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节 中原战局

  就在中原战事胶着之际,河北传来震惊天下的消息,一代枭雄曹操死于邺城,曹操原本只是中了一箭,伤势并非十分严重,但是心挂中原战事的他一直难以安心静养,而就在此时,郭嘉病逝了,曹操折损一臂,顿时病情加剧,而东郡夏侯渊的败亡、关中夏侯敦的失利,让曹操一时间沉疴加重,终于在十二月十五日病逝于邺城魏皇宫。

  在荀攸、程昱、曹仁等大魏老臣的拥护下,曹丕登上了大魏的皇位,曹丕登基之后立即收缩防线,下令泰山的臧霸撤往河北,放弃泰山,泰山已经丧失了意义,所以此时需要保存实力的曹丕在荀攸、程昱、贾诩的劝说下,这才放弃泰山,尽力防守陈留、颍川两郡,这是河洛要冲,所以必须要保住,一旦颍川与陈留有失,那么曹丕就只能龟缩在河北之地了,那样的话实力上曹魏就难与楚汉抗衡了。

  邺城皇宫内,大魏皇帝曹丕看着铜镜之中的自己,很是激动,终于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曹丕显然期盼已久,在曹丕的身边,一名年约三旬的男子正恭敬的侍立在侧,显得甚是谦卑,乃是曹丕登基之后新任的秘书郎,是曹丕的心腹之臣司马懿。

  曹丕转身看着司马懿,起身微笑道:“仲达,此次朕能够顺利登基,多亏了你啊,要不是你游说诸将与一班老臣,朕想要登基实在有些困难啊!”

  曹丕此次登基司马懿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论人望,曹丕不及自己的四弟曹植,那可是号称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天下世子的楷模,论军威,曹丕不及自己的三弟曹彰,曹彰可是跟随曹魏讨河北、战北胡的骁将,曹仁、夏侯惇都与他甚是亲密,但是曹丕也有自己的优势,自从曹操的长子曹昂战死宛城之后,曹丕就是名义上的不二人选了,而且他是曹操亲封的太子,合乎正统,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稳固,曹丕登基之后立即剥夺了曹彰的军权,封曹植为燕王、曹彰为赵王,调离了邺城。

  司马懿见到曹丕如此称赞自己,连忙谦逊的说道:“陛下严重了,臣乃是尽自己的本分而已,何谈功劳,先皇驾崩之事,眼下急需处置,参与此事的诸人臣已经将他们都解决了,陛下放心,此事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曹丕看着司马懿,没有说话,只是一直盯着他,吓得司马懿连忙匍匐在地,曹丕冷笑道:“仲达,你给朕记住,父皇是病逝的,不关任何人的事情,以后你要再胡说八道,你就下去侍奉先皇吧!”

  听着曹丕的话,司马懿吓出了一身冷汗,曹丕登基其实就是一个阴谋,虽然曹操伤势日渐沉重,但是还未到病逝的地步,之所以暴毙,乃是司马懿暗中做的手脚,曹操在世之日,司马懿就是曹操的近臣,曹操回邺城养病之日起,司马懿就暗令心腹在曹操的药中做了手脚,那是一种慢性毒药,和一次两次不会有危害,但是若是长期下去,毒性积压,就会毒发,而且毒发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症状,就是医官检查也看不出来,除非解剖。

  见到司马懿唯唯诺诺的样子,曹丕心里很爽,他再也不必像做太子的时候那般谨慎了,现在他才是大魏的主人。

  “传令,夏侯惇领兵两万增援河洛史涣,夏侯尚、曹真领兵两万增援颍川乐进,曹休、曹洪领兵两万增援陈留徐晃,令臧霸领兵两万增援平原高览。”曹丕一口气将自己的命令传达下去,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保证现存的实力,只要再过三年,河北就能恢复元气,那个时候就是他收复失地的时候,河北乃是最富饶的领地,河洛地区有百姓不下三百万,冀幽并三州加起来也有近千万人口,只要三五年的时间,曹丕就可以再征调三十万精锐,眼下大魏精锐损失近半,全部兵力加起来也不到三十万,只够自保的了。

