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相认

  狄妃站起身来行礼道:“原来是皇上来了,您怎么不让他们通传一声,也好让臣妃出来相迎。”

  赵祯抢上前扶着狄妃不让她拜下去,嘴里埋怨道:“母后真是的,儿臣将侍卫和随行太监们留在外面,就是为了不让他们打扰儿臣和母后相聚。母后却总是这样大礼相见,不是要折煞儿臣吗?”

  狄妃温柔地笑道:“皇上,国礼不可废。你虽出自**王府,但却是当今天子,宫里的刘太后才当得起你这一句母后。你这样乱叫,倒是叫臣妃和王爷为难了。”

  赵祯扶着狄妃坐下,自己也坐在狄妃身边,恭敬地道:“母后千万别这样说,儿臣虽则当了皇上,也不断或忘生身之母的养育之情。”

  游彩花忍不住揉了揉眼——乖乖,这个皇帝也太没架子了吧?瞧他依偎在狄妃身边的亲热样,活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但这样的情景落到李妃眼中,又是另一番感触了。李妃眼见自己从小被人掉包的孩子玉树临风地出现在面前,却对着另一个女人亲昵撒娇,心中又是欣慰赵祯的孝顺,又是难过自己的的委屈,眼中便噙了满眼的泪,颤抖着声音道:“民妇包门秦氏,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着便要跪下行礼。

  狄妃忙上前扶住李妃道:“姐姐,你是长辈,这礼就免了吧。”

  赵祯也微笑着向李妃看过来,嘴里说道:“包老夫人平身吧。”

  李妃抬起头来看赵祯,眼睛一红,忍不住就落下泪来。赵祯一愣,呆呆地看着落泪的李妃,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心酸,便问:“包老夫人,你因何落泪?”

  游彩花这时已经回到李妃身后,适时地递上一张手绢给李妃拭泪。李妃心情激动之下,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嘴唇翕动、泪如泉涌。

  狄妃轻轻挥了挥手,左右侍候的丫鬟太监们便悄悄退了出去,只有那个被赵祯呼作“小瘦子”的小太监仍然寸步不离地跟在赵祯身边。

  “安公公,麻烦你去庭华阁通知王爷,就说皇上驾到,让他过来见驾。”狄妃淡淡地吩咐。

  “奴才这就去。”安公公知趣得很。他是赵祯身边的亲信,经常陪着赵祯回南清宫探望**王爷和狄妃,自然知道这是狄妃要支开自己,人家娘俩儿好谈知心话。

  现在,水榭中只剩下狄妃,李妃,赵祯和游彩花四人。狄妃这才道:“皇上可知包老夫人为何会如此?”

  “儿臣不知……但是,包老夫人似乎有伤心之事,你只管向朕道来。包卿为朕分担不少烦忧,卿家有事,朕也当竭力相帮。”赵祯对着李妃说话时,才有了一点皇帝的架子。

  李妃仍然只是流着泪呆呆地看着赵祯,看得赵祯心中越发不安。狄妃幽幽地道:“皇上有所不知,包老夫人是太过思念她的儿子,才会如此失态。”

  “包老夫人,你是有儿子在外不归吧?此乃小事,朕派了快马去接了他来与你相见就是。”赵祯安慰道。

  狄妃又道:“只是呀,包老夫人这个儿子,可还不知道老夫人是他的亲娘呢。”

  赵祯奇道:“母后,这又是为何?”

  “皇上,我知道。因为我家老夫人的儿子从小就被坏人给换走了。”游彩花忍不住插嘴,话一出口才发觉自己似乎又逾礼了,赶紧又缩回李妃身后。

  狄妃接着道:“是呀,而且那人不仅换走了老夫人的儿子,还弄了只剥了皮的牲畜,硬说是老夫人所生,使得她被人视为妖孽,几乎送了性命。”

  “竟有这等事?”赵祯诧异地挑眉,突然想起宫中一段旧闻,再看看李妃相貌不俗,虽在哀痛之中,却仍不失礼数,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于是狐疑地问狄妃道:“既是如此,为何儿臣不曾听说过包卿家中有这段往事?”

  狄妃这才轻叹道:“那是因为,包老夫人并非包卿的生母,而是包卿在得知老夫人的冤情后,同情她的际遇,将她认为义母,以便照顾她的起居。”

  赵祯沉默片刻,又再看了李妃几眼,缓缓道:“母后这么一说,儿臣竟想起了一段宫中的往事。记得父皇也曾有一个妃子,曾经生了妖孽,被打入冷宫赐了鸠酒。此事倒和包老夫人有些相似,只是那李妃早已故去多年。”

  李妃听到此处,不禁失声痛哭道:“儿啊,娘没死,娘没有死啊!”

  赵祯惊得站起身来,失声道:“你,你说什么?”

  “儿啊……”李妃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赵祯心中一阵狂跳,转头对狄妃道:“母后,包老夫人莫非太过思念她的儿子,已经得了失心疯?竟然对着儿臣信口雌黄。”

  狄妃这时也擦了擦眼角,拉着赵祯的手走到李妃身边,叹气道:“皇上,到了此时,臣妃要请皇上恕罪。”

  “母后何罪之有?”赵祯扶着狄妃轻声问。

  狄妃缓缓地道:“臣妃并非皇上生母,眼前这位包老夫人,正是当年被打入冷宫的李妃。而皇上你,就是当年被换走的那个孩子。”

  赵祯呆立半晌,眼光在狄妃和李妃脸上来回了好几遍,这才动容道:“母后,你知道你现在在说什么吗?”

  狄妃苦笑道:“臣妃当然知道。当年,陈公公星夜送了一个婴孩到八贤王府,值那时八王兄正要远征辽国,便又亲领着陈公公将那婴孩交与王爷和我。陈公公说,是刘妃身边的宫女寇珠冒死救了李妃的孩子出来,此乃皇上龙种,要臣妃代为抚养。当时先皇正在盛怒之中,臣妾等便想过些日子再向皇上陈情。不想李妃随后在冷宫被赐死,寇珠也自杀了,既无苦主,又缺人证,这事便只有隐忍下来。”

  赵祯也激动起来,拉着狄妃的手问:“母后,你说的那个婴孩,难道就是儿臣?”

  “正是,”狄妃又长叹了一口气:“唉!当日我们只以为李妃已死,便想着好好抚养你长大便是。不想刘妃所出的太子三岁病亡,先帝一见你就喜爱异常,又因你与太子同岁,便过继了你入宫,后来又立了你做太子,将皇位传与你。”

  赵祯一步步走到李妃面前,呆呆地问:“你,你才是朕的母后?”

  李妃拭了拭泪,从贴身的衣兜里摸出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露出那块黄灿灿的绸布和布中包着的小金球,抖抖地捧到赵祯面前。<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