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开发区

  今年春节最让林家良头疼的问题,还是一家人居住的困难。

  主要还是林敏从单位回家过春节这几天,没有地方住宿。好在只有几天时间,就在店铺柜台里面,用木板给她搭了一个临时床铺。晚上睡,白天再收起来。

  寒冬腊月,四面通风的房子到处漏风,屋里床板上面都结冰。

  夫妻俩总不放心,不时到柜台那儿看一眼,喊一声女儿的名字:“敏儿,冷不冷。”生怕女儿冻僵在被窝里面。

  就因为住宿不便,林敏只到初二那天,就早早告别,回去了单位宿舍。她平时回家探一次亲,也是当天来,就当天回,不能在家里住一晚。

  除夕那天晚上,林家良和妻子躺在床上,就商量了一整晚,下决心千方百计,来年一定要把房子的问题解决。

  运气真是说来就来,春节假过后,林家良上班的第一天,办里黄维权就告诉他一个喜讯。有可靠消息,镇上将要出售一大片房屋宅基地,想要建房子的人有福了。

  原来,根据上面“撤村并镇”的政策,镇领导决定就在南郊这里搞“开发区”,建起现代标准的城镇社区。所以这里的田土将全部做为宅基地,出售给居民。

  等待多少年了,林家良等待的就是这一刻。他闻讯非常兴奋,立即缠着黄维权,打听具体信息。说他一定要去买一块地。

  黄维权告诉他,这是镇里刚刚做出的规划,还没有正式公布,只有少量人得到消息。但是已经有一些关系好的人在那里抢到地基了。

  据说那里的田土价格还算便宜,比起在街区买现成的房子要划算一些。消息一旦正式公布,估计供不应求,很快会被抢光。因为这些年经济繁荣,镇上有钱人越来越多,攥着钱等着买房的人一大批。

  黄老还说,他自己也想要买一块地自建房,会和林家良一起结伴,去办理手续。

  林家良非常高兴,他知道办这些手续比较复杂和繁琐,搞得不好还会被刁难。有一个同伴就好得多了。有不懂的事也有个咨询、商量的地方。毕竟他生平第一次买房子,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这是办大事,万一出什么差错,带来的损失很可能无法承受。

  林家良原本是对黄老有一些嫌弃的,嫌弃他老态毕现、做事迟缓,平时很少跟黄老交流。现在忽然对黄老一百八十度转弯,整天跟他聊不完的话。

  当天下班后,林家良回家,立即把这件事告诉李月娥,和妻子讨论商量一番。

  他倒不是突然重视起妻子的意见,要征求妻子同意什么的。只是事情太过重大,他必须先找人聊一聊,以保证自己没有做出错误决定。

  李月娥果然提出一个他没有想到的问题。

  她说,南郊那边那么偏僻,未经开发,平时都很少有人从哪里经过。把店铺搬去那里,谁还会上门?只怕药店生意一落千丈,从长远看是绝对不利的。

  一句话,只是单纯居住还可以,开店做生意肯定不行。李月娥的意思,不同意把房子建去那里,还是希望在适合开店的地方买个门面。

  林家良说,南郊那儿正在开发,荒凉之地很快就能变成繁华社区。等到那儿的街区建起,人流密集,那里也会变成风水宝地,做生意的黄金地段。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偏僻的“小渔村”,短短几年之内,就被开发建成一座繁华都市,成为一颗令人瞩目的“明珠”。过去根本没人多看一眼的地方,如今成千上万的人涌进那里。

  李月娥自然是不知道什么“小渔村”的,不知道是丈夫虚构,还是真有其事。她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们这里就是小地方,说变繁华就变繁华,哪有那么容易?

  总之,夫妻俩一个急于买房,觉得机会难得,非买不可;另一个嫌弃地段太偏,不同意买。意见始终无法统一,到后面又争执吵闹起来,弄得不欢而散。

  林家良本来也不是征求妻子意见,妻子同不同意,根本不重要。只是事情太重大,他找不到人和他聊,把一肚子困惑的话,跟妻子倾诉罢了。

  不过妻子的话,还是让他感到了为难。该不该买,他一时也变得犹豫。毕竟这是终生大计,一旦决定,就无法更改。

  他也清楚,妻子的店铺是全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要是光靠他一个人的工薪,只怕买房子这种事,现在想都不敢想。

  所以事关店铺的经营大计,妻子的意见,他不得不要考虑。

  结果搞得他一整晚翻来覆去,觉也没睡好。

  第二天他黑着眼圈去上班,还在纠结着买还是不买。黄维权就说,他今天打算去街道城建办递交申请报告了,问林家良要不要一起去。

  林家良说,这么快就申请啊,还不知道建房一起要花多少钱,存的钱够不够呢。万一建到中途,钱不够了,借又没处借,岂不麻烦。

  黄老说,这个你担心什么,真的是第一次建房,想得太多了。先把地基买下来,什么时候建,没人会催你。地基买下来了,才好根据地基面积和建房规格,算出建房所需资金。有了经费预算,自己可以安排建房时间,经费充足就马上建,经费不足,地基搁在那里,慢慢凑齐。

  是啊,这也很有道理啊。你不赶紧把地基买下来,人家把地抢完,说什么都是空话了。

  黄老看他还在打不定主意,就说:“那你不去,我先去了,我是决定了一定要买的。他们跟我说,看在我们是教育办公职人员的面子上,会把最好的地让我们挑,机会真的难得,我就不等你了。”

  这下林家良定不住了,有黄老这种老财会在精打细算做盘算,一切肯定都是最划算的。要是自己一个人去办那些事,还不知道要增添多少难度,多花多少钱。

  他不敢再犹豫了,有这么多的优势,那些劣势就顾不上去考虑。

  因此他立即回答:“去,去,我和你一起去。”

  他迅速写好自己的自建房申请报告,中午跟黄老一起交去了街道城建办。

  审批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审批百分百会通过的,因为城建办开发区,也在鼓励大家买地,只希望把地早点卖出去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