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问

  月明星稀,颖阴荀家大院的一处小屋里,劳累了一天的孔融,还坐在书桌前看着从家中带来的《论语》一书,这大抵就是因为祖辈言传身教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了。

  孔融天性怕冷,即便已是惊蛰时节,可夜间仍是凉风习习。

  白天孔器从闹市中归来,又向孔融说了种种张家恶习,无奈孔融至今仍是一介白身,只得哀叹连连,孔器作为下人,也是感同身受,自愿是为孔融肝脑涂地,随后孔融得知杨东并没有随孔器一同去往闹市,也是意料之中,在得知杨东只身先行京都后,也没有深究,只是叫孔器早些在荀家安排的房屋中睡下。

  没过一会儿,孔融哆哆嗦嗦,实在寒冷难当,索性将床上宽大厚实的被褥批在身上。

  忽的,桌前火烛摇曳,孔融不明其意。

  “咚咚”

  木门被轻叩,屋外温柔的声音响起,“文举先生,睡下了吗?”

  孔融只感觉这声音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人是谁。

  毕竟在别人家,孔融不敢怠慢,答应一下,忙放下披在身上的被褥,起身去开门。

  孔融迎出门去,借着屋内烛光,见那人年纪轻轻,相貌在微弱的光下也是俊美,穿着一袭黑色袍子,未近其前,先问其香,不是别人,正是白天才见过面的荀彧。

  孔融看了看月色,估摸到,“文若啊,已是二更天,怎的还不歇息。”

  古人多在及冠时才被家长赐字,荀绲早年受党锢之祸闲附在家,便对家中儿子多了些心思,加上荀彧年少成名,便早些被赐下了字,孔融自己也是如此。

  “文举先生,家父相召,此刻正在内室中等候。”

  孔融本是又惊又喜的心情,听荀彧说话又是一阵心寒,还以为白天一见面就让这位大神对自己倾心,表露出臣服之心,虎躯一震,四方智勇来投的景象毕竟只是幻想。

  孔融整了整伤心的思绪,一口应下,跟随荀彧而去。

  荀绲大老晚的找自己干嘛。

  孔融想不明白。

  荀家院子不大,一晃神就到了荀绲内室。

  荀绲内室虚掩着,等着孔融到来,孔融是重礼之人,站在门外,荀彧见状,没有什么表情流露,自己叩了叩门,待室中父亲应了一声才恭敬的进门,孔融跟着走了进去。

  荀绲的内室不似大厅宽敞,却也并不简陋,四周都摆上了蜡烛,显得亮堂堂的,室中心放着鼎

  香炉,孔融虽闻不出什么名堂,却也觉得顿时心旷神怡,荀家并不奢靡,白天见面时也没放什么香炉,这香炉该是专门为孔融而放。

  室中除了德高望重的荀绲外,还坐着两个与荀彧年纪相仿的青年,眉宇间与荀绲有些相似,想是荀绲的儿子。

  稍大的,已经有了些微须,该是到了发育的年纪。

  另一个看着同荀彧一般,相貌俊美,有一个乡里人巴不得的美人尖。

  孔融拜见了荀绲后,听荀绲介绍才知,到了发育年纪的,是荀绲的三子荀衍,有美人尖的是荀绲的四子荀谌,后世也由以荀绲此三子最有名望,被秦干、刘儒称赞为州郡英才,一时俊彦的。

  荀衍,孔融并不太了解,这世也少有听及,荀谌,只知道乱世时跟随袁绍,袁绍为曹操所败后,不知下落。

  三人一一见礼,孔融才在早就准备好的垫子上坐下。

  四位年轻人落座后,并不敢先开口,年老的荀绲似乎看着室中香炉里飘出的云烟,有些愣神,孔融也不禁往着香炉看去。

  那香炉一身青铜色,造型螺旋似一座山峦,可能是年代久远,磨砂过多,其上刻的三座大山模样难以在烛光下分辨得清,三屡白烟从镂空中袅袅飘起,景色玄美,连此刻精神紧张的孔融也不禁出神。

  三子荀衍见状轻咳一声,朗声道,“衍听家父言,文举先生要往京都为朝官?”

  荀衍开头,坐在上头的荀绲才如梦初醒的慢慢接过话头。

  “文举啊。”

  荀绲相呼,孔融不敢失礼,朝荀衍微笑致歉后,忙对着荀绲应诺。

  老成自在的荀绲在接连问了孔融三个问题后,竟在四人差异的眼光中睡去了。

  “文举,你可知你三兄孔昱缘何不入中枢。”

  “可知杨家为何召你担任司徒府的御属。”

  “可知陈元方和我谈论你先祖孔光两度受相。”

  孔融此刻回想起荀绲在云烟的后面问出了三个问题后,就沉沉睡去的模样就忍俊不禁。

  世人皆知孔昱为八及之一,作为党人的领袖,无论是人品还是才学,都是极为高大的,孔昱不入中枢,应该是进不去吧,当年孔昱在最好的年纪,最好的位置,遇上了最坏的时代,党锢之祸?,才是最好的解释吧,荀绲为何说是‘不入’,而不是‘难以进入’,难不成是荀绲年岁已高,伶不清其中区别?

  想想也是不对,荀绲若是连这等字语关系都分不清,白天相谈时就会发现了。

  前世就有做笔记习惯的孔融,索性将三个问题都写在随身带来的竹简上,慢加思索。

  从孔昱的角度去想,孔融完全没有任何头绪,他就打算从当年的中枢入手。

  孔昱最后被任为光禄勋手下的议朗,兼洛阳令。

  光禄勋是九卿之一,负责守卫宫殿门户的宿卫之臣,后逐渐演变为总领宫内事物,算是朝中一等一的实权大臣,时入九卿的还有太常、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亦称九寺大卿。,位同九卿的还有执金吾、将作大匠、大长秋等

  九卿之上尚有权柄熏天的三公,共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但到如今东汉的实际政务都同属尚书台,因此,三公、太傅如没有“录尚书事”的头衔,就是没有实权的虚职。

  在孔融看来如今的三公职衔只能用吹比,像袁家二雄就在此列。

  三公九卿算是外官,尚书台就算是内官,是真真正正的把持住了东汉政治权柄的人。

  尚书台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其官署设在宫廷之内、禁省之外。它的主要执掌是管理章奏文书、起草诏令,但实际上政务都由上书抬代表君主执掌,权力极大。

  其中的黄门,中常侍也多是由宫内宦官担任,也就造成了今日的党人与宦官之争。

  中枢多职,且坐不稳,孔融知晓的甚少,不过知道的人也多是杨、袁的两家人,明面上党人领袖是三君,八俊,八及,八顾,八厨,而实际上呢,却是躲在后面的世家大族,真正的东汉名阀袁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