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难忘的暑假

  三年的高中一晃而过,除了对紧张学习环境的印象外,小丽很难在回忆里再找到其他内容。忙碌而平凡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即使以时间为单位我们都真实的走过,但之后回想起来,又似乎什么都不记得,那曾经走过的岁月。

  高中最终以高考为过去式的。

  可怜的小丽熬过高压的三年环境,可在最后临场发挥的成绩却不是多么理想。她原来预期的大学没有考上,就只好从了第二志愿。其实按她当时的分数,就是第二志愿在分数上也有点勉强。应该感谢还有服从分配的环节,小丽在报名学校的时候没有选择专业内容。当录取通知书发到手里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被分配到了英语专业。一个理科生被分到语言的专业,这样小丽有些沮丧。父母开导她:“什么专业不要紧,只要咱们被录取了就行。”小丽在心里无奈的叹口气,谁让自己的分数不争气呢?就只好把姿态放低,按着父母的劝导来说,能录取就行吧!

  那年的暑假,对小丽来说很是难忘。情绪里总有一种离别的伤感在作怪,既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也有莫名的不舍情绪。

  暑假期间,小丽经常去曾经的学校附近。校门口的那几棵迎客松还是那般翠绿,里面有青春的朝气在蓬勃,青翠欲滴的样子在张扬着。只是不知道,在活力的外表下,松树根部的泥土里,又将埋葬多少逝去的青春年华。

  有时候,学校的大门没有上锁,小丽也会偷偷的走到校园里面。空荡荡的教室,荒芜的林间小路,整个学校被一种叫做怀旧的伤感笼罩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异样的感觉陌生。

  小丽走在往昔的回忆里,忽然发现曾经那么厌恶的学校也会是这么的可爱。不知不觉里,她总会走到自己的教室门口,从窗子里往里面望。似乎还能看到,自己青涩的影子在里面徘徊。一排排被灰尘淹没的课桌椅鲜活的被呈现出来。沉寂的回忆里出现无数个场景。

  老师在讲台不厌其烦的重复讲一个例题,小丽在自己的座位上貌似认真的在听着,心却早不知飞到了哪里去漫游。填鸭式教育的弊病有时很是可笑,所有的被饲养者都是一样的饲料,不管你是否消化,不管你是否已经消化,反正到了喂食的时间里,你就必须去吃。教材课本的一致性,却偏偏教育出完全不同的一个个同学,真是种讽刺。同学们吃了不一定消化,消化了不一定会记住,记住了又难免会忘记,在学校毕业以后的几年里,也就真的忘的差不多了。

  教室中自己的位置鲜明的摆在那里。刚刚还空空的课桌,一下子就占满了书本,叠罗汉似得堆成高楼一般。每个同学都是课本的搬运工,就像某矿泉水做的广告一样,我们不生产教材,我们只是教材的搬运工。有个成语叫愚公移山,形容坚持不懈地改造周围环境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同学们面对如山的课本,每个人都是愚公。本来褒义的成语,用在这里充满了嘲讽。移来移去的把自己变愚,终于有一天就真的成愚公了。想到愚公,小丽不禁莞然一笑,其实当个愚公也挺不错的。这段时间她在网上学习到了难得糊涂四个字。这难得糊涂和愚公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糊涂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愚”。那我们当个糊涂的人也挺不错的。默默的在自己的道路上以愚公的态度走下去,不怎么去在意外界世界的纷扰,关注于自己的事情,往往会有很多的收获。就像在高中默默努力的三年,虽然结果不怎么尽如人意,但回想起高压的环境下自己也算是不留余力了。内心里的小满足还挺不少的,应该也是无悔的回忆了。

  小丽的脑海里,教室又忽然热闹起来。在课桌四周追逐打闹的同学们,那是课余时间里的另一道轻松的风景。年轻的活力在张扬,想当年的小丽也是整蛊开玩笑的高手。讲几个把自己逗乐的笑话,丝毫不去在意听众们冷冷的眼神。打饭的时候故意多买几个烧饼回来,给还没来得及吃饭的好朋友一个特别的惊喜。课桌里藏满零食,在自习课时偷偷摸摸的吃东西。

  想到这里,小丽被课桌表明尘封的灰尘拉到现实中来。再也回不去了,那逝去的岁月。小丽又会伤感起来,那尘埃落下的桌面,在上面,已经掩埋,又即将掩埋不知多少人的欢喜忧伤年华呢?

  重回故地的小丽,总有这样那样恍如隔世的感觉。她有点爱上这种感觉了。终于,自己也可以有资格追忆似水流年了。

  暑期的大部分时间,小丽都在整理自己的东西,为即将来到的大学生活打理行装。小到牙膏,纸巾,口香糖;大的有被褥,凉席,各种衣服,她都在精心准备着。

  一直都到了将要开学的前几天,这个心细的姑娘还是幅患得患失的样子。她觉得这东西该拿,又忽然觉得那东西不怎么合适。等她感觉行李都差不多收拾妥当的时候,新问题又出现了。整理好的行装大包小包,实在太多了,也拿不了啊!怎么办呢?小丽只好删繁就简,又开始了仔细斟酌,把没必要的东西舍弃掉。

  人总有一个毛病,给生活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可就难了。小丽开始犯难了,这些收拾好的东西似乎已经融入到她的世界,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像吝啬的守财奴,不肯轻易放手行李箱中的任何物品。常常都会这样,她觉得一样东西没必要拿了出来,可不到一会儿工夫又觉得缺他不可,执意的把又东西放回了原位。

  小丽的苦恼也困扰着很多人。把生命当作旅途,我们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呢?一开始的我们总是轻装上阵,那是幸福是很简单的事情。随着年龄在增长,“财富”也越积累越多。我们在做加法的算数中是很有天赋的,也不管什么东西需要不需要。什么名利啊金钱啊虚伪啊的一切啊,不会嫌多,多多益善,却从不考虑生命的承受能力。很少有人会明白,其实简单也是种很幸福的事。

  经过艰难的取舍,小丽终于算是勉强收拾好东西了。

  开学的那一天,爸爸陪着小丽,拿着行李,奔赴学校。尽管小丽的行李确实精简了不少,但在外人看上去,父母二人还是大大小小的包包像是在搬家一样。爸爸任劳任怨手拿肩扛的在前面走,后面跟着同样也不轻松的小丽。她艰难的挪动脚步,脸上却看不出来一点的抱怨。一切行李的数量刚刚好,小丽充分对比了自己和爸爸两人的劳力强度,由此量身打造的行李,不管是数量还是重量,貌似还不错。小丽这样想着,但走不了几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喘几口大气,回复一下体力,接着前行。貌似刚刚好,要是能再少点就更好了。

  小丽去往学校的所在地离她所住的城镇不远,坐公共汽车大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那天的大巴车格外拥挤,尽管大部分行李都被放置到了汽车下面的储存箱里。这对父女手里还是不能空着,提着几个小包站在坐满了座位的大巴车空隙处。

  大巴车缓慢的起步,渐行渐远。第一次离家的孩子眼圈忍不住的开始泛红。她透过拥挤的人群看向窗外,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在身后慢慢远去,心里倒了五味瓶似得。

  小丽的五味,心酸舍不得的乡愁,有感觉甜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苦楚从此自己一个人了,辣代表了对前程未知的恐慌,咸咸的,终于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水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