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山海关该往何处去?(求打赏!)

  此刻,山海关中,聚集在一块的将领们同样在军议。</p>

  之前按照崇祯的旨意,王永吉、黎玉田、吴三桂等人从海、陆两路徙兵民入关。</p>

  吴三桂指挥海船往返渡民入关;王永吉则在陆路日行数十里,领军民迁徙。</p>

  五十万兵民井然有序,未有损失,安全入关。并被分别安置到永平府的滦州、昌黎、乐亭、开平卫等地。</p>

  若是安排仅止于此,那么他们的执行当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p>

  但是问题就出在了接下来的事情上。</p>

  十多天前,他们便到达了山海关,但是等王永吉慢悠悠赶到京城附近的时候,京城失守的消息便传到了他们的耳中。</p>

  先头部队也就前两天方才刚刚赶回山海关而已。</p>

  “今日可有京城来的消息?”</p>

  王永吉官位最大,坐在首位,吴三桂则居于次位,其余将领依次而坐。</p>

  此时,却是吴三桂第一个开口问话。</p>

  “将军,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传来。”</p>

  专司军情的将领立刻低头回应。</p>

  “陛下......的行踪也完全没有消息?”</p>

  “正是,各处都没有陛下撤离的消息传出,甚至太子等人的消息都没有。很有可能,陛下没能出京城。”</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此话一出,整个山海关议事的气氛明显更加低沉。</p>

  没有皇上、太子等人逃离的消息,隐含的意思便是皇上太子可能都被闯军给俘虏或者杀害了。</p>

  若当真如此,他们,便成了亡国之人,一下子从边关大将,变成了一支孤军。</p>

  此时,北有满清,南又被李自成军队占下,两面都是敌人,腹背受敌之下一旦当真被围攻,那就是死路一条。</p>

  其实这一点,他们在那支先头部队撤回之后,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p>

  “我大明,这是当真要完了啊。”</p>

  王永吉叹息了一声。</p>

  顿时,与会的将领纷纷附和,与之同叹息悲痛。</p>

  尽管,王永吉便是在发现京城失陷之后直接下令撤军的人,而与会的将领中,就包含先头部队的将领,但是从他们眼下的表现看,却全都如同爱国之人。</p>

  “大明即没,不知王将军可有应对之策?当下我军内外交困,前途迷茫啊。”</p>

  有关宁军的将领站出,抛出了问题。</p>

  当前山海关中,以王永吉的官位最大,但是却以吴三桂为首的关宁军兵力最广。</p>

  大明就算还在,吴三桂与王永吉也就平等对话而已,如今大明没了,大明的官位自然也不再那么重要,尽管王永吉还坐在首位,但是做决定的已经变成了吴三桂。</p>

  听了这话,立刻有将领接道。</p>

  “闯王打下京城,这天下眼看是要变色了,据说闯王李自成已经在年初登基,号为大顺皇帝。”</p>

  王永吉斟酌了一番,没有直接明说,但是讲出了这样一番话。</p>

  “闯贼不过是贼寇罢了,突袭京师,完全是趁虚而入。一帮流寇出身的泥腿子,想要执掌天下未免说得太过了。”</p>

  “须知,大明京城虽失,南面仍在。”</p>

  与之对答的,乃是王永吉的部将,他这明显是借着部将的话,将自己的想法引出来。</p>

  尽管他在看见京城陷落之后,就立马撤军,但是在他的心中,其实还是更希望归于明。</p>

  毕竟,所谓大顺闯军,不过是流寇罢了,他又不是没打过流寇,投降他们终究难看。</p>

  南面明廷早晚会成立,带兵投之,做个实权总督多好?</p>

  但是这话吴三桂等人听了,明显眉头一皱。</p>

  南面就算会出明廷,那也绝对是偏安一方罢了,至少当前的北方肯定要被统统放弃,到时候能留下多少地盘都不好说。</p>

  他们关宁军根基就在这北面,士卒的家属也都在北方。</p>

  管不到北方来的朝廷,要之何用?</p>

  不用吴三桂主动示意,就立刻有关宁将领开口:</p>

  “大明正统都被闯军灭了,南边就算建个小朝廷又有何用?大明太祖不也是流寇打起来的么,这李自成说不定就有皇命呢?”</p>

  “若是这样说的话,那女真也建了所谓大清国,他们岂不是也有皇命在身?而且要说打仗,到底还是女真更强吧?这要是投了李自成,转眼又被女真灭了,岂不是太亏了?”</p>

  “诶,你一关宁军,与那女真应该血海深仇,怎么还想着投降女真?”</p>

  ......</p>

  王永吉与吴三桂都不正面表态,那底下的将领自然就吵起来了,南面来的,便都想着找个明朝朝廷投靠,关宁方面的则要么想着投靠李自成,要么想着投靠满清。</p>

  毕竟,所谓关宁与满清血海深仇,那都是说的底层普通军民,这些当官做将的,不少人都有亲戚本就战败投了女真,叛来叛去的,其实上层没什么损失。</p>

  当然,毕竟与女真打了这么多年,尽管女真越做越大,甚至都登基开国自称满清,但是真要让他们一仗不打直接投降满清,多少还是有些不愿意。</p>

  “那不若,与女真联手,抗击闯贼?借虏剿寇如何。”</p>

  这次说话的是王永吉。</p>

  到底关宁军为主,他硬要南下寻明廷,肯定是不现实的,除非他只带自身亲兵离开。</p>

  “抗击闯贼......暂且看看吧,如今局势不明,要不先等消息?”</p>

  吴三桂斟酌了一下,但还是暂时否了。</p>

  李自成能否成事,满清对此是何态度还未可知,实在不宜当下就做决断。</p>

  旁的不讲,两边都还没报价呢,至少等到双方给出投降的筹码之后,再做选择也不迟。</p>

  闯贼女真,两家都定下了国号,双双登基称帝,显然都是意在一统天下。</p>

  他们如今占据雄关,手掌大军,虽然腹背受敌之下自成一派是显然不行,但是满清、大顺双方,任意一方得到他们的投靠,都必然导致胜利的天平大举倾斜。</p>

  如今的他们,战略意义绝对是举足轻重,就看哪一方给的诚意更足了。</p>

  “闯军的使者还没出现吗?”</p>

  “是的将军,当下并没有闯军使者求见。”</p>

  “闯军部队呢?”</p>

  “同样没见着踪迹。”</p>

  ......</p>

  一番没有结果的讨论结束之后,吴三桂再次回到自己的住所,翻看着多尔衮的信件,若有所思。</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