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仁之木(乙卯年+丁丑年)

  木之颂

  木,东。阴消阳长,生发条达。主仁忌奸,性直情和。

  栋梁兮建广厦,花果兮饷宾客。青龙兮森森,司农兮荣荣。

  -

  -

  一、乙卯年

  梁第一帝大萧衍大同元年,梁朝三十四年

  东魏第一帝元善见天平二年,东魏朝二年

  西魏第一帝元宝炬大统元年,西魏朝元年

  -

  -

  甲、娄昭仁释兖州卒

  夏六月,我们一行人进了瑕丘城,去到固定投宿的万安客栈:房舍如旧,只是不见了客栈匾额。推门而入,四下无人,正疑惑间,突然响起一阵断续叮当声,循声来到院中,见一位老者正在修理一张四方桌。老者觉察到有人进院,抬起头转向我们,正是万掌柜。

  万掌柜很高兴我们的到来,急忙去厨房沏了一壶茶,并招呼我们坐下。大哥问道:“万掌柜,这偌大客栈,怎么就只有您一人?”

  万掌柜道:“说来话长。去年秋冬,永熙帝与高欢闹翻,投奔宇文泰,出洛阳,入长安,而高欢迁都邺城,另立新帝。十一月,兗州刺史樊子鹄得知这一消息,便据本城响应西魏。这樊子鹄觉得自己手中兵卒太少,兵势不足震动人心,便命令部下把州内年老体弱之人全都抓来当兵卒。我们客栈也不能幸免,上至六十九的守夜人老刘头,下至九岁的小厨工牟小郎,全部被抓去充数。果然,附近的南青州刺史大野拔等人听说了,也率部前来瑕丘。”

  我道:“此事我倒有些耳闻。那樊子鹄先人是荆州蛮族部落一酋长,父亲樊兴归附魏国朝廷后,封平城镇长史、归义侯,一家人迁徙到代郡。北镇之乱时,樊子鹄投到尔朱荣帐下,颇得倚重,经常参与京中大事;官至右仆射,进封西阳郡公。外任殷州刺史时,看殷州干旱连连,担心州内流亡人数日益增多,便勒令有粟米富家分出一些给无粟米贫人,并加派人力物力帮助他们耕作,多种大麦、小麦,州内由此逐渐安定下来。”

  万掌柜道:“樊子鹄治政确实有些手段。两年前,樊子鹄初到兗州,见太山太守彭穆参候失仪,便当众责让彭穆,并历数他种种罪状;彭穆诧异不已,一一认罪。原来樊子鹄未到任之前就派了几个心腹乔装查访各地施政得失。当时州内官民大为震惊,州内风气因此也大为好转。”

  -

  大嫂问道:“您在樊子鹄军中没少受苦吧?”

  万掌柜道:“我还算幸运,被抓入营不久就碰见一熟人,将我调入伙房。今年春二月,高欢以仪同三司娄昭为东道大都督,率军攻打兖州,不到半日就攻克了由胶州刺史严思达镇守的东平城。消息传来,军中人心惶恐。各参军事召集大家大讲樊子鹄三年前大败梁军生擒鄴王元树及谯州刺史朱文开的故事,于是军心稍安。”

  我道:“娄昭,高欢妻子同胞兄弟,樊子鹄同乡发小。樊子鹄身经百战,单就作战方面来说,与娄昭大概不相伯仲。”

  万掌柜道:“的确如此。娄昭围瑕丘城,久攻不下,便用水灌城。这时,天平帝派散骑常侍陆琛、兼黄门郎张景征前来招降。大野拔欲降,但樊子鹄坚决不肯降。于是大野拔乘着议事的机会,令手下斩下樊子鹄首级,出城投降了娄昭。消息传到军中,大家各自四下逃散。我也逃到了牟城内侄在乡间的祖屋。”

  徐徐问道:“您在那呆着也不好受吧?”

