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山道偶遇

  也别说,弘历真的过了几天后,就向自己皇上老爹告了假。k6UK.一大早,就赶到玉竹轩接黛玉出去。

  黛玉自是除去了一些钗环,换上便装。早就在熹妃那儿报备好,这不,带着绿萼、紫鹃、琤慧与人家聚在一处,开拔。当然,头上还是戴上帷帽的。淡粉色的纱罩把她那绝尘的娇颜,影影绰绰的配以婀娜的身姿,更加令人见而难舍难忘,久久不忍离去。

  弘历一把把她塞进一个轿子里,出了宫门,又牵着她的手,一起进入一驾外表看似普通,实则豪华的凉竹包厢里。

  包厢里很宽敞,能容纳六个人还有空档。有暗格,打开是一处舒适柔软的大床,可以容纳两个人躺下。

  还有一些精致的小点心、水果什么的。水壶用暖棉布围着,想喝时,可以泡各样儿茶水。还有一个西洋望远镜。

  绿萼被弘历留在车里侍候他们。

  紫鹃与琤慧则在另一个车里,好在黛玉让带的购物银两在紫鹃手里,不愁她们没钱花。车下面,还有一些随行的府里太监侍卫。

  弘历揽着黛玉,一路上惬意的指点着路过的景物景观,从就日牌楼(东单)到瞻云牌楼(西单),这儿是大栅栏,那儿是景泰园,阜成园咱就别进去了,驯马场下次的,广和査楼,是査启文他们族里的买卖。想不想去静明园?那儿可有“玉泉趵突”,你没见过吧?为了让她领略京城风貌,人家可是带着她可着劲儿转着圈,让她尽兴。

  黛玉玩儿累了,腰酸腿疼的,不想动弹。也是,从上午出来直折腾到天擦黑了,也没转悠完。看了杂耍听清唱。刚刚在某个饭庄雅座,品尝过满汉两家的菜肴;又听评又听鼓词儿,还想去趟琉璃厂。黛玉问了句:有没有扬州会馆?就又想带着她过去,只是时间不够。这么快就到晚上,回宫,宫门已下匙,关了。

  弘历面带微笑,看着她:“去我那儿窝一晚上?”

  想了想,总觉的好像是算计好了的,又让人说不出什么来。总不好说回贾府吧?那多摘面儿啊?只好点下头。

  人家朝着外头低声交待几句。就听见鞭子一甩。拐进一个胡同。

  眼前一亮。一个高大宏伟地王府展现在黛玉眼前。

  一群丫环、媳妇、太监、侍卫们把他们接进府里。

  在宫灯照耀下。一位雍容华贵、嫡福晋打扮地年轻女子迎上来。黛玉明白。这就是府里地女主人富察氏。

  “爷。回来了。”说着话。就要施礼。

  弘历一把扶住:“免啦。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玉儿妹妹。”

  黛玉忙上前行礼:“民女给福晋请安,福晋吉祥!”

  富察氏紧着上前两步,亲自扶住:“妹妹,都是自家人。咱不兴这些个没用的虚礼。”拉着她与弘历并肩往大厅里走着。

  “给爷和妹妹备下了饭。”

  “玉儿,用点儿不?”

  黛玉忙说:“我一点儿也不饿,王爷和福晋用吧。k6UK.我想睡了。”心说,我才没那么缺心眼,好歹陪了我一天,总得让你和自己老婆独处吧。

  “也好。”

  一行人陪着黛玉来到一个优雅娴静的院落,几簇花坛开着菊花和海棠花、芙蓉花、茉莉花。

  房屋不多,由游廊连接着。几个丫环媳妇婆子迎上来。到底是王府,就看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就比贾府高了不少档次。

  给黛玉安排的房屋,宽敞、亮丽、温馨。雨过天晴色的宫纱把房间里面衬得高雅、华贵,别看此时已过立秋,在这儿,还时不时的游离着夏季的氛围。

  蜜合色的纱帐,淡黄色的宫缎被褥。

  紫檀木的家俱,还有那若隐若现的淡淡香味。

  这一切无疑是主人精心操持的。

  “玉儿,可还合意?”

  “谢谢福晋,玉儿承受了。”

  富察氏微微一笑:“玉儿啊,叫我姐姐嘛。福晋福晋的,就这么见外?”

  “是,福晋姐姐。”

  “你呀。”富察氏也笑了。

  “好啦,玉儿安置吧。”

  一行人离去。

  紫鹃与绿萼、琤慧过来。侍候她洗漱完毕。又端来一碗药。

  “还要喝?今儿就算了吧。好姐姐。”明知没用,还是抱着一丝丝侥幸。

  紫鹃:“姑娘,牙一咬,眼睛一闭,喝了它。好好睡一觉。”

  无奈,喝就喝。临了,绿萼递过来一勺蜜水。

  都累了一天,打发她们全部休息。自己躺在床上,反而精神了。翻过来掉过去的睡不着。发觉身边有人,一看,是紫鹃。

  “你也睡去吧,别撑着啦。”

  “不要紧,我陪陪姑娘。”

  “离开宫里,能好些吧?每天拘在宫里,也生受了你。”

  “没事儿,姑娘在宫里有脸面,紫鹃也不觉着委屈。说起来,也去了一趟宫里。”

  “你呀,上来一块儿躺着,这床挺大的。”

  “这可不行。姑娘,这不是咱们家。”

  也是,在紫鹃眼里,贾府才是她心目中的家。可在自己的眼里,家在哪儿?远了去啦,苏州还是扬州?这如今啊,就在咱自己的心里。

  “姑娘。”

  “嗯。有事儿?”

