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细说北伐中原

  第二节、细说北伐中原

  陆游有这样两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以此表达了人们对诸葛亮的感情以及诸葛亮北伐中原对人们带来的震撼,人们一向对诸葛亮出师北伐中原抱以无比赞赏。赞赏其忠诚,赞赏其为匡扶汉室不屈不挠的意志,赞赏其深明大义……但这一切都是过去的人们站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带着那个社会的烙印而发出的感叹!今天,我们站在今天的现实社会来看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我觉得需要慎重审视,我觉得诸葛亮北伐中原至少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慎重审视。

  一、北伐中原的目的。

  我认为诸葛亮北伐中原的目的是拿战争转移纷争。为自己巩固统治地位。

  你看,当今社会,美国、西欧,他们每一次拿战争说事或发动战争,极大部分都与国内纷争有关,以对外战争达到对内转移国内矛盾,以此凝聚民心的目的。对外战争是国际矛盾,国内矛盾再大,相对国际矛盾再大也是小事。再加上统治者的蓄意夸大,甚至夸大到威胁国家安全的程度上,在如此尖锐、令人不安的国际矛盾面前,哪一个国民会不义愤填膺?哪一个国民会为了个人的蝇头苟利而不顾国家安全呢?在统治者的如此操纵之下,国内矛盾化解了,国外战争激化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巩固了。今天社会,统治者们玩的如此把戏,当年的诸葛亮不就是这么玩的吗?当年的诸葛亮甚至比美国、西欧的统治者们玩得更高明。

  诸葛亮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是一箭三雕。其一,借战争转移纷争。其二,借战争打击异己。其三,借战争培植亲信。

  先说第一点,借战争转移纷争。蜀汉政权建立之初矛盾重重,特别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代为统治时期,矛盾更为尖锐突出。仅在后主刘禅即位之初就先后发生三次反叛大事。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据郡反叛。在此之前益州郡大姓雍闓反叛,而且把蜀汉派去的太守流放到了东吴。越隽夷王高定也变叛蜀汉政权。对此如此尖锐的国内矛盾,诸葛亮是束手无策。如对牂牁太守朱褒的造反,不但没有能力平叛,也不敢平叛,反而是采取应合朱褒的手法,杀死揭露查处此案的主管官员从事常旁的儿子,迁徙其弟弟于越隽,以此来安抚据郡造反的朱褒。朱褒并不就此罢手,反而是怙恶不悛,“遂以郡叛应雍闓”。为配合雍闓的反叛而组织胁迫全郡造反。这就是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代为统治之初的蜀国现状,由此也可见诸葛亮接受蜀汉政权的统治之难。

  不仅仅如此,如果以上三大叛乱是针对蜀汉政权而来的,那么,彰武三年三月,汉嘉太守黄元的反叛就是直接针对诸葛亮而来的。据《三国志.杨****》记载:“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而且这次反叛是趁诸葛亮前去永安探视刘备,成都空虚之机发生的,由此,进一步告诉我们,诸葛亮在蜀汉内部也是危机四伏。为了化解危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诸葛亮从建兴元年到他去世的建兴十二年,这十二年代理后主执政期间,仅在建兴二年闭关息民,务农植谷,下功夫致力于农业生产外,其余的时间一直忙于对内、对外的征战。建兴三年是出兵南征,平定南方叛乱。其后的时间里,一直忙于北伐,让整个蜀汉政权绷紧神经,大大小小的官员倾注所有的精力全身心致力于北伐,由此冲淡了国内矛盾,冲淡了蜀汉人民对蜀汉政权的怨恨,冲淡了对诸葛亮的怨恨。

  再说第二点,借战争打击异己。诸葛亮在组织力量全力以赴,北伐中原之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忘打击异己。诸葛亮清楚自己在蜀汉政权内部统治根基不牢,其最大的威胁应是李严。为什么说其最大的威胁来自李严呢?一是李严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是刘备钦定的托孤大臣之一,而且是主管军事,镇守在外的托孤大臣。其二,李严早于诸葛亮进入川蜀,李严既有荆楚背景,他是南阳人,早年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后来,曹操占领荆州后,他又投靠了刘璋,又有川蜀背景。人员关系复杂,其势力与根基不说比诸葛亮牢固最少与诸葛亮相比,不差上下。再加上这个人又有点个性。用陈震的话说是“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正方是李严的字,意思是说李严这个人性格孤傲,他的同乡都难以接近。对于这样一个人,诸葛亮找了一个借口将其贬为平民。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又启用李严的儿子李丰,表面看是诸葛亮用人不避仇,以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实际上是诸葛亮的一箭双雕。一是由此赚得了好名声,二是由李丰控制了李严,使李严看在儿子的份上不便轻举妄动。

