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好运用尽

  林家良今天出差去县教育局,汇报工作。会议结束后,被教育局人事科的一名领导找他谈话。

  那人告诉林家良,今年县教育局副局长因病提前退休,需要尽快找人替补。领导经过考虑,初步确定了两名候选人,一名是某镇高级中学的校长,另一名则是林家良。

  现在要求两名候选人,各自提供规定的文件资料,供上级领导审核。大约是“述职报告”和“工作调动意愿书”之类,详细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并表示愿意接受新的职位。

  这无疑是一个欢天喜地的好消息。从镇上调到县里,从一个区干事升任副局长,如果调动成功,林家良可谓又是“连升三级”。

  无论如何,这是上级对林家良工作的充分肯定。

  因为他没有任何后台,帮他推荐,绝无半点“人际关系”。上级挑选他,全看在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这一点上面。

  但他自己一方面非常兴奋,一方面却产生了犹豫。

  他的犹豫,还是出于“工作和家庭的冲突”。

  如果他去了县里工作,离镇上一百多里,乘车来回要三四个小时,他不可能“通勤上班”,每天单位和家里来回跑。

  他必须住在单位里,很可能每月只能回家两三趟。

  这就意味着,他一点儿照顾不到家庭了。家里药店没有他坐诊看病,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生意。药店很可能开不下去,妻子跟着失业,家庭收益自然也会大幅减少。

  另一方面,林书豪还在病中,自己一旦离开,交给做事潦草的妻子一个人照看,林书豪的情况恐怕堪忧。

  这不是一般的小矛盾,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矛盾

  当然还有第二个方案。就是全家跟着他一起迁往县城,并落户县城。教育局答应会给他安排一间职工宿舍,足够一家人居住。唯独妻子李月娥的工作问题,教育局帮不上忙,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如此优厚的条件,根本不会有更多考虑。拼命往上爬都来不及呢。

  然而林家良还是很犯难。如果全家搬迁,等于他刚建起来的新房子,还没住几天,又要舍弃卖掉。同时镇上药店也要关闭,李月娥去县城另谋出路。

  一时间,事情来得突然,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太多。

  他回到家里,立即跟妻子商量。因为除了“笨笨”的妻子,他实在找不到别人讨论。

  李月娥的意见是,支持丈夫升职,愿意带着孩子跟着丈夫一起去县城。她说,这不止事关丈夫个人事业的发展,更对孩子们将来的前途大有影响。父亲越是出人头地,孩子们当然更加沾光。

  这一点上面,“笨笨”的李月娥显得比丈夫更加的高瞻远瞩。毕竟“人往高处走”这个道理,小孩子都懂。

  林家良问妻子,如果全家迁去县城,那房子怎么办?药店怎么办?

  李月娥说,房子可以卖,房子是增值财产,说不定还能赚一笔。就算去县城买房,要多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至于药店,这里关了,去了县城还可以重新申请开。

  事实上,县城的李凤娥听到消息,也是极力鼓励姐姐一家搬去县城的。她说,她会尽全力帮助姐姐一家在县城安身定居。姐妹俩到了一起,也能更好的照顾年迈的母亲。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去了比不去,对全家更有利。

  第二天林家良到了办公室,还就升迁的问题,跟吴主任谈了谈。吴主任跟李月娥观点一致,支持林家良调去教育局。吴主任说,这种光荣,不是金钱物质可以衡量的,不应该因为“房子”和“店铺”而成为阻碍。

  在众人的支持和鼓励中,林家良终于听从了大家的意见,决定珍惜这次的机会,争取升调去教育局里。

  只要他自己愿意争取,对于打败另一个候选人,他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单就个人能力,那个人不及他的三分之一。

  他当晚就积极书写自己的“述职报告”和“工作愿意书”。

  他把自己的个人材料递交上去以后,就听到反馈的消息。说上级非常看好林家良,林家良成功的胜率上升到了百分之九十九。

  一家人非常兴奋,李月娥已经开始做起转让房子和店铺,全家搬迁县城的准备。

  就在此时,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正是林家良从前的“得意门生”,拿走林敏“中专名额”的刘梦玲。她提着礼物,来看望自己的“恩师”林家良了。

  刘梦玲中专毕业后先是在事业单位工作,随后调去县城某机关单位。事业上可谓是风生水起,成为林家良当初班级最为成功的姣姣者。

  林家良热情接待了这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学生。师生多年未见,确实有很多聊不完的话题。

  他们很快就聊到,这一次林家良的升职事情上面。刘梦玲向老师表示诚挚的祝贺,并打听起一些有关升迁的细节问题。林家良对学生百倍信任,自然是一一奉告。讲了自己当初对家庭的担忧和考虑,比如房子问题,店铺问题,尤其还有儿子林书豪患病需要照顾的问题。

  等到刘梦玲告辞离开以后,林家良才开始疑惑。她为什么要打听这种问题,还问得那么仔细,跟她有什么关系?

  很快就有人告诉他,刘梦玲其实就是另一个候选人,也就是林家良对手的儿媳妇。

  林家良终于醒悟,刘梦玲很可能是来给她的公公当间谍,刺探林家良情况的。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这种猜测一定八九不离十。那个候选人无疑也是在拼了老命,要打败林家良,争取升职。

  一个月以后,县里人事安排的决定下来了,大出林家良意外,林家良落选,他的对手成功晋级,坐上副局长座椅。以后林家良就得听从昔日“对手”的发号施令。

  后来上级领导对林家良说,为什么你儿子患病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在个人材料里写明?这表示,林家良这次失败,就是林书豪的特殊疾病成了障碍。

  林书豪的“精神病”,林家良是极力对外界隐瞒的,就是担心儿子被人强制送去精神病医院,也是担心吓到街坊邻居。

  所以他没有在“个人材料”里写明,外界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林书豪病情,毕竟轻度“精神病”外表并不明显。你就说他是“性格怪异”,大家都信。

  但是上级怎么知道的呢?林家良想起跟刘梦玲谈起过林书豪的事情,而刘梦玲在县城工作,是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的。

  大胆揣测的话,就是刘梦玲把林家良隐瞒儿子“精神病”的事情,当作林家良个人“污点”报告给了有关领导。导致领导对林家良失去信任,最终改变了对林家良升职的决定。

  也就是说,天真的林家良,被自己狡猾的“得意门生”,不知不觉又摆了一道。果然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一点没错。

  林家良在妻子面前,总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聪明的人。然而到了自己学生那里,竟被当成猴子一样的,耍得团团转。

  这一次,也是林家良事业上的第一次重大失败。从被幸运选上小学民办老师那一天,他一路都是乘风破浪、轻舟过江,事业上几乎一帆风顺,步步升迁,没经历过太多挫折。

  但是这一次他终于失败了。似乎表明,他一生的好运,到现在用尽了。

  那天晚上,李月娥不禁沮丧的对丈夫抱怨:“要是林敏在家里就好了,她在家,你不会这么不走运的。不管你信不信,林敏就是能给家里人带来好运。”

  “胡说什么呢?莫名其妙,这跟林敏有什么关系?”林家良事业遭此打击,也是一肚子恼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