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奉旨打劫

  肯定是出事了!要不然当今圣上不是专门派身边的亲信太监来找自己。不像前几次进京,李墨可以悠闲的赶路,这回动用了军驿,一路疾行,歇人不歇马,李墨差点没被颠出毛病,总算是赶到了京城。

  “坐下说话吧。”看到风尘仆仆的李墨,圣上原本难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温和的对李墨说道。

  “多谢圣上美意,只是微臣还是站着说话比较好。”

  “哦,这是为何?”

  “一路颠簸,屁股疼。”李墨苦着脸答道。

  “哈哈哈……”包括圣上在内,御书房里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其中尤以秦八郎笑得最大声。

  李墨白了幸灾乐祸的秦八郎一眼,正色对圣上说道:“圣上,这么着急传召微臣,不知有何急事?”

  听李墨问到这个,圣上不笑了,愁容再次爬上这位老人的脸庞,沉默了片刻,才对李墨说道:“黄河汛期到来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之前知道了一点,不过具体却不了解。”

  “我大周境内的黄河每年都会发生汛期,只是今年却比往年要早了一些,地方准备不足,所以这次受灾的百姓也比往年要多一些。其实若是平时,以朝廷的能力也是可以妥善安置那些百姓的,可偏偏赶上今年我大周对西夏用兵的关键时刻。如今朝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坚持西征,趁辽国无暇顾及西夏的机会彻底解决西患,而一派则认为应该暂止西征,用本来用于西征的粮草对百姓进行救济。”

  “那圣上的意思呢?”李墨皱眉问道。

  “朕?朕是既不想放弃西征,又不愿看到百姓受苦。”圣上苦笑一声道。

  “唔……圣上有点贪心了。不过眼下最麻烦的问题是什么?”

  “粮草,如果想要即完成西征又解决百姓的救济,最缺的就是粮草,其他方面倒是暂时都不缺。”

  “……可不可以从南方的粮商手里购粮?”李墨提议道。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粮食是不缺的,只是李墨刚把这个提议提出,徐和就苦笑着摇头说道:“李墨,你这个提议我们之间已经想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即便从南方购粮,朝廷依然有近两百万石的粮食缺口,找你来,也是想要看看你有没有法子。”

  “两百万石……”李墨为难的挠了挠头,一旁的秦八郎见状连忙说道:“李墨,眼下正在商议国家大事,你可不要藏着掖着哦。”

  李墨闻言看了秦八郎一眼,点头答道:“身为大周人,这点轻重我还是分得清的。圣上,微臣倒是知道有个地方有这些存粮,甚至更多,可以微臣目前的能力,暂时动不了对方啊。”

  “什么地方?”圣上急忙问道。

  “朝鲜。”

  听李墨提到了朝鲜,众人顿时都沉默了。大周自喻礼仪大邦,朝鲜虽然只是弹丸小国,但出师无名,传扬出去恐怕会惹来天下人的诽议。

  “难道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借粮?”终归不是李墨那种不把脸面当回事的主,徐和问得很含蓄。

  “没有。”李墨也回答的很干脆。随后又对众人解释道:“”眼下咱们大周就一个朝鲜还算富裕,西夏正在跟咱们交锋,不可能卖咱们粮食,而辽国虽然有粮,但也不太可能卖粮给咱们,至于南方那些小国倒是有粮,可一来一回需要耗费的时间太久,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你怎么就那么肯定朝鲜有粮?”秦八郎插嘴问道。

  “拿下了耽罗岛,朝鲜就是耽罗岛安全的最大威胁,毕竟是在人家家门口,为了防患于未然,我自然要对朝鲜的事情多上些心。”李墨一副理所当然的答道。

  “那你打算怎么跟朝鲜借粮?”秦八郎又问道。

  “朝鲜虽然国力不强,但好赖也有几百万人,二三十万的军队,这时候去攻城拔寨肯定是不现实的。我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利用现如今所掌握的优势,对朝鲜实施斩首行动,一举攻破朝鲜的都城开城,然后夺粮返回。”

  “你既然说了开城是朝鲜的都城,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就叫你攻破。”

  “攻城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城池的城墙,只要解决了这个难题,以我大周的军力,朝鲜不是对手。”

  “那你又准备如何解决城墙这个问题?”