  廖立、魏延这些人也都是刘备十分器重的老部下。这些人对于诸葛亮执政来说也是个障碍,所以诸葛亮也以各种借口摆平了。对于廖立,诸葛亮捏造了一个罪名,将其贬到了荒蛮之地,这一点我放在后一讲介绍。魏延尽管在军中,不便动他,诸葛亮却派上个自己办公室的长史杨仪在他身边,使魏延不自在,最后北伐失败了,魏延也消失了。

  再说第三点,借战争培植亲信。通过战争转移了纷争,通过战争打击异己,搬开了执政路上的绊脚石。但自己总得有跟班的,这就是诸葛亮借战争要达到的三个目的,培植亲信。唐太宗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曹操的亲信都是靠战争锻炼出来的,这是孔明心知肚明的。所以,诸葛亮的第三手就是通过战争打击异己的同时培植亲信。董允、费祎、蒋琬、马谡、姜维等人就是诸葛亮在北伐中原的过程中培植起来的亲信。特别是姜维这个原本与蜀汉政权无任何瓜葛的曹魏臣民,由于有诸葛亮的重点栽培。一步步进入了蜀汉政权的核心,由此可见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诸葛亮靠北伐中原转移国内纷争,打击异己,培植亲信,由此奠定了诸葛亮在蜀汉牢固的统治地位。

  二、北伐中原的性质。

  北伐中原的性质是借一统抗拒统一,逆历史潮流而动。

  我们站在今天的社会,从法制的角度看,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肯定不是一场正义战争。从法律角度讲,正当防卫都谈不上。正当防卫是在对手实施了攻击的时候,为了抵御对手的攻击而同时予以的回击,以此来类比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说诸葛亮是正当防卫也谈不上。因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五次是主动出击,是诸葛亮带兵进攻中原。其中,只有第二次是曹魏进攻蜀汉,诸葛亮予以回击。所以,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无正义可言。

  对于这场战争,不但北方人民反对,就是蜀汉人民也是不赞成的。公开反对的,有谯周。反对的理由是蜀汉屡屡出兵打仗,国内百姓衰败困苦,反对的具体行动是写了篇《仇国论》。其主张是重视百姓的休养生息,能够审时度势。不赞成的北伐的还有后主刘禅,虽然我们从《三国志.后主传》里找不到证据,找到的是支持诸葛亮,“政由葛氏”。但是,我们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留在后面再讲。还有好心规劝诸葛亮暂缓远征的,这人是马谡。他说:“今丞相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可存恤,岂可复远征。”这些话记载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里。《三国志》没有这样的内容,可信度不高。但诸葛亮的亲信费祎是明确反对北伐的,只是不在诸葛亮生前,而是诸葛亮死后。据《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裴松之注《汉晋春秋》说得更明白:费祎谓维曰,“吾辈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据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费祎这段话虽是对姜维说的,实属是对诸葛亮北伐中原有切肤之痛而所发的感叹,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费祎等到诸葛亮死后反对北伐中原不是对诸葛亮的不尊敬,而是已认识到诸葛亮北伐中原的错误,消极反抗的大有人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国志。吕乂传》中找到证据。《三国志.吕乂传》记载丞相诸葛亮连年征战,向各郡征调兵力,很多郡都不能及时发兵,而吕乂在本郡招募了五千新兵送到了诸葛亮处。吕乂对这些新兵进行抚慰、晓谕、约束、管制,才没有一个人逃跑。这段文字,其一是赞扬吕乂办事能力及对诸葛亮的忠诚,但我们也可从另一个角度读出与此不同的信息。一是征兵难,各郡都不能及时发兵,说明人们厌恶这场战争,不愿意上前线,保家卫国,地方郡守大多也不如吕乂那样积极配合。二是士兵逃亡严重,说吕乂送的兵没有一个逃亡的,是因为吕乂对送的士兵进行了大量地安抚与管制工作。说通俗点、直白的,就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而其他郡守连兵员都凑不齐,哪有心思去为士兵是否逃亡操心。由此可猜想,其他郡守送去的兵逃亡一定很严重。据《三国志.吕乂传》记载:诸葛亮死后,士兵逃亡的情况更加严重,逃到吕乂那里的士兵和当地人互相冒名顶替,通过吕乂做工作,几年之内,就有一万多与户口脱离的黑户主动出来登记,由此可见逃亡士兵之多。从这个角度讲,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是忤逆蜀汉人民意志的一件不得民心的事情。

  其实,对于这场战争,对于蜀汉政权,对于当时社会的走势,当时的读书人早有预言,就是蜀汉内部的一些读书人对当时的国家大势也有清醒的认识。据《三国志.周群传》记载:有人问周群《春秋谶》中说“代汉者当涂高”,是什么意思?周舒,(周群的父亲)回答说:当涂高就是魏啊,于是他所说的话,在乡里学图谶的人中私下传播开来。这是在蜀汉内部,就有预言,曹魏政权要取代刘氏汉家的江山了。

