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长兴诗会 3

  待至秦玥携沁悦入席,场间总算再无空位,诗会方才开始。

  只是未曾预想的另重身份公开,秦玥不自觉向坐在另侧的商子羽看去,

  只一眼,他却是注意到了,便亦回看,二人眼神交汇,商子羽眸中意味不浓不淡,又见他轻点头,唇角轻扬,这才别过,算是招呼示意。

  似是并不对她是“叹然居士”一事惊讶或悲喜,他的心境是那样平和,而她欣赏喜欢的,恰恰也是这样的平和吧?想见无缘见的古之翩翩公子,她现在,是确切得见到了吧?又怎能,不上心?

  秦玥说不出此刻自己心中的百般情绪交杂,她那二哥目光回后,她亦是将眼神收回,不关心他事的她,自是没觉察到另排另一人讳莫如深的玩味、不深不浅的忧伤。

  “我大楚建朝已二十年,圣上勤勉,兢兢业业、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太平之世已初见端倪。

  甚感皇恩浩荡,我大楚国祚必能渊远绵延,本宫方办这长兴诗会,邀天下才子名流,以诗会友、以文达意。庙堂民生,我大楚的未来便落在尔等身上,望尔等切莫辜负皇上、国家、百姓对尔等的期望。”

  “定不负圣上、长公主殿下、天下民生厚望!”

  诗会主办人发话,诗会正式开始。但见她话方落,离她近的一人立即起身长揖、尽表衷心,其他人自是不甘落后,虽没拔得头筹,但也不妨他们亡羊补牢,秦玥夹在中间,虽有点不愿,也不敢不做,随大流罢了。

  只是听着左耳进右耳出,凑着人多,好奇稍稍向那百里贞看去,碍于对方身份之尊贵,她并不敢多么明显,以免有放肆之嫌——这是古代,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

  嗯,表现得诚恳、话间波动起伏,善于调动这些士子情绪,姜果是老的辣,秦玥不可否认她说得对,这些个才子不也因她几多意动?不过她并不以为意,只忍不住腹诽,如同前世,开局前领导总会一番长篇大论,她想笑不敢笑。

  “这位是江北才子孙耀。”

  “孙耀见过长公主殿下,见过诸位同道。”

  “再是淮左公子吴好道。”

  “吴好道见过长公主殿下,见过诸位同道。”

  ……接着便是介绍诗会参加诸人,只见长公主从左,挨着顺序一个个连去,被说到的人便起身,对着长公主方向一拜,又跟着对向他人一拜。

  ……“昌隆书社莫北辰见过长公主殿下,见过诸位才子。”

  轮到北辰了,离她还远吗?百里贞下一刻说到了秦玥,秦玥无奈起身:“叹然居士秦安见过长公主殿下,见过诸位……才子。”

  “呵,叹然居士,什么玩意~。”她话落,有轻贱之语飘进她耳,那人不知是谁,说得很小声,但不妨她听力好。

  不过秦玥莞尔,不羞不恼,唇一角有微微弧度,她无意与这些“才子”争所谓高低,且看他们窝里斗去,她只需稳坐钓鱼台。

  ……“商家商子羽见过长公主殿下,见过在场诸位。”

  一转到了右侧,终于轮到商子羽了,秦玥一双眼几乎定在了他身上,观他清淡模样,因体虚无意透出的别样……柔弱,她越发怜惜,好感更甚、心动更甚。

  “不过区区商贾之人,怎配与我等同席!”

  又不知是谁,于商子羽话后,轻声分外不屑。距离之近,秦玥听得分明,瞬间心中火起,她能允许别人说她不好,但万不愿容忍有人诋毁她心中谪仙般的人物!

  由是拳头捏紧,紧贴双腿,眼中流转莫名之意,眼神如同利箭,头一偏,实质性得射向说那话之人。

  那人显是也感觉到了,他虽不知秦玥为何,亦表现无惧与秦玥对上,却终在她那样尖锐目光之下拜下阵来,悻悻偏过头去。

  “哼”秦玥轻哼,那人主动妥协,她也不再打算深究,看了眼二哥,他并无异样入座,她虽忍不住拍案而起,终究是在别人地盘,长公主殿前失仪——她总归还有理智,不至这般冲动。

  激动后又渐复平静,秦玥端起她案前茶杯,呡了口茶水吞在嘴里。跟着就是她那便宜大哥,秦玥不由看去,好奇他身份,今日该能有个答案了。

  便见长公主百里贞手掌斜对向黄钰,面上带了几多笑意,声音亦放得轻柔了些:“这是本宫侄子——皇上第二子宸王百里玄钰。”

  “呜~噗~”

  漫不经心得,茶水才入喉,可乍闻这惊天大事,秦玥愕得差点没将喉咙里的水喷出来,好在及时反应过来,捂着嘴才不至丢脸失仪降罪,“咕噜”好一会,茶才顺利经肠到肚。

  卧槽,这娃子是王?!还是最神秘、皇帝最宠爱的宸王?!哎哟我去,她这是招惹到了多便宜的大哥?!

  黄钰身份被揭,秦玥一时再难镇定,希望这是假的,可长公主说得,能有假?不由手捏起衣角,秦玥几分扭捏,“无知者无畏”,前提是无知啊~。

  她现在不无知了,只有后怕,若是早知晓他身份,她岂敢像平日那般放肆无矩?权势啊权势,不畏强权那是假的,在这封建王朝,人家碾死她如同只蚂蚁,甚至……甚至得祸及家人!

  不行,不能多结交,以后必须得保持距离!只可惜,对不起沐菡的嘱托了……秦玥想得入神,头是稍低垂的,未曾留意百里玄钰正“不经意”向她看来,只脑中嗡嗡作响,似无似有听下了百里贞对余下两人的介绍。

  “这亦是本宫侄子,皇一子昭王百里玄德。”

  “本宫侄儿,皇三子定王百里玄明。”

  皇之三子在诗会齐聚,是在场大多数人未曾预料的,诸多文人心里不禁更暗暗沸腾了!

  能参加这一诗会已是得人肯定,在一方盛名,皆是心高气傲、不肯相与之辈,个个只想若能在会上有惊人之举,定更能声名远播!届时得皇子、长公主青睐,未尝不能哪一日光宗耀祖、名垂史册、万载流芳!

  十年寒窗,无数个日日夜夜,艰辛不易,谋求的不正是此?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众人只打算出全力一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