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2

  宸嫣殿虽然不够华丽,却很简洁大气,这儿连个侍卫都没有,看样子应该很久没有人居住了,但是宸嫣殿中却特别都干净。而且卧室还有一幅画像,看着着装应该是位嫔妃,茶具,梳妆台上的东西都还整齐的摆放着,看的出来这儿原本的人很受宠。

  铃兰与六王妃前脚刚刚被关入宸嫣殿,后脚便有人送来了食物,反正用意不单纯。六王妃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铃兰也没怎么理会,一直静静都坐在那里,聆听这周围一切的声音,时时刻刻高度警惕着。奇怪都是一天一夜过去,却一点异样都没有,铃兰有接着黑夜溜出去过,可皇宫安静的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天亮过后,整个皇宫便开始了紧张的布置,迎接着皇帝的寿宴。一日三餐都有人送,可却没有别人的到来,直到寿宴开始都一时辰前,原本安静的宸嫣殿被六王妃的一句话变得有些尴尬了。六王妃问铃兰说道“铃兰这般信得过六王爷,可是爱慕六王爷?”

  铃兰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颤了一下,看着六王妃的眼睛,苦笑着的说道“王妃这是笑话了,王爷是主子,铃兰是下人,铃兰怎会不知身份,爱慕于王爷呢?”六王妃拉起铃兰的手,拍了两下说道“你我同是女人,你又何需骗我,你的眼神早已出卖你了。”

  铃兰收回自己的手,走到梳妆台前对着铜镜看着自己,然后说道“王妃怕是多心了,铃兰为王爷做事,只为报恩”。六王妃疑惑的问了一句“当真?”铃兰转过头来点了下头,没来得及说话,外面就传来了“陛下驾到”。

  六王妃听到声音连忙站起身来侯着,铃兰倒是漫不经心的走到六王妃身边嘴角勾起了一抹笑,一闪而过。皇帝踏进宸嫣殿便直接走到了主位坐了下来,才让行礼的六王妃和铃兰起了身子。

  皇帝一直盯着铃兰看着,然后开口问道“你便是定远侯家二小姐铃兰?不知年方几何?”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可是皇帝的这第一句问话却在意料之外。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铃兰依旧行礼回答道“芳龄18”。皇帝点了点头说道“可许了人家?”这跟让铃兰和六王妃一头雾水。

  铃兰看了一眼六王妃,六王妃也一脸茫然,铃兰只能对着皇帝摇了摇头,皇帝一脸笑意的看着铃兰,上下打量着,也不知道什么用意。过了一会儿皇帝继续说道“定远侯之事涉及甚广,朕不愿继续查将下去,就此作罢吧,朕亦不追究任何人,你姐妹二人且安心吧!”语气中夹杂了些许无赖。

  铃兰追问皇帝说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父亲的儿子及其母亲?”铃兰说话间充满了好奇的看着皇帝。皇帝闭上眼睛玩起了手里的佛珠说道“即不予追究任何人,当然亦包括他们,再者他们孤儿寡母亦不容易,便让他们居住于定远侯府就是。”此时的铃兰和六王妃一同跪下说道“谢陛下(父皇)隆恩”。

  皇帝抬了抬手示意铃兰他们起了身来,皇帝继续说道“朕听闻铃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可否请铃兰于朕寿宴献上才艺?”皇帝说的话,哪里有抗命的道理,何况这皇帝的脾气阴晴不定,若拒绝了,指不定又有什么麻烦,不过就是献个才艺,铃兰又能说什么呢。

  寿宴开始前,皇帝让人送去了新的宫衣给铃兰还有六王妃,铃兰选择了一套淡青色的宫衣,六王妃也换上了一套浅紫色的宫衣。梳妆好走到前厅时,六王爷已经等候在那里了,平时都是简单束发或不束发,素雅衣着的铃兰第一次打扮的中规中矩,不仅惊呆了六王妃,就连六王爷也同样愣住了,以至于六王妃叫了好几声都没有回应。

