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雏凤啼 第32章 除夕夜宴(中)

  中国的傩祭活动自上古时便出现了,古代傩祭、傩戏的流传面很广。在武青玦的前世,她的家乡至二十一世纪,仍为傩祭和傩戏的流行地区,保存的戏目多、品种全,特色也十分显著。但无论如何,她前世见过的傩戏,都无法和盛唐禁中的大傩仪相比,太常领乐吏属官并护童侲子千人入宫,于殿前进傩舞,可以想见其壮观宏大的场面。</p>

  傩祭的舞者身着鲜艳的衣袍,执着金枪龙旗,戴着各种造型的面具,骠悍的、威武的、狰狞的、滑稽的、凶猛的、庄严的、慈祥的……千姿百态,不胜枚举,各种美姿,无不展示其中。值此时,大明宫中各殿的守岁烛纷纷点燃,巨烛粗大如椽,通宵明亮,一直燃到次日晨光。殿前的广庭上点起巨大的篝火,加入沉香、檀木,火焰冲天,高达数丈,香闻十里,整个麟德殿荧煌如昼。</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女帝下旨,令朝臣赋守岁诗,以助节日之兴。朝臣自是不敢待慢,有诗情的自要好好表现,赞颂君主圣明、天下太平,以搏天子欢心、前程无碍。无诗才的,也要吟上几句了事,不能薄了女帝的颜面。于是现场立即诗潮涌动、文海飘香,才名远扬如武明玥、纪询、上官敏、李明夙等人赋的守岁诗皆获得陛下赏赐,难得的是武青瑁和武青珞也各自赋了一首情理上佳的守岁诗,女帝龙颜大悦,也分别有赏。本来这赋诗的口谕自是不会包括稚龄孩童,但想要博得女帝注目的皇族子弟却不会放过这个施展才华的良机,往年不知道多少宗室子弟争先恐后地赋诗以献媚于帝,至于那诗是真的当场所作,还是早有准备,却是不得而知。武青玦往年每逢此刻,皆是示弱于人,从不表现的,今年却是没那么容易躲过去,皆因之前在尚香诗舍放肆了一回,搏了个“小诗仙”之名,这朝堂上期待她再次表现的人有之,心中怀疑不忿想看她出丑的人有之,若李明夙、武明玥等人是前者,她身旁那位堂姐武青珞便属后者。</p>

  “青玦可有所得?”果不其然,待到朝臣和宗室子弟诗尽,便有人开口了,只是没想到最先开口的反倒不是武青珞,而是高座于殿上的皇帝陛下。只见她目光灼灼地看着武青玦,难得唇角带笑地道:“便让朕瞧瞧你这‘小诗仙’之名是否当得,可莫叫朕失望。”</p>

  武青玦早就猜到今年的除夕宴没那么好过,赋守岁诗是除夕宴的固定节目,她早两年就知晓了,所以此次私下也作了些准备,把记忆中的读过的守岁诗都梳理过一遍,挑了几首符合宫廷喜庆氛围的来备用,现下果然用上了。</p>

  于是起身展颜笑道:“青玦略有所得,在此献丑了。”</p>

  说完,正准备把准备好的诗句念出来,却听武青珞道:“禀皇祖母,青珞有个提议。”</p>

  女帝一向宝爱她,听她插话也不怪她无礼,和蔼地笑道:“哦?珞儿有何提议?”</p>

  武青珞不怀好意地看了武青玦一眼,娇声道:“刚刚听了这么多守岁诗词,描的都是这麟德殿的景象,脱不了‘殿庭灯烛’、‘王宫献寿’、‘侲子驱妖’的俗套,玦妹妹当日在尚香诗会上曾放言可凭臆想成诗词,不若今儿也臆想一下天下百姓庆节的情景如何?”</p>

  这武青珞,是怕她听了这满殿朝臣的守岁诗,便是再不会作也会拼两首出来,还是也担心她早有准备?真是不把她拍到死誓不罢休啊。武青玦心中暗暗气结,皇帝陛下听了她的提议,倒是大感兴趣的样子:“可凭臆想成诗词?这话从何说起?”</p>

  看来当日诗会上的事儿虽然传了一些到皇帝耳朵里,但她也并不完全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也可以解读为皇帝陛下对这个孙女可谓完全没放在心上。武青珞把武青玦那日在诗会上那番反驳的话说了,一时殿内众人皆神色各异。当日武青玦在尚香诗会上虽然出足锋头,但到底只是在学院仕子间小小扬名,这朝堂之上对她这位贵女的转变听闻得却是不多,之前群臣听到皇帝点了武青玦的名,又戏谑她做“小诗仙”,已是大为不解,此际听到武青珞之言,才知道皇帝陛下所言是有由头的,又因武青玦当日之言甚是狂悖,大多数人已是面露不以为然之色,惊讶有之,哂笑有之,欲看其笑话者也有之,当然也有忐忑期许的,这些多是与她双亲交好的同僚,只有极少数人如李明夙、武明瑚等,笑容满面,看着武青玦的目光充满信心。</p>

  “青玦既敢如此说,想必是胸有成竹。”皇帝陛下意味深长地看了武青玦一眼,转而称赞武青珞:“珞儿的提议甚妙,青玦便以此为题吧。”</p>

  这皇帝还真是偏心眼儿啊。武青玦在心中暗骂了皇帝和武青珞几句,却不敢违旨,幸好之前温习守岁诗的时候,虽然着重于挑出描绘宫廷守岁场景的,但也记了一些别的佳句,否则此际倒真要出丑了。心中既已有计量,当下也不再装腔作势,径直对皇帝道:“青块却之不恭,便做一首七律,若做得不好,请皇祖母和诸位大人莫怪。”言毕,挑了首王安石的《元日》背诵出来:</p>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p>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

  念完,武青玦微微欠身施礼:“青玦献丑了。”朝堂之上一时无声,除了对她极有信心的少数几人还面带微笑,其余群臣皆是一副意外的表情,倒不是觉得她这首诗作得真的有多好,大多数人是因为她真的作出了诗而感到惊异。而没看到武青玦出丑的武青珞,却是脸色不佳。寂静片刻,突听到有人拍了拍手,出声赞道:“贵女将元旦民俗描于诗中,平淡中见匠心,如此稚龄有此巧思,殊为不易。”</p>

  武青玦转脸看去,见夸奖她的人正是少年探花上官敏。皇帝跟前的红人都说好,群臣哪里不抬轿的道理,自是纷纷出声夸奖,直赞武青玦“聪慧过人”、“有其母之风”。武青玦听得这些夸奖,在心中苦笑,低头一看,见武明玥和纪询都抬头望着她,武明玥唇角带着笑意,眼中的欣慰和喜悦毫不掩饰,纪询看着她的目光就复杂多了,无喜无悲,却像是……探究。</p>

  ——010.1.6.:56(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