  在北方,在曹魏集团内部,对于这种认识更加清醒、明白,更加坚定。团结在曹魏集团的一大批知识精英就是冲曹操最终会代汉统治天下这一点去的,到了刘备去世后,这批精英更加坚定曹魏必将取代刘汉的认识。所以曹魏集团的一大批精英,如华歆、陈群、诸葛璋之流就纷纷写信给诸葛亮,陈述天命人事,让诸葛亮在大势面前认清形势,顺应大势,建议诸葛亮对魏举国称藩。对此,诸葛亮作《正义》一文予以证面回击,并以世祖刘秀在极其弱小的情况下打败强大的王莽创立东汉自勉,坚守“据正道而临有罪”的原则,誓死为匡扶汉室而奋斗终生。老实说,这篇《正义》倒是一篇义正词严、掷地有声的好文章,但是他那个“据正道而临有罪”的主张,确实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迂腐行为。诸葛亮的所谓“据正道”就是天下是刘氏汉家的,他要匡扶汉室,除刘氏汉家以外其他任何集团,任何姓氏要代刘氏汉家而居之就是图谋不轨,对这一类人,他诸葛亮要大加挞伐。诸葛亮的具体主张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对于诸葛亮自己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主张,用诸葛亮自己的言行来解释也是自相矛盾的。

  为什么说诸葛亮的“据正道而临有罪”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迂腐行为呢?在我们今天看来,曹魏取代刘氏汉家已是历史的既成事实,就是在当时看来,也被大多数读书人所认同,对于这一点,作为读书人的精英诸葛亮是不可能没有认识的,而且早在赤壁之战之初,他的好友鲁肃就明确地说过:“汉不可兴,曹不可卒亡”。只是这个卒字到底是读cu还是读zu呢?现在大多数人读cu,以为曹操一时间是不可以消灭的,这种读法适合当时的语境。因为这是鲁肃在对孙权谈天下大势,只能说是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消灭曹操的。如果读zu,那么就是说曹操是永远无法消灭的。如是这个意思,那么就是绝了孙权的希望。所以当着主子的面,鲁肃不可能、也不敢说出这样的话。但是,要对照上一句来理解就应该读zu了,因为上一句鲁肃说得很肯定,汉不可复兴,那么后一句也应该是很肯定地对应不可卒zu灭,这样对应起来读就很和谐。汉不可能复兴,曹不可能打败,但不管是那种读法都表现了曹魏力量的强大,诸葛亮要依靠蜀汉的力量打败曹魏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其一。还有其二,诸葛亮一定要蜀汉抵抗到底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借助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裴松之在谈到张昭在赤壁之战中主和时讲了一个观点。他说,要是当时按张昭的建议主和,那么就六合为一了,也不会发生兵连祸结的悲剧,更不会出现如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只是对孙氏政权不利,但有益于天下。拿此来做类比,蜀汉向曹魏称臣,也许对蜀汉不利,但有益于国家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站在今天的社会现状来看诸葛亮的北伐中原,就是以刘氏汉家的一统天下来抵抗曹魏即将统一天下的大趋势,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再说,诸葛亮的“据正道而临有罪”以及“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主张,对于诸葛亮的这些言行,用诸葛亮自己的言行来解释也是自相矛盾的。他的“据正道”就是汉贼不两立,所谓汉贼不两立,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那么按照诸葛亮的说法,真的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话,那么,在诸葛亮执政年代,已是天有三日,国有三主了。此时,孙权也称帝了,再加上曹丕这个皇帝,刘禅这个蜀汉皇帝,天下总共就有三个皇帝了。如果按照诸葛亮的汉贼不两立,蜀汉刘氏皇帝才是正统刘氏汉家的皇帝,那么孙权和曹魏一样也是刘氏汉家的贼子,都应该势不两立,加以挞伐。对此,蜀汉内部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汉晋春秋》记载,孙权称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来告,议者咸以为交无益,而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绝其盟好。”蜀汉内部听到孙权称帝这个消息,有人建议诸葛亮要显明正义,要与之绝交,因为继续与东吴来往与名体不符。诸葛亮不赞成与东吴绝交,他提出了三点不同意的理由。其一,孙权想称帝的意图由来已久。其二,东吴人才多,将相和,要攻打他们不容易。其三,可以以孙权为外援,形成犄角之势。诸葛亮不与孙权绝交的三点理由与曹魏相比是站不住脚的。曹魏想称帝的想法比孙权更早,势力比孙权更强大,与孙权联合攻打曹魏只能形成犄角之势,而与曹魏联合攻击孙权会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使孙权腹背受敌。结论,如果诸葛亮以以上三点理由说不应该与孙权绝交,那么与曹魏相比更没有理由北伐中原。三点理由中更荒唐的是诸葛亮居然以孙权想称帝由来已久为理由而不与之绝交,那么一个犯罪已久的恶魔是不是也应该不追究其犯罪行径呢?后来诸葛亮为了全力北伐,又提出了一个理由,“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之亡,孰与伐之。”诸葛亮的理由是不伐贼也是亡,伐贼也是亡,不如冒险伐贼,寄侥幸取胜。所以诸葛亮连续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诸葛亮一次次冒险,一次次失败,其趋势,是不断地冒险下去,一息尚存,冒险北伐不止,直至灭亡。既然诸葛亮不惜一次次冒险而失败,为什么要以魏延率五千奇兵奇袭长安的计划太冒险而不与采纳呢?自己的冒险计划一次次失败,证明行不通,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让魏延冒险尝试一下呢?由此,我甚至怀疑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为而为之,不仅仅是为了巩固自己在蜀汉政权的统治地位,也许还有更加深层次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三、北伐中原的结局。

