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借题发挥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什么样的将军带出的兵也是那个样。身为安西之主的李墨遇刺,那些忠心的将士顿时就炸了锅。武人相比起文人的含蓄会更直接的表现自己的情绪,此时安西与大周、大金刚刚停战,协议墨迹未干就遭遇刺杀,那被怀疑的对象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大周与大金的身上。

  一封封请战的请愿书送到了安西大都护府,让李墨既感动又无奈。他没想闹那么大,只不过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清理一下潜伏在安西的各方探子。的确,借着这股士气对外作战很有利,但问题是这样做也会影响他与众军师商议过后的整体计划。

  不能再继续装受伤了!眼下的请愿书里已经有了军中中级军官的参与,若是继续任由其发酵下去,一旦高级军官也掺和进来,到时就不好收场了。军心可鼓不可泄!趁着事态尚未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李墨召见了军中的大将。

  见到李墨安然无恙,回大同府述职的高宠、杨再兴不约而同的暗松一口气。战事方歇,安西军并未因为停战就放松警惕,军中大将轮流回大同府述职,高宠、杨再兴恰好赶上。

  高宠、杨再兴皆是李墨的死忠。他们心里很清楚,没有李墨的慧眼识英,他二人不可能会在这个年纪就成为独领一军的大将。对李墨的知遇之恩让他们万分紧张李墨的安危,当得知李墨遇刺的消息以后,若不是岳飞沉得住气,稳住了这二人,保不齐这二人就想要带领亲兵回大同府探望。现在见到李墨无事,二人悬着的心这才算是放下。

  “坐,都坐,你们二人来的正好,我正有事要你二人去办。”李墨笑着招呼高、杨二人道。

  “请大人吩咐。”高宠、杨再兴同时抱拳道。

  “不要那么紧张,这是在家里,都放松一点。”李墨笑着说道。

  等二人坐下,李墨这才说出了自己准备要他二人去办的事情。安西此时与周金二国的停战,自然不好再主动挑起战端,而西域诸国油水虽不小,但安西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同样也不小,可忘战必危,为了防止安西军过分安逸,寻找下一个对手也就显得迫在眉睫。

  周金两国暂时不能开战,李墨的目光就瞄上了辽国的北方,在周人的眼里,辽人是蛮夷,而在辽人的眼里,生活在更北方的蒙古人也是蛮夷。虽然此时的蒙古人还很弱小,只是一盘散沙,但来自未来的李墨却知道就是在现在人眼中还是弱小蛮夷的蒙古人中会出一个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大人物,他所建立的帝国横扫欧亚,令人谈之色变。

  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李墨可没兴趣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一个大患。眼下金国也准备要找蒙古诸部的麻烦,李墨的安西跟在后面装装好人,正是把受欺负的蒙古诸部收纳的好时候。

  被豢养的狼终会变成听话的狗。后世不是总说民族融合嘛,李墨既然来了,那自然就要融合融合。

  “大人,你怎么那么肯定金国会对蒙古诸部下手?”杨再兴不解的问道。

  “很简单呐,金国这次南下捞的好处都叫咱们安西给截胡了,他们这回出兵可以说是没捞到好处不说还损失了一大笔。眼下咱们安西强大,金国不会贸然与我们开战。而在与咱们的协议里金国也承诺不会去找安东的麻烦。金国想要把这次的损失找补回来,目标要么是再次南下找大周,要么就是去找北方的蒙古诸部。大周吃了一次亏,金国再想要得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那金国的选择就只剩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对付的蒙古诸部。蒙古诸部一盘散沙,即便联合起来也难是金国的对手,金国不找他找谁。”李墨笑着解释道。

  “可若是金国选择休养生息,按兵不动呢?”高宠皱眉问道。

  “你们见过做惯了强盗的人会老老实实放下刀枪去种田吗?尤其还是这个强盗还有能力去抢劫别人的时候。”李墨微笑着反问道。

  被李墨这么一问,高宠、杨再兴顿时反应过来。一点都没错,金人来自黑山白水,过惯了刀口舔血的生活,通过劫掠,他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金人的心里,恐怕去抢劫别人的劳动成果远比自己老老实实干活要容易得多。

  “那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率兵去解救那些蒙古人?”高宠又问道。

  “傻了不是,我什么时候这么说了?金人不是好人,蒙古人也不见得是什么好鸟。他们如今弱小,所以看起来比较可怜,可一旦让他们强大起来,那对我们的威胁还是很大的。记住,我要的是融合,是让蒙古人成为我安西的一份子,而不是要去当蒙古人的救世主。”

  “可用什么理由出兵呢?”杨再兴问道。

  “小杨,你找别人茬的时候会找不到理由?”李墨白了杨再兴一眼,杨再兴一时没闹明白,一旁的高宠倒是反应过来了,笑着说道:“再兴,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理由那不是现成的嘛,大人遇刺,刺客就是受蒙古人指使的。大人,我说的对吗?”

  “嗯,孺子可教也。”李墨笑着点头夸道。

  *********************************

  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各部自喻是翱翔天际的雄鹰,但实际上这雄鹰的日子就过得惨了点。辽国在的时候蒙古各部就经常受到打压,好不容易熬到辽国玩完了,可还没等他们喘口气,金国又接着来打压他们了。

  借口当初出兵作战不力,金国狮子大开口,对蒙古诸部提出了他们根本无法做到的要求。金国就如李墨所料的那样,在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暂时不宜动兵的情况下,把魔爪伸向了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诸部。

  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急于将自家损失找补回来的金人丝毫不在乎蒙古人油少肉柴,摆出一副誓要扒掉蒙古人最后一条裤衩的架势,出兵惩罚蒙古人之前的作战不力了。

  蒙古人自然不肯就范,奋起反抗,怎奈双方实力相差太大,虽然袭扰令金人感到头疼,但却阻挡不住金人征伐的铁蹄,一个个蒙古部落被灭,蒙古人纷纷沦为金人的战俘,如同牲口一样被带回了金国。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蒙古人拼死抵抗金人的欺凌的时候,安西军也发动了。以李墨遇刺为借口,出兵开始讨伐蒙古各部。

  安西军这一动,大周立马松了口气,而金人却是立刻就紧张了起来。李墨遇刺的消息传回金国的时候有不少金国高层那是拍手称快,连称报应不爽。而当得知李墨安然无恙后,这帮人更是连呼老天没眼,咋不把这祸害就此收了呢?

