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

  “吕翔和吕旷兄弟两,居然都死了?”</p>

  面无表情的袁绍仿佛是咀嚼了一下这个消息,才镇静的开口:</p>

  “莫非,蛾贼里又冒出个‘万人敌’来了?”</p>

  “那倒不是。”</p>

  田丰解释道:</p>

  “根据降兵所言,出战的贼将殷罡,为西贼中‘十六雏鹰’之首。以某之见,此贼距离‘万人敌’,尚有一线差距,可算是‘千人破’中的巅峰。不过即便如此,二吕也远非其敌手。主公,某战前见事不明,未能查清敌人详情,以至于二吕白白送命,还请主公责罚!”</p>

  听到田丰自责的话,袁绍摆了摆手,温言安慰道:</p>

  “责罚你做什么?若说见事不明,吾才是最有错误的啊!日前仲简【淳于琼】于列人袭杀的那只‘雏鹰’,不过是‘百人斩’一级。吾以为西贼吹嘘的‘十六雏鹰’都不过如此,却还是小看了张狂此贼的用人啊!”</p>

  听袁绍主动揽过决策的责任,田丰心里松了一口气,大声恭维袁绍道:</p>

  “主公心胸广阔,田丰何德何能,竟得主公如此宽宏?”</p>

  袁绍笑笑道:</p>

  “你我君臣相得,何来那么多顾忌?只要是人嘛,但凡做事,难免会出错。你是能干的,犯错也难免。倒是像孔北海【孔融】那般,现在什么也不敢做,当然没有错误了!”</p>

  孔融是天下大名士。自从他执掌北海郡之初,由于眼高手低,被黄巾军管亥部打得落花流水之后,便是每日高宴饮酒,不理政事。于酒酣耳热之际,孔融不免指点江山。臧否人物。袁绍固然名气高绝一时,孔融评价起来依然是毫无顾忌。</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袁绍是个干实事的人,对孔融这等不会做事,只懂得大言欺人之辈,心里自然不会有多少好感。而且孔融的评价里多有偏颇,对袁绍而言。有些话很是不利。这不,日常谈吐里,袁绍忍不住还是免不了讥讽孔融几句。</p>

  “不过,西贼军中之猛将,还真是多啊!”</p>

  说到最后,袁绍还是对张狂手下的猛将数量,表示由衷的惊叹。</p>

  之前,张狂蜗居并州的时候,袁绍虽然对其颇为提防。心里免不了将张狂低看一眼。一群出身黄巾贼的草寇,能够强到哪里去?</p>

  典韦能够击败颜良,当然武力不俗。臧霸与麹义交过手,按照麹义的评价,当属于“万人敌”一级的末座。可那些关羽、赵云之流,多半也就是自吹自擂出来的。</p>

  别的不说,那关羽据说最早是刘备的手下,后来被张狂俘获而投降的。一个堂堂“万人敌”。可会轻易的就被一战而擒?</p>

  至于赵云,那可是张狂的小舅子。光凭这一点。其余并州将领就要抬举他几分。这厮“万人敌”的威名,还不知道是怎么吹出来的呢!</p>

  当然,以上评价都是过去式。经历过丢失半个冀州的大战过后,袁绍对张狂的部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p>

  典韦阵斩颜良,关羽袭杀文丑。足以说明他们的武力并没有参杂什么水分。而赵云这厮在冀北多次与麹义部交手,成功的击伤麹义军团中的头号猛将张郃,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万人敌”。其余如徐晃、鲍出等人,亦在过去数月当中,纷纷用袁军将士的尸骨。证明了自身的实力。</p>

  事实证明,张狂在认识将才这一块,当真是慧眼如珠。袁绍即使成功的利用流言,还有冀州豪强之力,将张狂围困在巨鹿城中,张狂手下的那些猛将,依然让袁绍忌惮不已。</p>

  而且,并州军最让人讨厌的一点,是你根本搞不清他是不是暗中打了埋伏。拥有“点化”之能的张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他的敌人一个突然的“惊喜”。袁绍虽然在必要时也会弄险,却不喜欢意外。因此,他对张狂的忌惮,比对公孙瓒的忌惮还要高出一倍。</p>

  哦,对了,公孙瓒已经死了,袁绍已经不用忌惮他了。</p>

  “元皓,贼将如何动手的?我军伤亡几何?”</p>

  袁绍消化了败仗的结果,开始询问败仗的过程。</p>

  其实,这一战单看过程,完全是乏善可呈。由于双方是为了提升士气而战,根本不好玩什么花样。吕翔带着部下,与人数相当的并州军,在距离巨鹿城墙两百步开外各自列好阵。紧接着,但听一阵鼓响,两军就面对面的发动正面攻击。</p>

