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薛先生的戒尺

  果然,圆脸少年很快就卡了壳,背不下去了。</p>

  薛居正手持戒尺走到跟前,口中冷冷挤出了一个字:“手。”</p>

  这位老先生管教学生的风格,一向就是这么简练明快,惜字如金,能动手绝不逼叨。</p>

  原先的那位赵德昭当年就是受不了这个,才会当堂造反拿墨汁泼了薛居正一脸的。</p>

  但他毕竟是皇子,身份终归不同。</p>

  宫学里其他的学生,包括这位圆脸少年,可就没有这个胆儿了。</p>

  圆脸少年老老实实伸出右手,让薛居正用戒尸打手心。</p>

  赵德昭听响声就知道,这老先生下手是那是真重!</p>

  圆脸少年每挨一记,都要疼得微微哆嗦一下,偏偏又不敢把手缩回。</p>

  赵德昭认得那位圆脸少年,知道他是某个国公的儿子。</p>

  毫不夸张地说,以这小子的家庭背景,就算在东京大街上强暴民女,开封府的捕快不但没胆子插人,还会上赶着巴结帮忙推屁股!</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但在眼下,这小子却只能乖乖挨薛居正的打,连个抱怨的眼色都不敢有。</p>

  谁不知道薛先生是什么人啊?</p>

  他连圣上的面子都敢不给,连两个皇子都敢打手心,一个国公之子算得老几啊?</p>

  赵德昭正在胡思乱想着,薛居正已经啪啪啪打完戒尺,目光从赵德昭脸上掠过,随即点出了他的幼弟赵德芳。</p>

  赵德芳慢慢站了起来。</p>

  赵德昭一看弟弟的脸色,就知道他跟先前那小子得是一样下场,于是抢在弟弟开口背诵前挺身站起。</p>

  “薛先生!”</p>

  “你有何话说?”薛居正转头注视赵德昭,冷冷道:“圣上亲口谕示:学堂之上,师道为尊。此地既没有殿下,也没有郡王,还请恕老朽无礼!”</p>

  这话也是相当刚了,意思不管你小子要干啥,别想拿皇子身份与郡王爵位强压我,不服就找你皇帝老爹哭去!</p>

  “薛先生误会了,学生不过是觉得,先生的授课之法,可以改进更好些。”赵德昭对这位薛老先生还是很尊重的,提意见尽量语气委婉。</p>

  “你是说,老朽教得不好,不配教授你吗?!”</p>

  薛居正愣了一下,脸色转为铁青,已经是气急败坏了。</p>

  薛居正作为当代大儒名师,被人当众质疑不会教学生,就等于是拿巴掌朝他脸上招呼。</p>

  赵德昭不卑不亢,继续跟他讲道理:</p>

  “薛先生,愚意以为:先生应该先给我等细细讲解每篇文章,其后再让我等背诵。否则,学生们不解文章含意,如何能背得下来?即便勉强背下,也不过囫囵吞枣而已,其实并无好处。”</p>

  拒绝死记硬背,这是来自后世的先进学习理念,因此赵德昭心中底气很足。</p>

  但最重要的还是他心疼弟弟,实在不愿让幼小的赵德芳挨上一顿戒尺!</p>

  “你不过是自己背诵不得,害怕老朽的惩戒,便巧言诡辩!”</p>

  薛居正越说越气,手拿戒尺指着赵德昭,疾言厉色:</p>

  “你此次返回宫学,老朽本以为你已经真心改过,哪想到竟然是变本加厉,简直朽木不可雕也!”</p>

  薛居正的这一通脾气发得极大,众学生无不脸上变色,人人心中砰砰乱跳,生怕会受赵德昭的牵累,那可就有得苦头吃了。</p>

  就连赵德芳,也都向自己的二哥投过来乞求的眼神,意思让赵德昭别再为自己出头硬杠了,自己宁愿因为背不出挨上一顿戒尺,也好过让薛先生告到父亲那里,那时必有严惩。</p>

  赵德昭环顾了一下全场,平静说道:“先生有所误解,学生提出意见是出于公心,绝无私意,学生自己是完全背得下来的。”</p>

  “一字不差?”</p>

  “一字不差。”</p>

  薛居正微一凝思,手中戒尺在桌上重重一拍。</p>

  “好!若你真能做到,那老朽就信你是出于公心,此后便如你所愿,改了授课之法。”</p>

  “若是不能,你便是妄言诡辩,不敬师道,老朽便打你十戒尺,再亲自禀明圣上,将你逐出宫学,永远不得召返!”</p>

  赵德昭等的就是这句话。</p>

  他当即深吸一口气,马上开始背诵:</p>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p>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p>

  赵德昭滔滔不绝,一气背诵完了《出师表》全文,不但没有一字错漏,而且连个磕巴都没打过。</p>

  赵德芳和其他学生都惊着了,嘴巴张得老大,不明白赵德昭怎么突然就变得如此聪明强记了?以前在宫学时,他明明就是表现垫底儿的差生啊!</p>

  薛居正更是震惊,他注目赵德昭的眼神里既有讶异,更有疑惑。</p>

  赵德昭心里却在暗笑,觉得自己似乎有点欺负古人了,但要怪就怪诸葛武候的《出师表》写得太赞了,以致于在千年以后也被列为中学生必背的篇目,自己当年上中学时早就背过了,今天又温习了几十遍,怎么可能会背不下来?</p>

  若非有这个底气,他也没胆子站出来向薛居正提意见。</p>

  看到薛居正还站在那儿发愣,神情颇为尴尬,赵德昭轻声提醒:“薛先生,您看,要不先下课?其实学生也有背错之处,是先生宽宏大量,不予计较。”</p>

  薛居正回过神儿来,有些感激地看了赵德昭一眼,随即顺势宣布下课。</p>

  当薛居正的背影消失在视线后,原来寂静的课室里爆发出一阵轰然欢呼。</p>

  二十多个半大小子们哗啦一下冲过来围起赵德昭,险些把他抬起颠到半空。</p>

  其中最激动的还数今天躲过一劫的赵德芳,他笑得眼泪都出来了。</p>

  这位薛老先生博学是博学,但是向来严厉得过分,尤其喜欢打人手板,没人不曾挨过他的板子。</p>

  人人心中有怨言,但无人敢于表露。</p>

  偏偏这个宫学不来上还不行,因为给皇家子弟做伴学陪读的资格,那都是他们的父祖辈凭着天大的面子求得来的。</p>

  而在今日,赵德昭居然可以当众让薛老先生吃一个瘪,这教他们如何不觉得痛快极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