  北伐中原的结局是借皇权践踏人权,使蜀汉政权万劫不复,使蜀汉人民万劫不复。

  对于诸葛亮北伐中原我们绝不能只认为是诸葛亮累死在定军山北伐中原由此失败而宣告结束这么简单。我们知道蜀汉政权所处的地理位置被人称之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无法想象,但我们可以从《三国志.董和传》中可知如下信息。蜀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此社会风气奢靡,从事工商业的富豪之家,平时穿着侯爵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品,办理婚丧之事,极度奢侈,甚至耗费掉全部家产。由此可见川蜀人民是多么会享受美好的丰衣足食的生活。不过,这说的是蜀汉政权建立前夕,天府之国养尊处优的生活,到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后期就不是这样了。那么,诸葛亮北伐中原后期蜀汉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情况呢?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之“无力回天”这一节有如此交代,人民困苦。人民到底痛苦到什么程度呢?易中天教授说,正如《三国志.谯周传》所言,军旅数出的结果必然是百姓凋瘁。因为打仗是件需要很多钱的事,这些钱不是从天而降,不由地出,只能从百姓身上榨取。据《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蜀记》记载,刘禅投降时蜀国人民有二十八万户,人口有九十四万,军队有十万二千,官吏有四万。也就是说,平均每九个人要养活一个士兵,每七户要供养一个官吏,蜀国人民实在是供养不起了。易中天教授这只算了一笔正常账,还有战争的开销,那可是一笔巨大的难以算清楚地无底洞,这是诸葛亮北伐中原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灾难。如果要继续追问下去,北罚中原给蜀汉政权带来了什么结局呢?我开头说了,决不是诸葛亮累死在定军山、宣告北伐中原失败而告终,而是给蜀国带来万劫不复的灾难,给蜀汉人民带来万劫不复的灾难。

  说北伐中原使蜀汉政权万劫不复不是没有证据,也不是危言耸听。当然这个证据在蜀汉政权的历史文献中找不到证据,大家去翻阅《三国志》关于孙吴的那部分,就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证据。据《三国志.薛综传》裴松之注《汉晋春秋》记载:“孙休时,珝为五官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这段话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意思,蜀汉政权朝不保夕。其原因就是两点,刘禅昏庸,百官不作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朝堂上听不到正义之音,田野里看不到健康之人,结论是死到临头,还在那里偷着乐。这是薛珝从蜀国回来推出的结论。而东吴的另一位人士张悌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他说,“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弊……”本来就是一个乱糟糟的国家,国无政令,不断的北伐,玩戎黩武致使民劳卒弊,哪有不被魏国打败之理。

  对于玩戎黩武,民劳卒弊这一点,《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述佐篇》对此有具体说明:“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有国者不务保安境内,绥靖百姓,而好开辟土地,征伐天下,未为得计也。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出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慌残,西土苦其役调。”由此可知,“经其野民有菜色”或“民劳卒弊”都是“空劳师旅,无岁不征”造成的。说具体一点就是诸葛亮为了他那个汉贼不两立的所谓的皇权不惜践踏人权,使一个本为百姓最适宜安居乐业的天府之国变成了慌残凋蔽的难民营,“经其野民有菜色”,这就是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给蜀汉人民带来的灾难。所以当魏兵来到川蜀时,仅凭谯周一句“臣愚以为不安”,刘禅就绑着自己、带着棺材到邓艾那里投降了。

  当然,以上这些,不一定为大家所接受,也许会被更多的正人君子嗤之以鼻。不过,我要说的,不仅仅是北伐中原,我们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要审慎探讨的还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高风亮节,还有他那个“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奉献精神,我觉得也不尽然,更多的是后来的统治者因为其统治奴役人民的需要而为其统治服务所做的一段历史演义罢了。欲知其详,请看下一章,调侃忠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