  如果不是门口的公公叫了一声“六王爷,六王妃,铃兰小姐,时辰不早了,寿宴已开席,还请六王爷,六王妃,铃兰小姐快些入席”怕是六王爷还的多愣一会儿了。

  寿宴席间,皇后与贵妃(也就是三王爷的母后与六王爷的母妃)位于皇帝身边,主于正位,其他佳丽则按妃位位于皇帝两侧,成扇形。皇帝子嗣稀薄,二王爷欧阳琦与三王爷欧阳瑾并列于最前方,六王爷欧阳琰与八王爷欧阳琛并列于第二,剩下十二皇子欧阳玹与十六皇子欧阳珩位于第三,其后是长公主欧阳琬与四公主欧阳瑀。各朝中大臣与其家眷,则按官位大小位列于诸王爷家眷后侧,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铃兰在这里算得上是个外人,皇帝也不知道如何安排,便在六王妃都旁边追加了一个位置,让铃兰位于六王妃身侧。大庭广众之下铃兰与六王妃难免也会故作交流几句,斜眼过去刚好便能看见三王爷与三王妃。这三王妃真的美的不像话,就连铃兰看着也不由得入迷,娇俏的身姿,高雅的气质,雪白的肌肤,犹如雕刻一般的面容真不愧是晔城第一美人。

  由皇后开始为皇帝献上了寿礼,每个人的礼物都是极好的,个个都是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皇帝笑得连嘴都合不拢一样,极为开心,献礼过后由妃嫔开始为皇帝献艺,各色各样的技艺,很是养眼,众位大臣的女儿也不甘落后,纷纷上演着才艺大秀。

  其中当数三王妃的才艺最为别致,一幅在舞蹈中完成的大好河山,让众人都拍手叫绝,皇帝更是赏赐了一对玉如意给了三王妃。铃兰原本以为在如此高兴的气氛中,皇帝会忘记了让自己献艺的事情,可还是没有躲不过。

  “此次寿宴,朕甚是欢喜,诸位爱妃与诸位爱卿的礼物,朕都甚为喜欢,诸位儿媳与诸位小姐的才艺朕以甚为喜爱,诸位都为朕的寿宴煞费苦心了,朕先干为敬。”说着便拿起酒杯饮了起来,所有人也跟着举起了酒杯满饮了杯中的酒。

  喝完了酒杯中的酒,皇帝继续说道“铃兰,你可为朕带来何等才艺啊?朕可是期待满满啊”,所有人听到铃兰都名字都很诧异的议论着,“不知是何人”。铃兰站起身来说道“陛下,铃兰才疏学浅,怕是才艺不登大雅之堂,还是免了吧”。皇帝摇了摇手说道“唉,此话差异,今日便就图个高兴,你随意发挥便是”。

  铃兰却看向了六王爷,六王爷对着铃兰点了点头,六王妃也点了点头说道“妹妹就满足父皇的意愿吧”。铃兰点了点头走到中间的舞台上,要来了一把琵琶,跳起了反弹琵琶舞,嘴里还念着祝寿诗:

  福满斗室照门庭,

  如会福禄寿三星。

  东流江河永不息,

  海阔胸怀世人敬。

  寿来福至子孙庆,

  比献孝心于前争。

  南来北往聚同堂,

  山珍玉酿家和兴。

  一舞罢,祝寿诗也恰好完毕,铃兰行了个礼便退下了。皇帝不禁拍手叫决,一时间所有大臣也纷纷对铃兰另眼相看,皇帝大呼道“甚好,甚好,真未曾想到铃兰竟对外帮舞蹈亦发挥得如此淋漓精致,怕是比起三王妃都技高一筹啊。”

  此时的皇后也插话说道“舞蹈美妙绝伦,诗词也是别出心裁啊,这不正是陛下希望的景象吗?子女绕膝,和和睦睦,天下太平。”皇帝听着满面笑容的点着头,一副乐坏了的样子。三王爷站起来行礼说道“父皇,铃兰此诗另有心意,还请父皇借笔墨一用”。

  皇帝拿来了纸笔给了三王爷,三王爷便在桌案上写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把铃兰粘的诗写在了纸上,并念了一遍,然后拿给皇帝看,并说道“此诗为藏头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铃兰实是借诗为父皇祝寿的”。

  这么一说皇帝倒是更加高兴了,连连夸起了铃兰来,看的一旁的三王妃一副嫉妒与愤恨的样子看着铃兰,铃兰倒是不以为然,甚至一点喜悦的感觉都没有,依旧是那样冷冷的面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