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峰回路转!

  (no94-no95)

  no94

  赵骁云这一说,旁人也不再顾忌,纷纷尽说着章童的不是。

  苏媚儿心里得意那个得意呀!叶筱沐,看这回还整不死你!

  南宫琰看着章童低垂着的脑袋,哪里还有先前半点与他争锋相对的气势,不由的想开口帮她说话,可刚想开口,却见章童抬起头来。

  章童心里冷笑连连,面上却装出一脸的愤怒。

  她似恼羞成怒,气急败坏道:“苏妹妹,你可看好了?当真在妃子笑看到的是我说的这首?”

  苏媚儿假意将身子往后缩了一下,柔弱害怕的样子,支吾着不敢说话。

  旁人见苏媚儿似乎是被吓到,纷纷指责章童太凶了,她这样子不是在威逼苏媚儿么?

  赵骁云讽笑:“那你证明啊,只要你能证明这首诗真是你写的,我就给你道歉。”

  赵骁云一脸的鄙视,她打心底就觉得这首诗不可能是章童写的,因为章童根本没文采能写出这样的好诗。

  也有唯恐天下不乱,诱哄着苏媚儿:“苏小姐,你别怕,慢慢说。”

  苏媚儿弱弱的说道:“我曾有幸在清涟姑娘的房间见过这首诗,真的就是这首。”

  苏媚儿话中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那清涟姑娘是谁?东陵国的才女!若不是你抄了清涟的,还是她抄袭你的不成?

  众人皆是鄙夷。

  章童却此刻面上露出了一抹轻笑,她慢慢说道:“苏妹妹可着实记错了,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而清涟姑娘写的是这首。”

  顿了顿,低柔的声音流泻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上次我偶遇清涟姑娘,不甚将写好的诗掉落在地,清涟姑娘随手帮我改的。”

  章童面上笑意盈盈,仿佛众人对她的误解丝毫影响不了她。

  在别人看不到的角度,章童乌黑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冷光。

  此时,阮文卿用一种惊艳的目光看着章童。

  先前那首诗他已觉得做的极好,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姑娘面对着众人的质疑还能如此的从容淡定……

  他看着章童的眼中多了一抹深意。

  南宫琰看着章童,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

  他就知道,这丫头厉害的很,绝不会让她自己吃亏。

  公主看着章童是越发的满意,不由得赞叹道:“果然不愧为我东陵的才女,只是略加二字,便使意境更上一层楼!”

  众人开始称赞清涟姑娘即使从商,文采却丝毫不减当年,对这首诗纷纷叫绝。

  苏媚儿脸色沉了下来,极为不服气,却也无法反驳半分。

  章童却是看着苏媚儿,继续道:“苏妹妹,你不能颠倒黑白啊,姐姐本来不愿说,可你既然说了,姐姐也就说了。你刚刚那上半阙,我在清涟姑娘的房间里倒是真真儿见过的。”

  这就叫反将一军。

  苏媚儿一愣,她这是捡来的,莫不真的是别人的吧?可别人的怎么会在自己院子……

  no95

  众人均是愣住了,有人反应过来了,开始问苏媚儿下半阙。

  苏媚儿此刻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心里急得不行,本来她说自己只作了上半阙,可如今章童这么一说,她不对出下半阙就真有抄袭的嫌疑了。

  可苏媚儿着实不会啊,她捡来的,哪里知道啊?

  章童见苏媚儿隐隐的着急,笑道:“苏妹妹,你确定你不会下半阙吗?”

  苏媚儿恨恨的瞪了章童一眼,咬着唇不说话。

  章童叹了口气,面色露出惋惜的神色,大公主不禁问道:“莫非叶小姐知道?”

  章童点了点头,众人马上竖起耳朵听着,只听章童道:“清涟姑娘当时吟过,我听过的呢,这首词的下半阙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阮文卿听了,面上顿时浮现起惊讶,为伊消得人憔悴!

  于是他不禁把投向望向章童,好一个惊采绝艳的女子!

  众人人均是细细的品味,过了半晌,人群中渐渐的响起了叫好声。

  “好啊!清涟姑娘不愧为我东陵的才女!”

  “好一句为伊消得人憔悴呀!”

  一时间,大街小巷到处传满了对清涟的赞叹声,连皇上都知道了这码子事,还给了“妃子笑”一块御赐的牌匾,有了这块牌匾,章童瞬间觉得以后的事都不是事。

  沐落阁

  “哎呀,你都不知道啊,当时苏小姐可过分了,竟然陷害小姐偷了清涟管事的诗句!”

  紫芜一双眼睛流光溢彩兴奋难耐,将昨日的事情添油加醋后娓娓道来:“你不知道,当时我都替小姐狠狠捏了一把汗啊,实在是太惊险了,不过幸好我们小姐厉害!”

  章童用完早点后正在房内查看妃子笑的账目。

  她拿起一旁的茶水抿了一口,慢悠悠地瞥了紫芜一眼:“你已经说过了二十遍了,都不觉得口干么?”

  “有、有吗?”

  紫芜看了一眼绿娅,见她肯定地点点头,才停了嘴,不甘不愿道,“好吧,那等我歇口气再讲……”

  尽管以前也觉得小姐厉害,可经过昨日一事,她觉得自家小姐简直就是万能的,没有任何事能难倒她。

  章童优雅地抚住额角,眼中尽是无奈笑意,这个丫头真的是……太聒噪了。

  绿娅站在一旁,忍不住轻笑起来。

  此时她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一夜之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诗在京城中造成无与伦比的轰动。

  无数士林学子对着这两句诗秉烛夜谈,高谈阔论,甚至还影响了一大批周边国家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