  然后,吕翔与敌将大战三、四个回合,不支被杀,余众溃散。吕旷为了替兄长报仇,带领本部兵马冲上去,结果同样战不三合,也被敌将斩杀。好在敌将兵少,不敢追杀,大半袁军才得以顺利逃回本阵。</p>

  袁绍一方计点过后,损失约一百四十人,负伤八十人。这点儿伤亡,对五万人的大军来说,当真不算什么。</p>

  但是,此战过后,袁绍军中的士气受到一定的打击,不复前些天攻城略地时的高昂。而袁军的围城工作,也受到士气下降的影响,还有并州军不时出城干扰,进度变慢了不少。</p>

  对于这等局面,完全是技不如人,袁绍也没有办法,只得下令加派人手,加紧建设过程。</p>

  袁绍下令修建的,是一座攻城营地。</p>

  为了防止城内敌军的无谓袭扰,但凡攻城的一方,绝不会试图将己方营地直接修筑在城池附近。一般来说,距离敌城五里左右,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个距离,可以让敌人出城偷袭时,难度大为增加,确保攻城一方的驻扎安全。</p>

  但是,大军在发起对城池的进攻时,若是直接从己方营地出发的话,对士卒的精神和体力消耗,就会有点儿大。直面敌城,行进在没有防护的旷野里,士卒们的精神必须时刻保持紧张,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守军突袭反击。这对攻城士卒们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p>

  为此,攻城一方在正式大举进攻之前,都会在主要大营前,修建几个攻城营地。这些攻城营地,通常极为接近敌城,以方便对敌城的监视。</p>

  在攻城营地到主营之间,则通常会用简易的栅栏和壕沟,围出一条长长的安全通道。行走在栅栏里,可比行走在旷野里安全多了。敌人就算要发动突袭,也必须先克服栅栏和壕沟的阻碍。有了这些阻碍,处于行军状态的部队足以及时展开部队,转换成战斗状态。这种结果,绝不是突袭者想要面对的。</p>

  如此一来,当攻城正式展开时,攻城一方便可以直接从工程营地发动进攻,而无需浪费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在路上。</p>

  至于敌人会不会乘虚进攻这些攻城营地?</p>

  攻城者只会巴不得他们来进攻呢!</p>

  自古以来,防御就比进攻容易。若能够将守城者引诱到城外来解决,可比强攻防御森严的城池要好多了。所以,对守城者一方来说,反击敌军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反击,反击敌人的什么地方,却是一个需要慎之又慎考虑的大问题。</p>

  别看之前殷罡带兵斩杀二吕,阻挠了袁军一方攻城营地的修建,实际上他这一战除了振奋士气以外,真实效果并不算太大。袁绍的攻城营地建设,因为殷罡而拖延了一天,却依然在两天后顺利完工。</p>

  当袁军有了基本的防御工事以后,即使典韦亲自出动,也别想像之前殷罡那样成功的击退袁军。</p>

  顺便提一句,经过几个月的修养,典韦的伤势也基本消失,实力不减当年。</p>

  当然,袁军能够将巨鹿城四周的营地都修好,也是付出了相当代价的。比如东侧的围城营地,就曾经被张狂部将太史慈带领骑兵发动突袭,一战斩杀袁军一百六十人,俘获两百余。大将蒋奇也在反攻时,被太史慈射伤手臂,一个月内上不得阵,算是退出了巨鹿之战。</p>

  也许是由于被俘虏的袁军,都是些干苦力的辅兵,不值什么。两天后,张狂居然很大方的将这两百余俘虏尽数释放。</p>

  虽然按照张狂派出使者的说法,是因为杀俘不祥,而养着这群无用之人在城内,一是浪费粮食,二是浪费看守,还不如直接归还给袁绍。可是袁绍并不相信张狂的解释,依然觉得这其中有些古怪。</p>

  不但袁绍这么想,军师田丰也是如此想的。</p>

  为此,田丰在接收回这匹俘虏以后,将他们一个一个的分开来讯问一番,以探查其中是否有诡计。不过,这些俘虏除了控诉并州军俘获他们之后,强剥了他们的军服,还不好好的管饭,每天只给一点点口粮外,倒没有发现别的东西。</p>

  查不出古怪,又看不出俘虏们有被收买的迹象,即使以田丰的智谋,也只得放过这些俘虏。毕竟,这些都是自己人,不能对他们太苛刻,以免挫动军心。只是为了安全起见,田丰还是将他们打散建制,重新编制从军。</p>

  当然,事后对这些被俘士卒多加监视,也是应有之义。不过,负责这一块的是审配,那可是个能人,不用田丰操心。</p>

  虽然有着种种事故,对袁绍军的围城行动进行了制约,可到了十月初七,袁军依然利用己方的兵力优势,成功的完成的对巨鹿的四面合围。</p>

  这个时间,正在田丰的预计时间点上。(。。)</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