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忧伤过境

  晴天和风雨交替

  欢喜同忧伤共存

  不久之前

  我们的笑声环绕

  晴好的阳光泼洒下来

  温馨在周围装点环境

  忽而忧伤过境

  阴云把天空蒙蔽

  暗黑色的心灵

  一切都变了味道

  世事那么无常

  别总忙着去慌乱梳理

  风雨侵蚀下散落的心

  当你学会了去照顾

  去将心比心的包容

  外界风雨不在

  那忧伤的心情

  自然会好起来

  许晴从开始的回忆里出发,想要找寻出这段感情的。她不知不觉就想到了很多,有对往事点点滴滴的回忆,有对温馨时情感的温习。不得不承认,在和小飞的交往中,带给自己的幸福甜蜜还是居多的。至少到目前为止,她一直生活在两个人的桃源里,在那单纯快乐的节奏里远离忧愁,欢喜度日。终于,她强迫着自己从美好的梦境里走出来。她梳理起自己的感情生涯,对于小飞的失望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自从闺蜜和宋明确立关系以后,闺密就很少再去参加文学社的活动了。其实所谓的文学社,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活动。偶尔有个征诗文写小说的比赛环节,也不会强迫的要求社员去怎样怎样,活动的说明贴在那里,谁愿意写谁写,全凭自愿。

  许晴一开始还是很热衷于这些活动的。每有通知,她总是尽着最大的努力,认真去写,但总是得不到社里的关注。文艺社的话语权,总是掌握在以社长为核心的,和社长关系特别要好的几个人手中。对于外人的作品,他们总是出于尊重性的看看,面子上给几句鼓励的话。这些作品就如同石沉大海,在社团里找不到了踪迹。

  他们社里的骨干们文采都差不多。每有佳作,几乎都是以社长为核心的小集体通力合作,拼凑起来的作品。在咱们的文化传统中,自古就有个不好的习惯,文人相轻,在这个小社团里可见一斑。核心们潜意识中有点排外的情绪,所以渐渐的,大多数社员也都不愿意在去那个自身得不到重视的地方了。社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社团里的人越来越少。但她总是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任由人员的去留。

  相比他们社团,吉他社就显得热闹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音乐爱好者。相互切磋者共同进步着到也其乐融融。小飞在社团里颇受重视,虽然他总是断断续续的,也不怎么去社团,可能是有点儿割舍不下许晴。但每次只要他一到场,主角的光环就不知不觉的映射在他身上,他有时也央求着许晴一起去吉他社,说闺密还常常去给宋明捧场呢。许晴总是会拒绝,她很有自知之明怕自己在场会影响别人的发挥。毕竟,她和其他的吉他社成员都不怎么熟悉。假如忽然间有个陌生人在场,他们难免会有些不自然、放不开。再者,她也不喜欢那样嘈杂烦乱的环境。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一起,她不能融入其中,更不能体会到歌者的情绪与疯狂,总觉得与自己格格不入。

  每次小飞去社团参加活动,许晴就到自己的文艺社去。也许同样都是格格不入,但在这里,至少是安静的吧。

  文艺社长渐渐对她也热情起来,很有拉拢她到自己小团队的意思。对于社长的殷勤,许晴的态度总是热情不起来。社员们积极讨论,开发新作品的时候她也总是选择沉默,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社长对他失去了耐心,也就任由着不再理她。当然,在社团一有类似打扫卫生,去买零食一类的杂活,社长总是会第一个会想起她。

  许晴在文学社,总会对着窗口静静的发呆。她隔窗相望,总能从这里隐约看到小飞那边的情况。

  总有些时候,许晴的心是揪起的。在吉他社,男女生练习对唱情歌是不可避免的。本来挺平常的场景,但在她看上去就格外突兀起来。应该是自私的情绪在作怪,她总是在潜意识里认为,小飞那深情款款的眼神,让人赏心悦目的样子,是自己专属的。每到这时,她总强迫着自己不往那边看。可不到一会儿,眼睛还是不由自主的又转向了那里。

  感情中有一种可以形容为“危墙”的关系。所谓危墙,就是那种眼看着就要倒塌的墙壁。这种墙壁看似摇摇欲坠,不堪一击,却历经着风吹日晒,暴雨寒霜,偏偏不倒的屹立在那里。这好像是恋爱中的两个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看似性格脾气都不合适,外人也不看好的危险情侣关系。两个人在“战斗”中总也分不出个胜负,又慢慢的开始恋战起来。在敌我关系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也就越来越有默契。昨天还大吵大闹着一副恨不得吃掉对方的样子,今天就变成了如胶似漆的小情侣。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上一秒红着脸在争吵,下一秒转身就和好。他们甚至还会习惯了争吵,忽而有一天安静了反而觉得很不适应。这种看似危险的关系往往会迎来最后的生机。

  感情中还有另一种叫“危堤”的关系。坚固巍峨,看上去稳如泰山的长堤。寻常的风雨雷电对它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这是那种被外人十分看好的恋情,两人甜甜蜜蜜,性情相投,举案齐眉,很少会争吵。即使有矛盾选择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他们刻意的去逃避危险,辛苦经营着美好的恋情。

  这样的恋情,一开始肯定过得顺风顺水,春风得意。但生活里肯定会有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应该发泄的时候反而选择沉默,一点一滴的小矛盾就会在心里慢慢积累。这种积累平时被压抑着,不去挑明。但潜意识里的危机犹如一个个小小的蚁穴,埋伏这那里。终于有一天,咆哮的情感洪水因为蚁穴的破坏宣泄而出。不发则已,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堤毁情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概就是说得这个道理。

  细节性的微小问题,经过长期的累积,终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沉默比争吵更可怕。争吵是情绪的一种发泄,把委屈说出来,就会让别人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也可以想办法来应付。沉默则是把负面的情绪隐藏起来,不断地在心里堆积,似乎风平浪静,但你确想象不出下一步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许晴和小飞的感情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小飞在吉他社里挺平常的表现。看上去其乐融融,欢快自然的场景,但在许晴看来却是变了味道。她在心里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有点吃醋了,这种不安的感觉是最难说出来的。它影响着许晴的心情,在以后的时间里,她对小飞的态度忽然冷淡了很多。在一起的时候也不怎么说话了,一副沉默的样子消极的对待一切,可以将任何的热情瞬间冷冻。

  小飞对于许晴的改变很是痛心,他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惹得许晴这样,就一个劲儿的问她:“你怎么了?”

  其实到底怎么了,连许晴自己都不知道。她能怎么回答小飞呢?把自己那捕风捉影的忧郁告诉他,让他不去吉他社唱歌了,让他远离吉他社的女生们吗?

  这样的话她可说不出口,整件事情的问题所在就是自己的猜疑,自己的无理取闹。恋爱中的人都是敏感的,一有些什么风吹草动就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这时的许晴,自己都有点不认识自己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