待这份天下,为天下百姓而谋福利,仅此而已。而我的生命也不可能一万年,也就几十年罢了,我要在这几十年里看着天下太平、百姓富足。”

  周荣一翻言辞切切的话语,深深的打动了这位少女,她将长剑还鞘。单膝跪地,插手道:“臣女上官青青愿以毕生之力助陛下实现这天下幸福、百姓富足的愿望。”

  周荣伸手将她扶起,道:“青青姑娘言重了。只是上官家几代忠良,现今少年聪俊,实在是将来国家的栋梁之才,我还希望你能多多规劝你的父亲、你的家族,到时候能够为国效命。”

  上官青青道:“臣女尽力而为。”

  周荣道:“我既已经出宫,便已经将皇位、禁宫统统的舍去,直到成功归来。所以,青青姑娘,你不必在我的面前在称臣女,也不要称呼我为万岁。可好?”

  上官青青,沉思片刻道:“如此,那奴家遵命便是。”

  周荣道:“这样最好。”

  上官青青突然醒悟,道:“哎呦!不好,若是你走丢了,城防军回去肯定调兵找你,说不得一会城门就会关闭,我们还得快些离开才好。奴家愿送你们离京。”

  周荣呵呵笑道:“不急、不急。”

  上官青青道:“嗯?”

  周荣道:“在离京之前,我还得办一件大事,这件事关乎到以后能不能顺利的接掌天下。”

  上官青青奇道:“什么事,这么重要,不如你们先在这里歇息,我代替你去办?”

  周荣摇头道:“这件事非要我自己出马摆平不可。”

  上官青青道:“那青青愿护送二位。”

  周荣抱拳道:“如此,在下谢过了!”

  上官青青道:“这样出去,怕是不成,看你的衣服就能看出来不一般,你等等把衣服换了,在改扮一番。”说完她反身回屋,去找衣服。

  周荣跟着上官青青回到屋内,发现王宝儿傻傻的站在墙角不吭声。周荣道:“宝儿别站着了,快点过来换衣服,要不一看衣服就知道你是个太监。”

  王宝儿仍然不动,也不说话。

  周荣咦了一声,过去一推,王宝儿竟然在一推之下倒了下去。周荣赶忙扶住王宝儿,关切的问道:“宝儿你怎么了?”

  上官青青这才恍然大悟一拍额头,道:“遭了,刚才点了他的穴道了,被这一阵忙乱,弄得忘记啦。”说完走过来在王宝儿的腋下戳了两记,王宝儿这才能行动自如、张口说话。王宝儿被点的时间长了,趴在地上“哎呦!”的一边呻吟,一边活动因闭住血脉而酸麻的四肢。

  上官青青找了半天才找出两件青布的衣衫,对周荣道:“你们先换上衣服。”然后转身出门。

  周荣只道男人更衣她不便在场,于是招呼王宝儿把原来的衣服脱了,两人全部换上青色布衣。

  周荣对着镜子照了照,还真就是人配衣服马配鞍,自己穿上布衣,看样子也不像是一国的君王。

  上官青青又折返回来,道:“你把簪子换了。”说罢伸掌一托,一只木质发簪托在她的掌中,只见木头发白,显然是刚刚削好的。

  周荣接过发簪,一把拔下自己的玉簪,将木簪别进发髻。然后将玉簪递到上官青青手中,道:“谢谢青青姑娘的相助,我的发簪你先代我保留吧。”

  上官青青也知道他此行极为凶险,不便带有任何与平民身份不符的物件,于是将玉簪小心的收在首饰匣内,道:“好,希望你能成功归来,到时候亲自来取你的发簪。”

  周荣伸出小指,道:“好,我们一言为定。”

  上官青青笑道:“你这么大了,还玩这个呀。”说完也红着脸伸出小指,勾住了周荣的小指,道:“一言为定。”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