  万掌柜道:“是啊,整日心神不宁的,怕连累了内侄,想要离开,却又不知该往何处去。半个多月后,内侄带来了一个消息,说当时我们逃散后,众将领都劝主帅娄昭把我们全部抓回来杀掉,娄昭却道:‘此州横遭不幸,被樊子鹄这贼残害,整日盼望着官军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现在官军来了,却又要杀他们,此后百姓之苦要向谁去申诉!’众将领觉得甚为有理,从此无人再提追杀一事。于是,我在内侄家中安心住了大半个月,等时局稳定了才回来。”

  大哥道:“不管娄昭如何说,但是他的所为确实拯救了苍生。”

  万掌柜道:“我们做百姓的,只盼时时处在太平之地。”

  ……

  -

  -

  二十三、丁丑年

  梁第四帝萧方智太平二年,梁朝五十六年

  陈第一帝陈霸先永定元年,陈朝元年

  齐第一帝高洋天保八年,齐朝八年

  周第一王宇文觉、第二王宇文毓,周朝元年

  -

  -

  甲、镜花与水月佛国终幻灭

  十年西游,归来梁尽,四处凋敝,累累坟丘。

  忆别离日,亭台楼阁,车水马龙,依依杨柳。

  一年有余,侯景作乱,繁华佛境,人间炼狱。

  唯幸至亲,闻风而走,远避东海,免遭屠戮。

  -

  云气出三桥,天命难自弃,筹谋四十载,一朝风云起,梁萧代齐萧,中兴改天监。

  立国方一年,怀朔狡逆生,魏孝昌元年,群雄纷乱生,侯景四度转,归旧友高欢。

  造大爱敬寺,强夺钟山地,自谓千古才,教条儒道法,谤木肺石函,政务勤不倦。

  同泰四舍身,奉赎四亿万,研佛百感生,诏令国人效,免税又除役,寺庙遍地建。

  天下财可数,贪求念无穷,骄纵亲爱人,刻薄异己者,法弛律无度,人心遂自散。

  太清元年初,高欢郁而终,遗言教子澄,吾死景必反,克景唯绍宗,兵法慕容传。

  -

  未几景果叛,河南归宇文,黑獭封太傅,上下慎防之,无可乘之机,转头谋萧衍。

  有梦喜必实,朱异奸赞诚,闻声便封王,遣万兵送粮,不惧澄征伐,脚踏两条船。

  韩轨围颍川,割四城赂泰,救兵至而解,颍川归西魏,复遣书诡辩,还赞奇谋创。

  阴谋叛西魏,乞兵计未成,河南王梦灭,不顾澄示好,弃宠妻爱子,决意祸向南。

  旋即伐东魏,慕容绍宗应,渊明实不堪,兵败没于魏,还拜豫州牧,不怪失涡阳。

  杜弼作檄文,字字谆谆告,高澄连和梁,侯景密截之,伪以己易明,方知衍食言。

  -

  怨从寿阳起,谋反计熟稔,悉民为军士,停收税与租,东冶请锻工,暗结萧正德。

  飞扬跋扈志,外内两朱异,远胜百人言,入梁整一年,半年筹划反,托为清君侧。

  文武或思乱,或无心应战,不费一兵卒,如入无人境,宣阳汇正德,两月至建邺。

  外围或弃守,景得石头城,青袍黑幡旗,列兵绕台城,羊侃智斗景,墨家雌雄决。

  正德即帝位,以女为景妻,多地援军至,数战各相持,景军疲且乏,设计伪乞和。

  萧纲固请和,盟约西华门,援军南退时,景军攻城日,萧纶柳仲礼,父难子退却。

  -

  攻陷台城,掌二宫而号天下;幽死萧衍,弃正德而立萧纲。

  江南大饥而五谷不登。百姓流亡而死者涂地。花果皆罄兮草木凋残。千里绝烟兮人迹罕见。

  州郡王侯,各自为政,多求自保,或不战而投,或力竭而降。

  景自封宇宙大将军,不敌王僧辩胡僧祐,巴陵兵败后如山坍。

  雄心虽丧,帝心仍在,两度禅让,青丝白马来,傲情归大汉。

  子仙死子鉴逃,壶豆洲景命丧,截手邺城,传首江陵,暴尸建康,人皆取食,尸骨荡然。

  -

  皇帝菩萨,百姓草芥,城破之时: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子孙互残杀,霸先驱外侵,吴地改姓陈,高欢早预言:顾我能畜养,非汝能驾御。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