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好多事

  官兵与贼寇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有纪律,另一个没有。要论个人的武勇,少华山的好汉并不逊色与李墨手下的官兵,甚至还要略强一些。但个人的武勇再强,在战场这种讲究配合的地方却并不是最重要的。

  双方各出二百人,经过数日休息的少华山好汉信心满满,原本还想在李墨面前露回脸,好叫对方不敢再轻视他们,结果却叫人失望,李墨这边“阵亡”了三成,而少华山这边却是全军覆没。

  少华山有史进这员大将,再加上陈达、杨春这两个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主在旁辅佐,原本应该不至于输得这么难看。可李墨为了叫史进这帮人清醒清醒,特意把栾廷玉给调上了场,随后又给栾廷玉配了两个丝毫不输于陈达、杨春的副将吕方跟何元庆。

  有他们三个在,也就克制住了少华山的三个箭头,少华山的好汉虽然人人悍勇,但却不懂得配合,往往各自为战,结果就被李墨手下已经习惯了团队合作的一支支小队给逐一剿灭。

  结果一出,史进不言语,之前还憋着要落李墨面子的陈达也不折腾了,少华山的好汉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任凭大夫替他们包扎伤口。只是一场比试,自然不需要真刀真枪,但受伤是在所难免的。

  “怎么了?怂了?这么输不起啊。”李墨笑嘻嘻的问史进等人道。陈达气愤的抬头看了讨人嫌的李墨一眼,要不是杨春及时拉着他,他就准备要跟李墨单挑了。

  “大人,愿赌服输,我等愿意听从大人的安排。”史进起身对李墨施了一礼,沉声说道。

  “唔……不错,至少还输得起,也不是没有半点可取之处。”李墨闻言点点头,笑着招呼史进坐下。等史进坐下以后,李墨这才问道:“史大郎,知道自己这回输在哪了吗?”

  “这……”史进被问住了,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一旁的陈达冷哼一声道:“技不如人。”

  “真的只是技不如人吗?”李墨看了陈达一眼,缓声说道:“凭良心讲,你们的武艺不错,要单独拿出去,普通的兵卒并不是你们的对手。可为什么两百人对两百人,最后输得却是你们呢?这中间有什么原因……我估计你们三个谁也没去想,尽顾着自己过瘾了,哪还会去关心其他。”

  “那大人倒是说说是什么原因。”陈达不服气的问道。

  “我说了你会信吗?回去问问朱武,自家兄弟说的话对你来讲应该更可信。”李墨白了陈达一眼,起身拍了拍史进的肩膀,笑着说道:“按照赌约,你们输了,那就要听从我的安排,明日就带着陈达跟杨春过来报道,你们三个先给我做段时间的亲兵再说。”

  “大人,那我们这些弟兄……”

  “他们先养伤,等伤好了就进入预备役开始训练,至于他们会被分配去哪,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表现了。”

  ……

  李墨走了,史进等人也回到了营地。不等史进开口,早一步回到营地的朱武已经开口问陈达道:“这下你服气了没有?”

  “我……”

  “朱武哥哥,你就莫说陈达兄弟了,你是场外人,今日的比武你也看得清楚,跟我们兄弟说道说道,我们究竟输在哪了?”史进开口问朱武道。

  朱武见史进为陈达求情,也就没有再给陈达难堪。倒不是朱武跟陈达有矛盾,而是陈达这人性情急躁,朱武最不放心的就是陈达。

  “要说今日的比武,其实结果我早些天就已经预料到了。”

  “那你为什么不早点跟我们说?”陈达闻言不满的问道。

  “早点说,你会听吗?”朱武瞪了陈达一眼反问道。陈达被问得张了张嘴,没有回答。实在是不好回答,就如朱武所问的那样,即便朱武提前告诉他们今日的比武会输,那时候他也是不会相信的。

  “以前在少华山的时候一个二个都被养出了一身的脾气,不狠狠栽个跟头,你们会记住教训吗?”朱武气哼哼的数落陈达道。

  “朱武哥哥教训的是,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吧。”杨春开口对朱武说道。

  “……你俩就护着他吧,就他这脾气要是不改,迟早还要吃大亏。”朱武说完见陈达一脸不服的样子,不由眉头又是一皱,“你当我是在吓唬你吗?你还当你是在做山大王的时候呐,看谁不顺眼就教训谁。你知不知道咱们那位李大人都做过什么事?就你这样的愣头青,他都不知道收拾过多少了。”

  “朱武哥哥,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那个姓李的不就是个读书人吗?走****运被贵人看重……”陈达不服气的说道。

  “我呸!人家是走****运,那你也走个****运叫我瞧瞧。你以往看不起读书人我都不管你,因为有些读书人的确叫人瞧不起,但是,那些读书人里绝对不包括咱们那位李大人。你只知道他是个读书人,可你知道他都做了什么事吗?说句你不爱听的,就你这块料,送给人家,人家都不见得会要。”

  “那朱武哥哥倒是说说那个姓李的都干过什么。”陈达梗着脖子问道。

  “干过什么?远的不说,咱们就说这近的。梁山边上聚集的百姓你们都瞧见了吧?知道原因吗?”

  “这个倒是知道,听说是朝廷打算将过不下去的百姓安置到海岛上去。”史进开口说道。

  “那你们知道这个移民海岛的办法是谁先提出来的吗?”朱武又问道。

  “……朱武哥哥,不会是那个姓李的吧?”杨春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哼哼,若只是提出一个办法,那倒不至于让我朱武佩服。你们知不知道,人家早就已经在一个名叫耽罗的大岛上安置了数万的百姓,朝廷之所以会有现在的举动,就是因为有他这个成功的例子摆在那里。”

  “不会吧?真有这事?”陈达不信的说道。

  “你还不信?算了,你爱信不信,反正日后你迟早会去耽罗岛。”

  “……我去耽罗岛做什么?”