  对金国来讲,李墨的确不是个好东西,坏了他大金国多少的好事。原本辽国已经是囊中物了,到最后却生生被他从嘴里抢走了大半。原本南下大周收获了多少财富,到最后却被这家伙给截胡了。

  按照金人的脾气,李墨若是落到他们的手上那肯定是千刀万剐的下场。可问题是他们眼下拿兵强马壮的李墨没辙,除了背后骂两声,扎小草人诅咒外,明面上却不能有丝毫的不满。

  金人原本以为自己就够不讲理的了,但在遇到了李墨之后,金人忽然觉得自己是文明人了,李墨的安西军才是蛮夷。

  金人灭辽时占了辽国的上京道,而西京道就位于上京道的下方,这次安西军出兵,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进入了上京道,横扫上京道以北的蒙古诸部,硬生生从金人的饭碗里挖走了半碗饭。

  金人对此除了抗议也没别的辙。上京道地广人稀,金人占了以后也没想过自己治理,只要按时交纳“保护费”,金人也任由生活在上京道的人们进行自治。但这并不代表着安西军就可以随意进出。

  拳头大就是硬道理!这一向是金人用来欺负别人的理由,但现在被人用这个理由欺负,金人才切身体会到了被欺负时忍气吞声是什么滋味。

  现在跟安西军开战时金国高层不愿看到的,对于安西军越境报复蒙古人,金人也只能一面遣使抗议安西军的霸道,一面催促征讨蒙古诸部的金兵抓紧时间,跟横插一杠子的安西军争抢蒙古人口。

  征讨蒙古人是金国高层的一致决定,蒙古人全民皆兵,将蒙古诸部收归己用,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实力,更可以增加金国的人口,提升金国的战争潜力。虽说收买蒙古诸部也是个办法,但金人已经习惯了抢夺,又怎么舍得花出大代价来收买蒙古人。

  经历过由弱变强的金人很清楚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这些民族都是什么秉性,你强大时他会臣服,而当你弱小时,最先咬你一口的也是这些北方蛮族。与其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隐患,倒不如直接将其并入自己的部族。

  也正是因为出于这个考虑,但凡是被俘虏的蒙古部落的头人,无一例外的被满门抄斩,唯有那些原本就身份卑微的牧民才躲过了杀身之祸,成为了金人的奴隶。在草原上,地位越高,拥有的就越多,与之相反,身份越低,那拥有的就越少。一个部落,首领几乎拥有一切,甚至连牧民的妻子都是首领的玩物。而如今金人掠夺蒙古各部落,专杀各部落的头人及其家族,这个结果反倒对那些原本就一无所有的牧民比较有利。

  感到大祸临头的蒙古头人们纷纷率部北逃,这是他们面临危险的一贯做法。草原辽阔,只要拥有牛马人口,家园没了就另外找一处,这没什么大不了。可问题是这回金人的决心看来很大,一副你就是跑到天边去都没辙的架势,许多蒙古头人感到了绝望。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向金人投降,但一想到投降的后果,他们就又打消了那个念头。留下一条性命又有什么用,失去了一切,那还不如一死了之。

  安西军的进入叫那些原本已经有些绝望的蒙古头人看到了一丝希望,虽然安西军的报复也很强烈,但他们不会像金人那样不由分说就直接砍脑袋。就如同被驱赶着的羊群,在金人的威胁下,那些还没被金人光顾的蒙古部落纷纷向安西军靠拢,祈求得到安西军的保护。

  虽然同样是做俘虏,但安西军的俘虏政策明显要比金人的人性化一些,至少不会见面二话不说就砍。虽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自己的性命在保住的同时,还有可能留下一部分财产。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走投无路,又有金人这个榜样在,蒙古人还是选择向安西军投降。

  蒙古人的选择自然就叫金人发了急,好在此时负责前往安西抗议的使者完颜希尹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安西军答应了金人的要求,同意撤兵。抱着花钱消灾的念头,金国也同意了安西军保留此战收获的要求。

  安西军有什么收获?自然就是那些投降了安西的蒙古部落,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财富被人带走,金兵自然是感到不满。可安西军强横,金兵暂时招惹不起,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而这股怨气自然而然也就发泄到了那些蒙古部落的头上。

  安西军的撤兵,走的并不是很快,大量的战利品拖延了大军的行军速度,同时这也是安西军故意如此。金人的沿途护送,让安西军心里即解气又开心。解气,自然就是因为安西军有一部分官兵是辽人,以前被金人欺负的不要不要的,但现在看到金人想发怒又不敢的样子,那是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而开心,则是因为这回收获不菲,虽然那些蒙古人自己不能支配,但缴获的那些牛羊马匹,里面却有属于自己的一份。

  “八哩丹,别垂头丧气的,我向你保证,将来你一定会为今日的选择感到庆幸。”高宠看着自己身旁低着头,沉默不语的蒙古降将说道。

  “但愿长生天保佑吧。”八哩丹兴致不高的回答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