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不消停的人

  和平总是短暂的,一年的光景一眨眼就过去,原本相安无事的安西、大周、大金三方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

  大周京城,这座曾经被金人兵临城下的城市在今天又迎来了金国的使者。人,都是记仇的,真正能够做到大度的没几个。完颜希尹的这次来访没有受到京城百姓的热情欢迎,反倒是敌视外加警惕的目光收获了不少。

  完颜希尹此行的目的是代表金国与周国商议两国结盟的事情,只是在进入大周,感受到来自周国百姓的敌意之后,完颜希尹对此行的结果已经不抱多大的希望。一想到这事,完颜希尹就有些埋怨完颜宗望的鲁莽。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没吃到狐狸反惹一身骚。把大周得罪了,到头来还没落到好处。明明大周的国库到最后落到了安西的手里,可被敌视,被仇恨的却是大金。可埋怨归埋怨,要做的事情还是不能耽搁。

  一年前由于安西的搅局,大金意图从蒙古各部身上找损失的计划只完成了一半,虽说也找补回了一部分损失,但随着这一年过去,大金的国力反倒被安西以及大周越甩越远。虽然金国的军队依旧强大,但在民生方面,与安西以及大周相比却是相去甚远。

  到了此时,金国也终于意识到了人口的问题。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需要至少十八年,而金国偏低的人口基数让金国现任皇帝吴乞买对未来感到坐卧不安。大周人口有七八千万,安西也有近两千万,唯有大金连一千万都没有。

  完颜阿骨打这位金国开国皇帝在金国与安西签订停战协议不久就与世长辞,早先就已经议定的吴乞买在完颜宗翰以及完颜希尹的支持下成功上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表面上看金国很是风光,但等真成了皇帝以后,吴乞买才发现上任皇帝完颜阿骨打留给自己的是副烂摊子。常年对外征战,战胜了自有大批战争红利,可若是战败了,那就不仅拿不到战争红利,反倒还要付出不少。

  自安西崛起,金国的对外战争就开始变得不顺利,虽然灭了辽国的耶律定,更南下大周缴获大批战利,但由于安西的从中搅局,到最后金国并未获得多少收获,反倒因为战争的先期投入损失不小。

  大金以武立国,但治理国家却不能单靠武力,自身能吏的缺乏让吴乞买不得不大量任用辽国降臣,而这又引起了以完颜宗望为首的武将集团的不满。朝堂上的文武对立让吴乞买必须尽快找到对应之策。而借助外力,就成了不二之选。

  对安西,大金上下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都不是笨人,安西的敌意不论是吴乞买还是完颜宗望,都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求助安西无异于与虎谋皮,相比之下,还是自诩汉人正统的大周更值得信赖。

  之前的入侵的确让大金有些犹豫,担心大周的拒绝,可大周率先伸出橄榄枝的举动又让大金稍微安心。完颜希尹会担任这次的出使,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大周的主动。相比起大金对安西的不安,大周对安西更是感到了惶恐。

  安西与大金只是国土之争,而与大周却是正统之争,谁是汉人正统,这直接关系着大义名分的归属。虽然安西并没有公开叫嚣安西才是可以代表汉人正统的势力,但安西在这一年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大周清楚感觉到了安西的威胁。

  在名义上,安西是大周的附属,但实质上安西就是一国,并且国力随着安西君臣的努力正在不断提升。而反观大周,由于皇帝的用人不当,大批的人才流失到了安西,虽不至于让大周朝廷无人可用,但足以独当一面的大才却已是难得一见。

  如今的大周就如同一迟暮的老者,虽坐拥大笔家财,但却也显出后继无人的状态,而安西则不同,就如同红日初升,大批贤才的出现让大周垂涎又嫉妒。

  在封建社会,君主的贤愚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大周天子柴冲虽不能说是一个庸人,但相比起安西的李墨,那还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而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安西的李墨敢于放权。

  有才华的人往往那性格都有些高傲,功名利禄只能吸引极少部分人,而可以让其放手施为的态度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可偏偏柴冲即便明白这一点也无法做到,帝王之术讲究的是一个平衡,柴冲用人总是一面用一面防,总是要给任用的人寻找制衡,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柴冲让人归心的难度。

  可李墨不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八个字被他贯彻的很彻底。像任用吕将,在把西夏的治理全部交托给吕将之后,李墨除了满足吕将所提的要求外,他就没有再插手任何事情。而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吕将也回报了李墨的这份信任,虽说西夏目前还不能为李墨提供什么大的帮助,但已经可以满足自给自足,不再需要安西往里面搭钱。

  一个是在做事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其他,而另一个则是可以专心做事,但凡是有些眼光的都知道该如何选择。至于君臣之大义,看到了李纲的下场,大周那些忠臣也只能望而却步,三思而后行。

  如今的大周朝堂,虽不敢说尽是庸才,但却也是主和声一片,还坚持主战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随着李纲的死,那些主战的人已对大周天子柴冲失望到了极点。主和派占据了主流,大周的对外政策也就随之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况。

  江山代有人才出,奸臣也是不断更新换代的。被李纲除掉了一批奸党,但新的奸党还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奸党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会跟主人对着干,大周天子柴冲在消停了一年之后,那颗“好战”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而对此奸党的反应是附和,没有一人跳出来反对天子,提醒天子不要妄自尊大。