  “养马。据大人讲,我大周缺乏优良的战马,这才一直无法应对北地的骑兵,而耽罗岛就是一座天然的养马场,移民耽罗岛只是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周境内的土地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将耽罗岛这座天然的养马场给占领,为我大周提供优良的战马。”

  “养马?我不会呀。”

  “不会可以学。”

  “朱武哥哥,你就别吓唬陈达了。你刚才讲的都是真的?”

  “那还能有假?我不瞒你们,在刚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也不信,可事实又容不得我不信。”朱武说到这看向陈达说道:“你还别不服气,你总是觉得咱们少华山有几百号人就可以谁也不怕。可你知不知,李大人如今手下有多少人?”

  “多少人?”

  “这个数。”朱武冲史进等人比划了一个二。

  “二千人?”

  “是二万。海军一万五,马步军五千。”

  “什么?二万?……什么是海军?”陈达有些吃惊的叫道。

  “你以为朝廷因为什么才放心对海岛进行移民之策,还不就是因为咱们大人手下的这支海军,把附近海域的海盗都给清缴干净了。从登莱二州至朝鲜的这片海域,就是咱们大人说了算。”

  “呵呵……”史进忽然笑了两声,让被朱武所说的话给镇住的陈达、杨春回过神来,两个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朱武问史进道:“大郎笑什么?难不成认为哥哥是在信口胡说。”

  “朱武哥哥莫要误会,我只是想起前几日大人对我们所说的话,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还真如大人当时所言,我们就是井底之蛙,抬头能看到的就是那么点天。”

  “大郎,你也莫要妄自菲薄,知道我跟大人提起你时,大人是如何评价你的吗?”

  “大人怎么说?”

  “大人说,史大郎是块璞玉,只要精心雕琢,不难成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

  “呵……没想到大人也知史进的贱名。”

  “大郎,我方才所言可不是在安慰你,确有此事。你们跟大人相处时间不长,所以认为大人与以前咱们遇到的那些读书人是一个鸟样。可兄弟我是不会害你们的,咱们这回遇到的大人跟以往遇到的绝对不一样。”

  “朱武哥哥的为人我们兄弟自然是相信的,既然朱武哥哥这样跟我们保证,我们也就不怀疑什么了。只是朱武哥哥,咱们那位大人究竟想要如何安排我们?你能不能给我们透个底?”杨春开口问朱武道。

  “你们就是不问,我也是要跟你们说道说道的。既然从今往后成了官军,那以前在少华山的做派就要收一收,别总想着自己还是什么山大王。别看别人,说的就是你。”朱武瞪了陈达一眼道。

  “知道了,我改还不成吗?”陈达嘟哝着答道。

  “其次就是兄弟们的出路。跟咱们一起过来的兄弟们你们不需要担心,你们别看大人嘴上不饶人,但实际上却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咱们带来的这些弟兄,先会被安排进新兵营,也就是大人所说的预备役,等到训练三五个月,再根据个人的表现安排去处。即便不能有人达不到进入正规军的标准,咱们也不需要担心出路,大人会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安排去耽罗岛担任捕快。眼下耽罗岛上的百姓有四五万,可捕快却不足两百,在岛上做个捕快,辛苦是辛苦了点,但却胜在安稳。对我们来讲,也不枉费那些弟兄对我们的一番信任。”

  “跟我们过来的都是个顶个的好汉,还会有被刷下去的可能?”陈达有些不服的反驳道。

  “个顶个的好汉?那今天怎么输得那么惨?”

  “呃……那是因为条件所限,要不是不能跑,难道咱们打不赢还不能跑吗?”

  “你……”

  “朱武哥哥莫要跟陈达一般见识,他就那张嘴。”史进一见不好赶忙出来打圆场。朱武气哼哼的瞪了陈达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也知道打不赢要跑,可问题是你跑得了吗?你以为今日跟你们对阵的那两百人就是大人手下的精锐了?实话告诉你,那些人不过是预备役里挑出来的,而且我还告诉你一点,今天对阵时那些人用的兵器,只是对敌时所用的一部分。真要是两军对阵,他们上来就射两轮弓弩,你跑?你跑得过弩箭吗?”

  “朱武哥哥,早就听说大人手下的兵卒所用的武器与其他兵卒有所不同,你知道究竟有什么不同吗?”杨春好奇的问朱武道,顺便替尴尬的陈达转移了一下话题。

  “详情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梁山军的步军的标准装备是腰刀一把,长枪一支,弓弩一把,弩箭十支……”朱武把自己所知道的的数据告诉着史进等人,史进等人越听脸色越白。长枪、腰刀这些史进等人倒是不在乎,可越往后听越是后怕,要真按朱武所言,今日与他们对阵的那些步卒要是动用他们各自配备的弩箭上阵,那双方一个照面就能干掉他们至少三成的人马。

  双方短兵相接,己方冲上前拼命,敌方却忽然抄起弓弩给你一箭。即便能躲开,在气势上也已经输给了对方。

  “朱武哥哥,你说的火药弹是什么?”史进忽然开口问朱武道。

  “这个……其实是我无意中听到的,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不过从大人对那个叫火药弹的东西的重视程度来看,应该是比弓弩更加厉害的一种武器。”朱武摇了摇头对史进说道。

  自家人关起门来好说话,经过朱武的一番“劝说”,史进三人总算是清楚了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次日清晨,三人就在朱武的陪同下去了李墨那里报道,正式成为了李墨手下的一名亲兵。而李墨在简单安排了一下少华山好汉的事情以后,便带着史进等人启程赶往京城,不是私自进京,而是得到了圣旨,尽快赶回京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