  “咱家大姑娘也在这府里。”

  想起来了,大表姐元春可不是这府里的一个侍妾,宝亲王的女人。既来了,怎么也得见见她。今儿是不行了,明天得提出来。好像说没有名分,不入他们皇家的倒霉册子。

  眼帘发沉,我去也。

  醒来时,已是大天明亮的,太阳升起时分。在人家的地盘里,总不好意思睡懒觉。一睁眼,就叫了一声:“紫鹃姐姐。”

  应声的是琤慧:“姑娘醒啦。”

  这时候,紫鹃和绿萼一同进来。

  绿萼手里捧着衣物。“这是府里福晋从宫里要来姑娘的身量尺寸,做好了的。”

  这么说,人家早就准备了,自己只是按人家的步骤,一步步自己走进来的。梳洗完毕,换上照着镜子一看,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豆绿底子兰花十字绣对襟袄,下面是一条浅黄地四边镶梅花的凤尾裙,月白色云肩边缘处垂下流苏。

  外面传来小声问询:“姑娘起来了?”

  黛玉听出不是自己身边的人,明白是弘历派人过来了。忙笑着:“起来了。姐姐可有什么事儿?”

  “您别这么叫,我是这里的丫环。爷和福晋让看看姑娘起了,就请到厅堂里用膳。”

  黛玉心里本想不去,自己又不是这里的人,凑什么热闹?又想起大表姐元春,怎么也得见上一面。就起身随着来人往前面走。

  硕大的亲王府,处处透着豪华气派。在她们走过的地方,所到之处,鸦雀无声。来人恭敬的把黛玉引到厅堂前。

  早就有人传唤着:“禀王爷、福晋,林姑娘到了。”

  “玉儿,快进来。”话音未了,就见富察氏走过来,亲热的拉着黛玉的手,一直拉到餐桌前就座。

  弘历端坐在上首,身后有一个年轻女子注视着眼前人。他微笑着看着黛玉:“睡好了?”

  黛玉点点头:“一直睡到天亮。”

  “玉儿,这是你的表姐。”

  那位年轻女子走过来,看过去有点王夫人的眉眼,知道这就是贾元春。

  黛玉忙施礼:“黛玉见过大姐姐。”

  “妹妹好。”元春也忙拉着她,不让拜下去。

  “听说妹妹身子不爽快,现在好些了?”

  “多谢姐姐惦记着,好些了。”

  “好啦,都坐下吧。一会儿我和玉儿还出去呐。”

  毕竟是饿了一晚上了,黛玉就不再客套。

  一会儿,福晋身边的丫环端来碧螺春茶。

  黛玉邀请着:“四哥,让福晋姐姐和表姐跟我们一块儿去玩儿好不好?”

  福晋忙笑着说:“妹妹,我就不去了,我这儿还有一堆儿事儿等着呐。要不,让元春妹妹跟你们去,也好有个照顾的人。”

  “福晋姐姐。”

  “好了,下次的。下次一定去啊。”富察氏拍拍黛玉的肩膀。

  弘历发话:“元春,你就跟着吧。”

  一缕惊喜在元春眉眼之间一闪,忙应了一声。

  再次坐到车里,绿萼被换到紫鹃她们车上,还有一个丫环,大概叫抱琴。

  弘历坐在中央,一边是黛玉,一边是元春。

  “四哥,咱们去哪儿啊?”

  “去静明园,看‘玉泉趵突’。”

  元春并不插话,只是默默地坐着,有时也配合着笑笑。

  一时,弘历想喝茶水。

  元春忙碌起来。把茶递给弘历,又给黛玉也倒了一杯。

  眼瞅着进了山路,弘历来了精神。

  “玉儿,咱们骑马去。”

  “骑马?我不会。”

  “有我呐,共骑一乘。”

  共骑一乘?凭什么?别人看到什么意思?男女授受不亲。再说了,这儿还有你的老婆大人,我有病啊?

  “不了,我害怕。”

  “怕什么?咱满家女孩儿可没这么娇嫩。”说着话,不由分说,一把抱起她,叫停。接着,就跳下车。

  什么叫满家女孩儿?我又不是。

  来不及多想,早有侍卫牵来一匹良马。人家一跃而上,稳稳的坐在上面,牢牢的搂住黛玉。

  “我的帽子。”

  “就你讲究。”弘历接过递过来的她的帷帽,为她戴好。一策马,缓缓而行。

  渐渐的,黛玉也适应了,撩开面纱四下欣赏起来。

  正要评价一番。就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带来一阵尘土飞扬。

  有声音传过来:“弘历老弟,今儿也有闲暇游玩儿啊?这是谁?不像是府中的弟妹们。”

  黛玉忙把面纱放下,并把脸往旁边一侧。并不言语。

  “哈哈,二哥说的。我能有那么忙?这几天闲的身上发痒,只好出来练练筋骨。这位是林大人的千金,没来过这儿,带她开开眼。”

  黛玉只觉着一道阴柔的光芒扫过来,她不由的把身子往弘历那儿靠了靠。

  弘历也觉出什么,就笑道:“不打扰二哥啦,咱们别过。”紧驰几步,拉开距离。<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