  如今的大周早已不是早年间的大周,历经战乱,民心思安,仅仅一年的太平日子远远不够百姓平复心中对战争的厌恶之感。可柴冲却没有想那么多,他记仇着呐,早在安西归还了大周国库的两成之时他就有心对安西发难,只是那时群臣反对,这才不得不作罢。但经过了一年,粮草军饷都有了一些积蓄,他就又有些不消停了。

  好在柴冲也知道仅凭大周一己之力想要对付安西,即便最后获胜也是两败俱伤,到最后还是会便宜了大金,这才派出使者,想要两家合力,一同对付安西。柴冲的想法很单纯,撺掇大金出兵,到时等安西被灭之后将安东军驻守的朝鲜半岛给大金作为报酬。可问题是大金贪得无厌,仅仅一个朝鲜半岛远不能满足大金的胃口,与贫瘠的朝鲜半岛相比,大金更想要安西所占的西京道,而这偏偏又是柴冲不想给的。

  燕云十六州乃是大周的北方屏障,正是因未燕云十六州被辽国所占,才让大周对辽国的战争总是处于劣势。柴冲自认雄才大略,自然不愿将对大周十分重要的这一战略要地拱手让人。完颜希尹这次会出使大周,主要想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战后与大周如何瓜分燕云十六州的归属。

  安西,大周,大金三方势力,战斗力最强的是安西,最有钱的则是大周,而大金则是属于有人无钱的情况。如今大周与大金有意二次联手,作为被视为目标的安西自然也不会视而不见。

  这是毋庸置疑的!安西的探子早已遍布天下,在得知完颜希尹出使大周商讨两国贸易关系的时候,安西的李墨就嗅到了其中一丝不寻常的味道。要知道,一年前大周被大金给坑了一回之后,两国之间官方的来往几乎断绝,尤其是在两国边境,那小摩擦更是不断。这忽然就变得哥俩好了,里面要是没鬼才怪。

  随着李墨一声令下,隶属安西的探子们开始行动起来,很快,有关这次周金两国开始试探性来往的经过便呈现到了李墨的案头。

  安西的探子就是再厉害,也探听不到已经有保密意识的周金两国君臣的真实意图。探子们只能把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尽数记录下来,送交李墨后由李墨来从这些情报中寻找蛛丝马迹。

  收集的情报从表面看只是周金两国经过一年的对峙,有意缓和两国关系,互通有无。但李墨却从这些情报里看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完颜宗翰哪里去了?自从吴乞买登基,完颜宗望兄弟俩就把持了金国的大部分兵权,完颜宗翰作为吴乞买的支持者,在这种关系两国关系的大事上怎么连个面都不露,反倒是明里暗里跟吴乞买不对付的完颜宗望以及完颜宗弼两个频频出现。

  眼下的大金,带甲之士三十万,其中完颜宗翰掌控十万兵马,这十万兵马的态度足以影响吴乞买的决定,可现在有关完颜宗翰的消息却少之又少。不可能是完颜宗翰出事,一是吴乞买不会坐视完颜宗翰被完颜宗望干掉,二是如果完颜宗翰真被完颜宗望干掉了,那金国肯定会爆发内乱,国内不可能如此风平浪静。

  既然被干掉的可能很低,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家伙身负特殊任务,带着十万兵马躲了起来。那他这是想要暗算谁?想来想去,李墨都觉得暗算自己的可能更大一些。

  “来人,命令石秀尽快弄清楚完颜宗翰的动向。”李墨扬声对书房外吩咐道。

  “诺。”

  放下了手里的情报,李墨闭目沉思,排除不太可能的,那剩下的就是有可能的。自己的安西军虽然经过了一年的休整,但从未松懈对战争的警惕,即便此时金国大举进犯,自己也不是没有信心应付。

  可现在牵扯进了一个大周,那问题就有点严重了。两面开战,虽然李墨有信心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但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也会十分巨大。而且从本心上来讲,李墨并不希望与大周开战,倒不是惧怕,也不是担心对大周开战会引起手下那些大将的不满,而是李墨不希望因为与大周开战而叫外人捡了便宜。

  这天下不是仅有安西,大周,大金三个势力,在这三个势力之外,还有许多伺机而动的敌人。远的不说,单说回鹘、吐蕃这两个最近就有些不安分了。

  自己在外面跟别人打得头破血流,好不容易赢了,等回到家的时候早已垂涎自家财富的恶邻又破门而入,到时自己又拿什么来防范。若是没有周金派使者互访这件事,李墨原本是打算在近期对回鹘、吐蕃下手的,但现在,原本的计划需要拖后了。

  “怎么还不歇息?”伏婉推门进来关心的问道。

  看到伏婉,李墨的脑中灵光一闪,仿佛抓住了什么,急忙对伏婉摆摆手示意不要说话,伏婉不明所以,但也没有再问,而是沉默的坐在了一旁。

  李墨越想越觉得自己方才所想到的可能有可能发生。看到了伏婉,李墨想到了安东军,而方才所想的周金两国的事情再这么一联系,李墨不由苦笑一声,看来周金两国这是准备有大动作了。

  消停了一年,这是又按耐不住了吧。

  “想好了?”伏婉见李墨苦笑摇头,开口问道。

  “啊,想好了。婉儿,看来接下来我们又要忙了。”

  “出来什么事?”伏婉关心的问道。

  “没什么大事,又要打仗了,而且这回咱们要对付的不止大金一个,还要加上大周,甚至还要加上别的势力。”

  “……那你打算怎么应付?”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不过在这之前,我要先解决几个可能会战后来捡便宜的。”

  “……那我能帮你什么?”

  “……你可能要辛苦一点,替我去一趟安东。”李墨想了想,对伏婉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