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黄大红:植根于西部的“枸杞专家”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枸杞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农业趋向高度产业化的今天,依靠旧模式发展枸杞产业早已不合适宜。宁夏大红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大红,利用自身技术和科研团队,在中国首创枸杞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并大力开展无公害枸杞技术服务和枸杞种植基地,推动了地方乃至全国枸杞产业的发展。

  黄大红:植根于西部的“枸杞专家”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具有很好的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效。现代医学也已证实枸杞所含纤维素、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等可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延年益寿。正因如此,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科技工作者都为它的价值所着迷,黄大红也是其中一位。

  远赴他乡 开启创业之门

  黄大红,安徽人,原中国技术市场黄山科技培训中心一名教员,2002年被调往中国西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机制的感召下,成为了宁夏中宁县首批科技特派员。

  “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中宁县作为世界枸杞的发祥地,一直不为世人所知。反而,黄大红看到了其中的重大价值,并一头扎进枸杞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中。

  为了解决枸杞无公害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他在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测报、农药配方、喷药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反复试验和探索,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科技项目5个。然而,每个环节要想取得实际性的成果,都需要庞大的资金,这对于一个刚刚工作不久的科技人员而言,是笔天文数字。在一股敢打敢拼精神的感召下,黄大红争取到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项目,并累计获得了1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黄大红在科研上取得了成绩,借着东风又于2003年成立了宁夏大红枸杞科技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枸杞方面的科研与产业化。黄大红进而从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成为一名企业家。

  精益求精 续写“红色”神话

  经过推广,黄大红创立的一系列经营模式很快促进了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12家加工销售企业主动与黄大红有合作关系的2000余户茨农签订了枸杞购销订单。黄大红所产的无公害枸杞系列产品,价格水涨船高,远远超过普通枸杞的价格,除销售国内外,还成功出口东欧、美国、韩国等国家。

  2006年,黄大红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借助国家863计划《农村信息智能化引导项目》探索出农村信息化服务新模式,在宁夏很快建立了138个科技信息服务站点,初步形成一个具有“上下互动、资源共享、传输方便、多方共盈”的“区、县、乡、村”五级一体的农业技术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并接通了求助电话“0951-12396”,实行就近接入、快速反应和服务。这种“黄大红式”的新型服务模式完美实现了“农户+科技中介服务+龙头企业”的三方利益共同体。

  据2009年统计,黄大红的统防统治及测土配方施肥等枸杞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面积37万亩,占当时宁夏爱全区枸杞种植面积的50%以上,累计为农民增收超过3亿元。

  展望国际 “小枸杞”蕴含“大文章”

  随着黄大红科研团队的壮大,其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显得惊人,其先后筹建了2个分公司、4个服务中心和130多个“宁夏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点”。其中,每年仅为全区各服务站点配送农资产品就达2000余万元,服务面超过11000亩。

  黄大红是企业的核心,他在发展企业同时,依然不放松科研投入,研发出枸杞枪施肥技术、枸杞病虫害超低量生物喷药技术、富硒枸桑保健飲品等极具市场前景的新型技术。眼下,枸杞枪施肥技术及枸杞病虫害超低量生物喷药技术在宁夏已全面推广。初步计算此技术按照宁夏现有枸杞种植面积,其中1/5的枸杞使用该技术,每年每亩可节省劳动成本200元×12万亩=2400万元,加上肥料利用率的提高,每亩节约肥料成本400元×12万亩=4800万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富硒枸桑保健飲品则是采用了现代生物纳米精化技术和充分发挥了枸杞延年益寿、增强人体免疫力独特功效的保健型饮品,现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0910117764.8。

  黄大红把枸杞产业与企业、社会、农民进行有机结合,为提高中国枸杞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2004年,宁夏大红枸杞科技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黄大红获宁夏区“优秀科技特派员”一等奖。2005年企业取得国家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项目。2006年,获得宁夏“优秀科技特派员创业企业”,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各级媒体的关注。随后至8月,原国家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对公司进行考察,给予高度评价。2009年,黄大红被国家科技部评选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