  “我不是把新的火药配方交给朝廷了吗?难道朝廷对此没有在意。只要用新配方制作的火药制成炸药包,再坚固的城墙也是豆腐渣。”

  “那照你这么说,你又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解决?”

  “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了,首先是我人手不足,海军虽然可以保证航道的安全,但毕竟上不了陆地,可我手下的马步军就只有五千,即便借助炸药包能攻破开城,可也守不住呀。毕竟是朝鲜人的都城,一旦得知都城被攻破,朝鲜的地方军肯定会从四面八方涌来,到那时别说把开城里的粮草运出来,就连我带领的五千人,都有可能陷在开城。”

  “那依你之见,你需要多少的人马?”徐和出言问道。

  “开城位于朝鲜中部,一旦被破,援军肯定会从东南北三个方向袭来,所以要抵挡这些朝鲜援军,我就至少需要三万人马,再加上运送粮草的部队,最起码要五万人我才敢动手。”

  “别的方面呢?”徐和又问道。

  “别的方面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征集船只运粮其实并不需要运多远,海上是我们说了算,所以只要能把粮草装船出海,那朝鲜人即便追到了海边也是无济于事,最麻烦的就是如何守住开城。一旦攻破了开城,我需要时间将城里的粮草运走,而这段时间也是朝鲜人疯狂反扑的时候,一旦被攻破了防线……”

  “你先回去歇息,等过两日朕再找你详谈。”圣上发话对李墨说道。

  李墨一路上光顾着赶路了,身体早就疲惫不堪,眼下他已经把自己能想到的办法说了,朝廷采不采纳,那就不关自己的事了。眼下李墨最要紧的是回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一旦朝廷真的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那之后的一段时日有的自己忙。

  等到李墨离开以后,圣上环视了一下众臣,沉声问道:“众卿有何意见?”

  “就粮于敌到的确是个办法,那朝鲜是个反复小人,收拾他们微臣倒是没有意见。”秦八郎率先发言。一旁的徐和见状附和的点头言道:“那朝鲜如今非是我大周属国,正好借此机会惩罚一下他当年的背信弃义。”

  ……

  众臣纷纷发表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到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朝廷的礼部尚书,孔端友。这位的身份不一般,是孔子的后人,身为礼部尚书,最注重的礼仪。让大周像个强盗一样跑去抢劫他国……

  “不可用大周的名义行事。”孔端友既不直言反对,也不举手赞成,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秦八郎等人闻言大喜,不可用大周的名义行事,那就意味着只要不打出大周的旗号,那就可以百无禁忌。以前总觉得礼部尚书刻板固执,不通情理,现在再一看,这家伙还是挺通情达理的嘛。

  既然拿朝鲜开刀这个计划已经定下,剩下的自然就是如何完善这个计划。而这些事情就要找李墨这个主事人一同来商议了。毕竟要去朝鲜的是李墨,而了解朝鲜内部情况最多的,恐怕也是李墨。

  第二天李墨就被招进了皇宫,在得知朝廷上下已经通过了自己的提议后,李墨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与徐和等人商议起了如何从朝鲜多粮。眼下海上是李墨说了算,而且正好朝鲜的北方正在遭受女直人的入侵,只要动作迅速,不难成事。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朝鲜君臣正在为北方女直人的入侵头疼不已,却不知又有人盯上了他们。对朝鲜人来讲,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敌人来自北方,至于大周,那些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人,朝鲜上下压根就没想到会有一天对他们下手。以前面对强大的大周,朝鲜人选择的是服软,而结果也令人满意,在大周得到朝鲜臣服的态度以后,也就没再找朝鲜的麻烦。后来朝鲜改投了大辽,因为当时大周干不过契丹人,也只能咽下了朝鲜人背叛这枚苦果。

