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额外支出

  如果要问林家良,今年春节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今年春节最让他心痛的事情,就是花掉了一大笔钱。

  真的,他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在如此短短几天之内,花掉这么多钱。

  这一方面是一种实力的体现,说明他有钱可花。“有钱可花”应该是一件比较美好的事情吧。

  不过另一方面,似乎又是一种“损失”,钱包里的金钱一下子变少很多,总会让人感觉紧张,尤其对于林家良这种一辈子节俭的人。

  虽然这笔钱他花得起,但他现在还没到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因为家里的房子还没有买好,他人生最主要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春节本身就是一个“花钱”的日子。不花钱,就根本体现不出这种节日的“特殊性”。它还跟平常日子一个样,你就过不出“春节”的感觉。

  尤其这些年,经济到处都在蓬勃的发展。大家手里都变得宽裕一些,更加迫切的希望自己的生活从过去一贫如洗的状况,变得实质性的好转。

  生活变好,当然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而这一切都是要靠“金钱”去支撑的。一毛钱不花,就想样样变好,那是做梦。

  春节这样的日子,尤其能够激发出人们“拼命花钱”的心理。

  人们累死累活工作了一整年,平时生活多半比较节俭,到了年底年初这种阶段性的日子,人们最希望好好的改善一下生活、犒赏一下自己和家人。为此,他们很愿意花钱。

  林家良只是所有普通人中的一个,当然也逃不出这样的大众心态。

  回首自己的生平,他当然还记得那些一穷二白的艰苦岁月。

  记得家里最苦的时候,春节连粥都喝不起,村里人饿着肚子去“开会”,全靠“激情澎湃”的精神生活,冲淡掉对物质的渴求。

  后来情况好一点,春节餐桌上有了米饭;后来再好一点,餐桌上有了鱼肉;如今的春节,他们家可谓是“满汉全席”,应有尽有。

  今年是林家良当上“干部”的第一个春节,带着某种庆祝的心理,今年的春节,他有心弄得隆重一些。

  不但全家吃穿上拨出一笔“巨款”。还在招待客人方面,大幅提高了档次。客人来了,不但保证吃饱喝足,还有足够“惊喜”的礼物带回。

  不过,林家良是个生活有计划的人。一旦做好计划,他希望一切照计划进行。花完计划以内的钱,就不想多支出一分钱了。

  可是生活就是生活,它有自己的一套计划,不可能为某个人的计划而改变。

  林家良没想到了,年夜饭那天,屋顶被积雪压塌了一个大洞。他没办法长时间睡在一个屋顶有大洞的房子里,这是寒冬腊月,雪花会落到床铺上去。

  他必须请人来修补屋顶,不得不额外支出一笔材料费、人工费。偏偏碰上春节这样的日子,机关上班都有加班津贴,所以材料费和人工费都成倍增长。

  这笔钱,他花得真的很心痛。因为这不是自己的房子,是别人家的,自己花钱给别人的房子装修,他总感觉这钱花得不值。

  但是你让房东来出钱修补,也是不可能的。他说是你自己把屋顶捅坏的,你也百口莫辩。

  到初四初五那天,林家良带着孩子回乡下老家,给两个哥哥拜年。大哥突然就提出,今年清明,要给过世的爹和娘,坟前立一块墓碑。

  林光耀夫妇过世的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一块石头墓碑都立不起。坟墓就是光秃秃一堆土,跟别的无名坟墓混在一起。时间一长,后辈子孙快要找不到坟墓的位置。

  如今,家里经济状况大有好转,两个哥哥虽然还谈不上富人,至少谷仓已经很满,再也饿不上肚子。尤其林家良,在镇上当了干部,在乡下好歹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这些年,整修家族坟墓的风气十分盛行。一些有钱的“暴发户”,不惜重金,给过世的亲人修起“金壁辉煌”的坟墓。

  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幸运致富”,归功于地下有灵的祖先。他们必须要感恩,希望过世的祖先一直一直的保佑他们,千秋万代的发财富贵。

  在这种风气影响下,林家也希望给过世多年的爹和娘立一块石碑。

  大哥的提议,林家良当然要支持的。爹和娘苦了一辈子,却没赶上现在的好日子,给他们立一块石碑,真的无话可说。

  立一块石碑是要花钱的,而且价钱不菲。这种石碑纯手工打造,而且是专门定制,刻上不同的文字,所以价钱自然也不便宜。

  鉴于林家良的经济情况比两个哥哥好得多,况且当初爹和娘对林家良重点栽培,家里所有资源都给了林家良。如今林家良在爹娘石碑上,理所当然应该多承担一些。

  这样,林家良在这件事上,又额外花出一大笔钱。

  以上两笔钱,都是合理支出,谈不上什么“非理性”消费,但他还是隐隐的心痛。因为那都超出他的计划之外。

  超出计划之外的后果就是,将会影响到他的“购房大计”。

  林家良在大哥家吃过午饭后,就带着孩子们回到镇上去。

  到晚饭的时候,林超凡就主动把今天在乡下亲戚那里讨到的“压岁钱”,全都交给了父亲。

  交出“压岁钱”,给父母“保管”,这早就是他们家的传统了。孩子们身上是从来不留钱的。

  今天的压岁钱还不少,有五十多块。因为大哥家来了一个有钱的“贵客”,出手阔绰,给每个孩子发了五十块压岁钱。五十块钱,那时候不是一个小数目,已经是林家良当时一天的工薪了。

  大伯家这位客人,是大伯的妻弟,原是部队的一名团级军官。他是在“大裁军”背景下,退伍回到地方来任职的。他还是生平第一次来给姐姐家拜年,花点钱给自己和姐姐撑面子,是很必要的。

  谁知林超凡交了,林书豪的却没有拿出来。李月娥问他钱哪里去了,他说他买了学习用品,花掉了。

  买学习用品?信你个鬼。为这点钱,林家良也不好追究,但他心里不高兴,觉得林书豪当哥哥的,还没有弟弟林超凡懂事,

  大约所有这些关于“金钱”的问题,影响了林家良的心情,他晚饭的时候,就沉闷着一言不发。

  晚饭后,林家良拿出记帐本,做了一番日常开销的记录。记帐一直他的好习惯。

  记完帐,他打算出门到街上溜一圈,去菜市场看一看,为明天准备一点食材。

  他刚踏出店门,一个男孩子迎上来,冲着林家良礼貌的点个头:“林老师,给你拜年。”

  林家良认得他,正是中学时候经常跟林敏混在一起玩的周凯。不知他是特意跑过来,还是正巧路过这里。

  林家良从来就不喜欢周凯,在他的偏见里,周凯属于那种不求上进的街头小痞子,居然还总是纠缠女儿林敏。

  林家良心情不好,本打算不搭理周凯。可这是春节,不能太没有教养,于是淡淡回一声:“哦,你好。”

  周凯紧接着问:“林老师,林敏在家吗?”

  看来这小子也不知道,林敏没回家过年。大约心里一直惦记,想和林敏见个面,不惜跑到家里来找她。

  一听又来找林敏,林家良心里恼怒起来。他也不好发作,只冷冷回一声:“我不知道。”然后丢下周凯,匆匆走了。

  周凯立在原地,怔了半晌,才转身离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