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差一分

  九月开学季节又临近了,本届上线的高考生都已经收到了各校的录取通知书。可林书豪的录取通知迟迟没来,不是说他考上了吗?

  而他最好的朋友肖勇,十天前就收到录取通知了,他考上了一所本科名校。

  林家良终于着急起来,暂时放下工地的事务,先去处理儿子高考的问题。

  经过一番打听,得到了林书豪的高考分数,他离本科相差一分,只上了专科高校的分数线。

  而林书豪的报考志愿里面,只报了本科学校,压根没填专科高校的志愿。也就是说,他目标直指本科,就没打算要去读专科。

  这也是林家良一直要求的,儿子不考上一个好大学,都对不起他那份好天赋。

  只差一分,就对一个人做出才华判决。多那一分,你就被归于“天之骄子”系列;少那一分,你就被归于“普通人”系列。

  然而那一分差在哪里?是试卷上写错了一个标点,还是划错了一根线?有没有可能,只是字迹不工整,阅卷老师看错眼,对的答案打成错的呢?

  真的,你根本无法确定,差的那一分,绝对就是林书豪自己造成的。还有那么多的因素,任何一个小小的误差,都有可能是“罪魁祸首”。

  问题是,试卷没有办法去查,你不服也不行。

  这让父子俩人都深深的懊恼,越是差距微小,越是心有不甘啊。倒是差得太远,反而心安理得了。

  父子俩都不愿意去读专科高校,这跟他们的期望差距太大了。然而他们谁也改变不了那一分之差的残酷事实。

  两人都很痛苦,心情非常压抑。

  林家良心里怪儿子还是考得不好,为什么分数那么边缘,不多考一分呢,多考一分不就没这种事了吗?

  林书豪则认为,那一分之差不是自己的错,很可能阅卷或者统分老师出错,搞错了他的分数。很可能不是搞错一分,是搞错很多分。

  他希望父亲利用他教育界的职务便利,帮他去查一查试卷。但他没有直接求助父亲,只把想法告诉了母亲。

  李月娥于是对丈夫说了儿子的意思,希望丈夫尽全力托关系,查一查儿子试卷。或许还能扭转乾坤。

  林家良一听就冲妻子发火,把对儿子的抱怨,都发泄到妻子身上。

  他说,想得这么简单,高考试卷是那么容易查的吗?就是教育厅长的儿子,也不能想查就查。什么都不懂,张嘴就来。

  林书豪听说母亲为了他,挨了父亲的骂,更加的不满父亲。他对母亲说,明明就是父亲自己害怕去求人,找托辞、找借口不愿意尽力,只知道骂别人。

  总之是,父子之间,相互猜忌,毫无信任。父亲怪儿子不争气,儿子怨父亲不尽力,父子误解越来越深。

  牢骚满腹也没有用,他们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下面该怎么办?本科读不了,专科还去不去读?因为林书豪终于还是收到了录取通知单,是一所地级市专科院校发来的。

  林书豪懒洋洋回答,不想去。

  林家良心里也同意,知道读那种学校没多少意义,毕业又不安排工作。跟没读一个样。

  林家良又问儿子,可不可以再复读一年,明年再参加高考。

  林书豪还是摇头,不想读了。

  林家良心里还是同意的。因为复读生参加高考,多了许多的限制,很多好学校不可以报志愿了。而且复读一年,也不一定能考上,今年差一分,或许明年差更多。

  难道儿子就这样终结学业了吗?儿子的前程就止步在这里了吗?若是这样,原本重点栽培的儿子,岂不是彻底断送掉了。

  林家良不甘心啊。毕竟儿子上本科只差一分,下场不应如此“悲惨”。

  他还是想帮帮儿子的。查试卷那个忙他是帮不上,但是可以从别的地方、从自己容易做到的地方想办法。

  刚好,林家良也到单位上班了。他决定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给林书豪捞一个“中专”指标,让林书豪去读“中专”。

  为什么“大专”不读,反而读“中专”呢?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因为他那个“大专”是不包工作分配的,而这个“中专”是包工作安排的,而且是体制内工作,人人都争着去的单位。区别有多大,想想就明白了。

  其实林家良当初把女儿林敏的“中专”指标送给了别人,现在也开始后悔了。要不然,女儿现在也在稳定的单位里工作,而不是那家将要破产倒闭的工厂当工人。

  拿了林敏“中专”指标的刘梦玲,如今中专毕业,已经进入某个机关当了一名公务员。看起来,前途辉煌得很呢。

  林家良决定“弥补”过去的错误,现在给儿子再争取一个“中专”名额,让儿子以高考的分数去读中专。

  以他在教育办工作的职务,他有这个便利。高考的事情他管不着,但是全区每年“中专”的名额,就是由他经手的。

  问题是,当初送给别人的“中专”指标,光明正大是女儿的。而现在给儿子争取来的“中专”指标,却不正当了,要来一点舞弊手段。

  因为儿子是一名高中生,没有资格占用初中生的“中专”指标。林家良必须虚报儿子的学历,还要抢用别人的“名额”。

  为了儿子,他第一次冒巨大风险,干这么违规的事。

  这种事一旦发现,问题会很严重。不过,他看来有信心瞒过去。

  经过一番周密操作,他基本办到了。表格填好,林书豪个人的“虚假”材料也准备齐全,包括报读的学校也选好了。

  现在,只差将材料报送县教育局就行了。到了县教育局,只要没有人举报,十有八九可以通过。而林家良有信心,不会让下面有人发现举报他。

  只是报送这种材料去县里,偏偏不是他本人的工作,是由办里李振林干事经办的。

  这件事他唯一瞒不过的,就是李干事,因为李干事是认识“林书豪”的。他必须如实告诉李干事,请李干事帮忙,完成这件事。

  他跟李振林同事这么长时间,深信这点忙,李干事应该会帮他。因为平时,大家交往还算融洽,李干事有几个家人的病,还是林家良给治好的。

  谁知李振林是一个非常坚持原则的人,别的忙好说,这种违规犯错的事情,他决不肯配合。林家良跟他好说歹说,意思出了事自己一力承担,决不会牵扯到他头上。他仍然是说不通。

  林家良还在想着,有没有别的跳过李振林的办法,李振林已经报告给了吴主任。吴主任很快找林家良谈话,要求林家良立即中止行动,他可以既往不咎。否则,后果自负。

  领导都发现了,事情自然是办不成了。林家良叹口气,不得不把所有“虚假”材料,当场烧毁。

  “中专”这条路就此断绝。林家良不得不劝说林书豪,还是去读那所大专院校。既然没有更好的路可走,只有先读了再说,总不能荒在家里失业。

  林书豪一千个不情愿,但想想父亲为他的事,也算操碎了心,他也勉强答应下来。

  几天以后,林书豪一个人背上行李,登上汽车,去了那所大专院校上学。

  上一次女儿去读职校,他都和妻子隆重相送;可这一次,儿子去读大学,他竟没去相送了。不知道林书豪孤零零出发那一刻,心里有没有一种特别冷落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