  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眼下就是个叫朝鲜人知道做墙头草会是什么后果的时候。朝鲜人对待外敌入侵有两**宝,一是坚壁清野,生生耗到敌人自己退去,二就是找老大出头。不过眼下契丹人正被女直人揍得找不着北,连西夏那个铁杆小弟都顾不上,自然也就不会有工夫搭理朝鲜这个二五仔。至于朝鲜人的第一个法宝,那恰好方便了李墨。

  李墨来朝鲜的目的就是抢粮,朝鲜人把粮草集中到一处,倒也省得李墨费劲去收集,只要攻破了城池,就能获得大批的粮草。就如李墨对大周君臣所说的那样,新火药对付坚固的城墙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城池好破,粮草难运,几百万石的粮草不是一个小数目,想要全部运走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办到的事情。不过有了国家在背后的支持,一切难题都可以做到迎刃而解。无论是运送粮草的工具还是民夫,李墨都不需要去操心。

  六万人,除了负责抵挡朝鲜援军的五万正规军外,李墨还可以调用一万民夫,而这一万民夫,耽罗岛上有居民五万余人,眼下又不是农忙之时,有的是青壮。

  “此去不可打大周的旗号,若是事情泄露,朝廷也是一概不认的。”说到最后,圣上一脸严肃的对李墨要求道。

  打不打大周的旗号李墨其实并不在乎,只要能把朝鲜都城里的粮草弄到手,那用什么名义都无所谓。李墨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以后,就迫不及待的问起了朝廷给自己准备的五万人都是哪些人?

  对这事圣上倒没打算隐瞒李墨,示意秦八郎替自己向李墨说明,秦八郎清了清嗓子,对李墨说道:“五万人中有边军两万,京城龙骧军一万,还有凤鸣军两万。”

  “凤鸣军?你把凤鸣军调过来帮我,那南方怎么办?”李墨皱眉问道。

  “这点你不需要担心,凤鸣军调走以后,朝廷会让虎贲军进驻,这些事你不需要担心。你只需要考虑你要做的事情。”

  “唔……凤鸣军的战力我不担心,但边军还是龙骧军的战力我这心里却没底,你给我挑人的时候可得用点心,能从朝鲜抢多少粮食回来,到头来可都是要用到西边或者用到百姓身上的。”

  “你放心,给你的人个顶个的都是军中的好汉。”

  “哦?那就是骄兵悍将喽。”李墨闻言沉思了片刻,对圣上说道:“圣上,还请圣上能授予我先斩后奏之权。”

  “唔?”圣上被李墨所提的要求弄得一愣,秦八郎也是眉头紧皱,不高兴的问李墨道:“李墨,你这是何意?”

  “什么何意?骄兵悍将,一般都是性情高傲之人,忽然让他们听从我这个读书人的指挥,难保心里会对我不服。对我不服没关系,事了之后他们还是要回归本队,可万一因为他们心里的那点不服而坏了大事,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真要是坏了大事,就是杀了他们也于事无补,我要把坏事的可能性减到最低。”李墨毫不妥协的解释道。

  “……准奏,但这项权力直到你率领大军离开朝鲜为止。”圣上考虑了片刻,答应了李墨所提的要求。

  “多谢圣上谅解。”李墨赶忙谢恩。

  “那你准备以什么身份来办此事?”徐和见事情谈的差不多了,心情也放松了一些,只要事情顺利,的确不会耽误朝廷如今的大事。

  “既然是要从海上去,那自然就是海盗。”李墨笑着答道。

  “哈~总人数超过五万的海盗?”秦八郎闻言嘲笑李墨道。

  李墨瞅了秦八郎一眼,慢悠悠的说道:“海盗也是人,也是可以联合起来干点事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