  而此时的刘弥得知曹操病亡的消息之后,也是大惊不已,没想到曹操就这样死了,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个后世众说纷纭的枭雄,就这样死了,刘弥感觉不真实,但是随着曹操的死,刘弥也只能暂时停止进攻,安抚稳定占据的领地。刘弥很清楚这次曹操之所以败亡就是因为准备不足,曹操觉得有糜芳的内应,就可以拿下青徐,但是他不知道刘弥真正的实力,低估了对手,以为自己可以凭借骑兵可以摧垮刘弥大军,但是最后他失败了,刘弥眼下是见好就收,一举拿下了兖州大半土地,刘弥已经很知足了,斩杀了夏侯渊、曹纯也算是为孙策报了仇了。

  在于何人任职兖州刺史的问题上,刘弥就犯难了,兖州,曹操的起家地,曹魏在此根基深厚,虽然有一些人对曹魏反感,但是很多人也终于曹魏,继任兖州刺史的人就需要文武兼备、刚柔兼用,才能镇住。有人说徐庶可担当,有人是仪可胜任,但是在刘弥心里他们都不是合适的人,徐庶处理事情有条不紊,但是手段不足,是仪为人孤傲,也不可以,最后刘弥看重了郑度,郑度现任兵部侍郎,手段就不用说了,能被称为“真毒”的人,手段自然是有的,留郑度驻守兖州,应该是最合适的人,刘弥一直是实行军政分治,为了配合郑度,刘弥特意留下太史慈与黄忠两员骁将协助,毕竟陈留那边徐晃可是已经有了六万兵马,颍川乐进那里也有七万兵马,为了稳固防线,刘弥命蒋琬为汝南太守,文聘、陈到助之;李严为南阳太守,桓阶、韩当助之;贺齐为东郡太守,马良、凌统助之;确保北面防线的稳固,同时正式任命韩遂为凉州刺史,调张任为凉州大都督;调诸葛亮为雍州刺史,赵云为雍州大都督;调法正回寿春,令周瑜领兵三万驻守梁郡,策应各路人马,等到各地都妥善之后,刘弥才率军回师寿春,这一次,刘弥起兵四十余万,历时将近三个月,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也可以安心的回寿春过了好年了。

  这一战,最出风头的是孙尚香,协助黄忠斩夏侯渊、取得东郡,在江南也有了红衣巾帼将军的称号,但是最受刘弥看重的还是陆逊和魏延,一个奇袭关中,一个去陈郡,败乐进,若非曹真和夏侯尚的援兵及时答道,乐进可能就要丢了颍川了,但是许昌以南都已经成了刘弥的地盘,魏延奇袭关中,也是备受瞩目,一下子成了征北将军、宜城亭侯,封侯拜将了,陆逊也被封为征西南将军、都阳亭侯,二人都不过三十的年纪,就这样的承继,也是甚的器重,一班老臣也知道这是刘弥在为后辈人才机会,毕竟跟随刘弥起家的一班老臣都已经不小了,黄忠、黄盖、韩当、严颜、张任、高顺等人都已经五六十了,赵云、张辽、周泰、蒋钦、甘宁等也是快五十了,再过十几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活着呢,而一班年轻将领都开始展露头角,像是魏延、陆逊、凌统、吕蒙等人,中间过渡阶段还有文聘、李通、贺齐、陈到等人接替,所以刘弥这边人才是不缺乏的,文臣就更加不用说了,法正、庞统、诸葛亮、是仪、刘晔、鲁肃、陈登等人个个都是王佐之才,还有张昭、顾雍、吕范、步骘、陆绩、阚泽、谷利、吾粲等个个也是才能不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